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神的一滴》教学设计3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6461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神的一滴》教学设计3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神的一滴》教学设计3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神的一滴》教学设计3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神的一滴教学设计3 苏教版必修1课前训练: 睫毛(ji)蓊郁(wng)游弋(y) 黑魆魆(x)吞噬(sh) 涟漪(liny) 深邃(su)瞥见(pi) 引擎(qng) 一、 导语 1845年7月4日,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他把周围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课文神的一滴即选自梭罗的瓦尔登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最美、最有表情的瓦尔登湖。 二、 研读课文 (一) 朗读全文,要求学生圈点勾画出课文中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 (二) 体味赏析感情色彩浓烈的词句。 1、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学生集体诵读第一节) 导问:(1)第一节中的湖是不是瓦尔登湖? (2)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最有表情的姿容”具体指什么?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1)不是。这里的湖是广泛意义上的湖,当然这里的湖也包括瓦尔登湖。 (2)比喻。这个形象传神的比喻,将湖人格化了。 (3)“最有表情的姿容”具体指湖是眼睛,树木宛如睫毛,群山和山崖似眉毛,写出了湖的共性美。蕴含作者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和赞颂。 2、导问:(1)作者由湖的共性美继而具体写瓦尔登湖的个性美,具体写了瓦尔登湖的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写了树和山。用了比喻的手法。 两个比喻句:“像一个圆形剧场”(静景)“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动景)一 静一动 导问:(2)写作者对于瓦尔登湖美的感受。作者使用了哪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慵懒”“偷闲”“虚掷”“挥霍” 对瓦尔登湖的感情通过贬义褒用,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尽情地享受这种美、感受这种美,作者体味到了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以挥霍但不会觉得虚空的富有。 导问:(3)写到这里,作者来了一个急速的转折“可是”,将一种与大自然美景相去甚远的丑陋举动揭露出来:人们的大砍大伐破坏了洒满古典生态(原生态)阳光的湖岸。作者进而揭示出,自然的生态破坏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影响了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指名学生诵读第2节) 3、导问:(1)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描述生态破坏的行为及其恶果。作者运用了哪些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 明确:“恶魔”“震耳欲聋”“喧嚣”“肮脏”“混浊”“吞噬” 通过这些贬义色彩词语的运用,抨击了工业文明对湖水的粗鄙的利用以及严重的污染。 导问:(2)第四节,即使在四个“已经”的前提下,作者笔锋再次转折“然而”,将瓦尔登湖的坚忍和顽强描写出来,这使得读者感受到瓦尔登湖的美丽所包含的一种生命力。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湖的生命力?(学生默读第4节) 明确:“神秘和活力”“蓬勃华丽”“欢乐”三个“喜悦” 作者慨叹它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在现代文明粗暴的蹂躏中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社会变迁中一直以年轻的富有活力的抗争面貌出现。 4、大自然生命的活力和它的抗争精神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的深刻和清澈,它的这种天性比它的表面的风景更有魅力,滋养了作者的故乡康科德镇,并且陶冶了作者的情操,作者为它而惊呼,而吟颂。 (1) 学生集体朗诵理解诗歌: 面对湖,生命是美好的,思想也会美好。梭罗面对着湖,“在我掌中的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爱瓦尔登湖,爱它的思想,至此作者已完全陶醉并融入在瓦尔登湖中,由湖引发出沉思湖的思想躺在我的思想中,瓦尔登湖的美并不仅仅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更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引导。 (2)导问:为什么称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 明确:因为哪怕对它的一瞥,也能引发人们的沉思,能用湖水洗净工业文明所侵蚀污染的污浊的灵魂,从而构建一个健康的人格,所以称它为“神的一滴”,这一命名十分恰切地概括了文章所反复渲染的瓦尔登湖的特性,画龙点睛,意味悠长。 三、 课堂总结 本文是第三“板块”“湖山沉思”的首篇文章,另一篇是像山那样思考。湖的沉思,沉思什么?人类要珍爱、保护古典生态的大自然,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中是怎样抒写沉思的呢?作者运用饱含浓烈感情色彩的词句,一是褒义,二是贬义,三是贬义褒用,抒写了湖的沉思,亦即作者的沉思。 刚刚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谐”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