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3劝学(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6184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3劝学(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3劝学(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3劝学(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3劝学(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从容说课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教学本文,应从四个方面突破。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背诵课文。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明确论证思路,力求当堂成诵。其次,引导学生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了解荀子散文的创作风格。第三,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蕴,以现代人的观念审视荀子的学习观,赋予学习以新的内涵。最后,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指导学生制作词语卡片,培养他们收集资料、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好习惯,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堂教学采用提纲式教学法、讨论点拨法、探究拓展法等教学方法,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积和合作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背诵全文。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德育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方法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习第1、2、3段,背诵1、2、3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二、荀子简介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三、解题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投影: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以为轮(6)虽有槁暴(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君子生非异也请两名学生回答。明确:(1)(2)(3) (4)(5)通“揉”(6)通“又”(7)通“智”(8)通“性”3.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4.23名学生读,师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完成练习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按逐段进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组,以读课文、翻译、读出比喻句为序,把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如有疑问,教师应及时给予解答。6.学生归纳段落提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全文思路。明确: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研习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学生明确:(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学生思考、讨论。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投影显示:(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輮有就中。2.研习第3段(1)学生齐读第3段。(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明确:跂而望 登高博见登高招 见者远顺风呼 闻者彰假舆马 致千里假舟辑 绝江河(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学生讨论。投影显示:教师引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跂致绝假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二、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