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6189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从容说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演讲词。全文共一千一百多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明了马克思逝世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给予了这位伟人极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悼念之情。本文除了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之外,还使用了多种手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学本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这篇演讲词的思想性、逻辑性,并推荐恩格斯的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组织学生互动探究、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演讲词主题的针对性、内容的逻辑性。其次,引导学生揣摩饱含作者对马克思沉痛的悼念和热烈的赞颂之情的字、词、句、段,体会本文含蓄、深沉的感情和作者用词的妙处,理解演讲词的艺术性。课堂教学以讨论点拨法为主,教学时可通过设计思考题的方式启发学生,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写作特点。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能力目标1.揣摩重要的语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2.体会演讲词语言感情强烈、高度概括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德育目标1.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高尚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2.崇敬伟人马克思,他用自己的天才和勤奋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向伟人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为祖国、为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诠释文中一些名词术语。2.理解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以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辅之以必要的指导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他们思维演练的场所。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打印好的“补充材料”、马克思遗像、马克思各个时期活动的相关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这篇悼词以理服人的特点;延伸阅读,深化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凝重的语调叙述)同学们,1883年3月17日,是世界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多媒体出示马克思的遗像)。马克思的生前好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之后,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板书文题)(多媒体显示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活动图片。)二、引导学生了解文体特征,明确学生重点多媒体显示:演讲词,实用文体之一。就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它是演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动笔之前先要弄清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明确演讲者所处的身份、地位,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总之,一篇成功的演讲词需具备内容的逻辑性、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等特点和形式方面的艺术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写“悼词”二字,或写“在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本文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种职务名称,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他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做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德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些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起一行,用“同志安息吧!”或“永垂不朽”作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词应恰如其分。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抓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看看它们是怎样将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另外,还要领悟、品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悼词,要求大家在初步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伟大贡献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其深层含义及表达作用,进而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含蓄的感情。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听配有哀乐的课文录音,学生循声低和。2.教师检查词语积累情况。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估量()悼()念肤()浅B.繁芜()丛杂忌()恨空()白C.豁()然开朗诬蔑()领域()D.诅()咒诽谤()卓()有成效多媒体显示:选一名学生回答:明确:B(A.量;肤;C.蔑;D.诅)3.教师分发“补充材料”(每人一份)。与课文有关的内容:马克思临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内几乎一直处于病危状态,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3月14日中午,恩格斯来的时候马克思正似睡非睡,两分钟后,他就坐在安乐椅上长眠不醒了。马克思逝世的第二天,恩格斯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争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在马克思逝世前的这段时间里,恩格斯每天都“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去探望他。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来说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安详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1883年3月17日,卡尔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与燕妮冯威斯特伦合葬在一起。4.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1)了解语境。(2)总体把握内容。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找出本文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理清本文思路,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四、自主阅读、交流提高,把握这篇演讲词内容的思想性、逻辑性学生精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交流较好的小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各组补充、评价。明确:(1)这篇文章语境独特。悼词特定的环境:庄严的葬礼。特定的场合:马克思墓前。作者身在公墓,直面战友的墓穴,亲临庄严的葬礼,以特殊的身份发表讲话,因而字字句句都饱含了对马克思特殊的感情。(2)文章总体内容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生前伟大贡献的高度评价。了解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就必须细读第2段,它是全篇行文的总纲。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也概括揭示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即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运用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是本文的特点。如第2、6段为过渡段,2、4、5、6、7、8段用了承递性语句。第2段分析略。第4段中“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第5段中“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第6段是剖析全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这段有过渡作用,作者意在揭示马克思的革命家的本色。第二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样”不是指代“两个发现”,而是指代“都有独到的见解”“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那种品质和精神。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8段“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加点字是须画出的指代类词语、关联词语)教师总结:这些概括性段落(第2段)、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包括指代词、关联词)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赞扬。对颂扬马克思,唤起人们的无限景仰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勾勒出作者清晰的思路。(加点字板书)出示投影,要求学生看图填充。明确:巨大损失,两个“对于”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五、延伸拓展,深入理解演讲词内容的针对性、逻辑性教师分发文字材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1年12月5日)恩格斯朋友们: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此以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学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的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的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与菲力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继续了很长时间。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选自中外名人演讲精辟中国书籍出版社)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这篇演讲词的内容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学生阅读,思考并自由发言。生1:这篇演讲词是为悼念燕妮马克思而作,文章颂扬了燕妮马克思崇高的品德,即把别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生2:不仅如此,文章还提到了她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生3:这篇悼词主要的笔黑追述了燕妮马克思艰难的一生,也是欧洲革命发展的历程。燕妮马克思与她的丈夫始终站在一起,为欧洲工人阶级运动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教师总结:演讲词的内容应有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较强。因祭悼的对象不同,故两篇文章的内容有别。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现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生前为无产阶级做出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这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六、复听课文录音,再次品味本文以理服人、逻辑性强的特点七、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本文含蓄、深沉的思想感情。2.对下列这段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A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还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B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于是就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C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这些是前人未做到的。D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这样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就豁然开朗了,于是就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它的特殊的运动规律。3趣味阅读。阅读下面短文,说说它的寓意。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有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参考答案:2B3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