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7 汉魏晋诗三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3870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7 汉魏晋诗三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7 汉魏晋诗三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7 汉魏晋诗三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7 汉魏晋诗三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教材概述课文选了三首诗,体现了魏晋时期诗歌创作的特色。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因银河阻隔之苦,写人间夫妻离别之情。教授课文时,把握其哀怨基调,读出层次感,体会叠词的抒情功能。课外拓展,应着重赏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代表作,如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等。短歌行感叹人生短促、流年易逝而大业未成之情。朗读时要体会诗人执著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建功立业的干云豪气。引导学生理解曹操之“忧”,在于生命短暂,在于功业未就,在于对渴望人才而难得,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忧。归园田居写归隐田园之乐。朗读时应读出农家生活的悠闲、农村风光的静谧,从容体会作者归隐田园的乐趣所在。教授课文时,可以适当补充陶渊明的相关资料,理解陶渊明之所以执著于田园生活的原因。本课教学,除了把握课本外,还应适当补充诗作,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思路方法学习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以鉴赏诗句为主,鉴赏炼字炼句的表达效果,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写牛郎织女虽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情景并生,哀怨毕现。表情深切,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雅俗兼得。又如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个“误”字,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沧桑!短歌行中曹操求贤若渴,忧思难忘,举杯招贤,情实慨慷。诗歌跳跃着一种对人生、宇宙的忧患之情,对人才的渴望的急切,仔细品味曹操诗歌的激昂慷慨,对我们认识一代枭雄不无裨益。第一课时,讲解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主要要求学生体会诗歌叠词的妙处。第二课时讲解短歌行。要求学生明白曹操对人才的渴求,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第三课时,讲解归园田居。简介陶渊明的生平有助于学生了解他的诗歌。体会诗歌多描绘的田园风光之美,明白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执著,其实是源于现实的无奈。高蹈自由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哀伤和苦闷。鉴赏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应抓住其中的名句来进行鉴赏。此外,还应当补充讲解古诗十九首里面的一些代表作品,曹操和陶渊明的其他诗歌。要求学生应当背熟他们的代表作品。三维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2.理解这三首诗歌的内容,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3.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会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能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4.品味迢迢牵牛星诗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迢迢牵牛星导入设计1.乞巧节导入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泪别小姑时有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注释说古代女子在农历七月七日晚向织女乞巧。何谓乞巧?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讲起乞巧节,必然想起牛郎织女,必然会想起给我们讲述这个爱情故事的老奶奶和怀里听过他们的爱情故事的自己。请一学生讲述故事(略)。另一学生找出课文和故事相应的诗句。2.直接导入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我们都很熟悉。它不仅充实、滋润了我们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满足了我们对浩瀚星空的好奇心;而且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对象,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今天,就让我们来学这首以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传说为题材的诗歌。3.设问导入传说中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每年只能一次鹊桥相会。同学们,假如横在他们中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像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向我们诉说了这一切。文本解读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积累1.古诗十九首简介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东汉末年有数量不少的无名氏“古诗”,古诗十九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这些作品风格相近,而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年代,历代有各种推测,或谓枚乘、傅毅,或谓曹植、王粲,其说皆不足信。近人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不是一人一时所作,它大致产生于东汉后期桓、灵之世。它的作者是一些仕途失意或异乡漂泊的文士,他们在作品里抒写着种种苦闷忧愤的情绪。清人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古诗源)这个说法是比较恰当的。古诗十九首的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一类写相思离别之情。前一类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带有浓厚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这一社会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把抒情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一些抒写融情入景,或寓景于情,情景相生,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一些作品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和场景抒写作者内心的感受,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动人的诗境;一些作品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把缠绵的情思和深沉的哀怨寄寓鲜明的形象之中,使读者感到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风格温厚和平,委婉含蓄。钟嵘说它“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文人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的诗歌创作都有重要影响。2.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梗概:父母双亡的牛郎跟从哥嫂过日子,受尽欺凌,偶然的机会,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下凡的织女并与其结合生子。玉帝知道后,强行将其分开,王母并划出天河阻断他们相见,后感其诚心,准许其每年七月初七喜鹊搭桥相见。这就是有名的“七夕鹊桥会”。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这四个传奇故事,因其爱情的凄恻,被人们称之为“四大爱情悲剧”。二、文言知识积累迢迢:形容路途遥远。纤纤:形容细长秀美。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盈盈一水:清澈的一条水。比喻相隔两地,互相思念。信息筛选1.朗诵感受诗歌音节之美。指导学生掌握五言诗的朗诵节奏。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结合注释,感受诗歌大意之美。可要求学生翻译诗歌,注意押韵。诗歌翻译参考:遥远牛郎不可及,皎洁织女奈何喜。纤纤素手自举起,札札机杼声声泣。半匹布帛竟终日,千行清泪度整年。清浅银河阻我期,谦和君子任我思。盈盈之水间怀人,脉脉情意不得诉。3.梳理诗歌写作思路。写作思路:远景近景特写虚化交融以旁观者角度远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走近观察其整体: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细看其工作表情: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深入其内心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替其审视与幽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鉴赏分析1.鉴赏诗歌叠词之美。参考:迢迢距离之远;皎皎星光之明亮;纤纤手之修美;札札织布之声;盈盈河水清浅之貌;脉脉相视之态。2.个性化阅读交流。要求学生说出他们最欣赏的一句并进行鉴赏。教师随机指导方法。参考:我觉得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写得最好了。牛郎织女,因一水之隔,只能隔河相望,“盈盈”指水的清澈见底,“脉脉”指人含情的样子,好像连那浅浅的河水也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所感动,流淌的满是深情的爱。景和情的结合非常好。3.归纳总结。这首诗共10行,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哀婉动人;而且连用6个叠音形容词,加上偶句押韵,随韵成趣,堪为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诗的开头两句从远景写起,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状星光之亮,展示了一幅夜秋星空的图画。接下来两句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纤纤”绘素手之形,“札札”摹织布之声,先人后物,形美声繁,形声生情。再四句,织女织布不成,泪如雨下。银河清浅,相去不远,可是不能相会,揭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由事而人,再到人之幽思。末两句,仅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盈盈”描水之物貌,“脉脉”传人之情貌,景情并生,情景交融。拓展探究宋朝“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也写了一首词鹊桥仙纤云弄巧来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试比较两者的异同。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规律总结学习鉴赏这首诗,一是要体会情感之美;二是要体会音韵之美,从诗中的叠词中去感受;三是学习景、物、人、情的转换交融和谐自然、层层深入的绝妙构思。课堂小结本诗以六对叠字开头,匠心独运,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景物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发,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显得韵味悠长。牛郎和织女有情却只能隔河相望,人间多少夫妻又何尝不是这样?这无法申诉的深情蕴涵着强烈的反抗精神,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课外作业熟诵全诗。第二课时短歌行导入设计1.直接导入(多媒体展示曹操像)这个人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和大家频频见面。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他曾有一个手持长矛,面对大江慷慨高歌的特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唱的是什么?短歌行。2.抒情导入刘备三顾茅庐迎诸葛亮,才有天下三分之势;孙权重用青年将领周瑜,才能偏安东吴一隅;曹操倒履迎许攸,终于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这三人都是重视人才的典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求贤若渴的曹操,倾听他对人才的炽热呼唤。3.由话题“曹操”导入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各位同学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有道是“文如其人”。让我们从曹操的诗文中感受一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4.由初中学过的课文观沧海和龟虽寿导入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个慷慨豪迈的大诗人。他就是曹操。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短歌行,一起来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5.由酒导入中国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陶潜的菊花酒是人格高洁的标志。阮籍大醉六十天为了避婚。李白饮酒的豪语无人能比,“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豪放浪漫,激情澎湃,夸张得不可思议,但也夸张得令人心悦诚服。诗圣杜甫,饱经沧桑,深沉忧郁,也唱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苏轼有着“把酒问青天”的纯真,也有“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李清照有“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销残酒”的欢乐与温馨。范仲淹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思乡之情。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今天,我们来看看曹操是怎么“对酒当歌”的。文本解读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积累1.曹操和他的诗歌创作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辑有曹操集。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唯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文学造诣之深由此可见。2.歌行体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以杂言为主,多口语化,通俗生动;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3.建安文学与建安诗人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语言刚健,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曹操诗风慷慨悲壮,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团结在他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安诗人”。建安诗人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二、文言基础知识积累1.播放短歌行配乐朗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诵全诗。2.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信息筛选诗歌大意理解和结构分析。1.参考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礼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2.诗歌结构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作者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第四层:“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作者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的态度。鉴赏分析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明确: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2.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3.如何看待曹操在诗歌中体现的“忧”和“求贤”?参考: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无法实现理想;求贤才为己用,是为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在现实的苦闷和理想的邈远面前,曹操选择的是奋斗,是“忧思难忘”,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越陌度阡”的不懈寻找。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是英雄之慷慨悲歌。(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此诗乃王者之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沉雄俊爽,时露霸气”。)(宜引导学生谈谈对历史上的曹操的认识。)4.写作特色。(1)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2)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3)文章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的结合紧密,既有对客观生活的描绘,又有自己主观精神的抒发,志向高远、气韵沉雄,想像丰富,体现了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不愧为建安时代的精神领袖。课堂小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同样,曹操也是。只不过在曹操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罢了。自古诗人多忧愁。他们因爱生愁,他们因壮志难酬而忧。但他们不因此沉溺其中,反而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光辉灿烂流传千古的诗篇!历史上的曹操能文善舞,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诗歌方面,既吸收了民歌的营养,又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尤其擅长四言诗,短歌行虽有感慨时光之易逝,去日苦多的消极,但洋溢全诗的是作者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时代主旋律。课外作业1.背诵短歌行。2.曹操蒿里行赏析。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鉴赏提示:诗歌首先从关东群雄兴兵讨伐董卓写起,接着写各路人马“军合力不齐”,踌躇不前,各争势力,互结兵祸,又掀起了大规模的混战。字里行间对当朝权贵的无能及优柔寡断,豪强势力的争权夺势、横行作恶都进行了极为尖锐的批判。之后又将笔锋转向士卒和百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长期紧张的战争生活,使士卒衣不解带,甲不离身,铠甲生满虮虱。百姓在军阀的铁蹄下,大量死亡,使原来富庶繁华的中原大地白骨堆山野,千里无人烟,不闻鸡叫,真是令人肠断心碎。诗人流露了对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真实地再现了对建安时期的社会生活。全诗读来激越苍凉,沉郁顿挫,感慨万千,心如浪滚,显示了诗人绝大的笔力。第三课时归园田居导入设计1.直接导入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源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居。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2.介绍作者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解读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来信息筛选1.范读并正音;请个别同学朗读,并加以评价;听示范朗读;齐读。2.学生谈初步阅读诗歌的感受;尝试熟悉诗歌大意。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11月,主动辞去只做了83天的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五、六句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比喻自己思恋田园生活,不喜在外做官。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向往田园新生活。七、八句以“开荒”“守拙”点题,写自己从此真正回归园田,过上村居生活了。其中“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诗人置身“南野际”,平静安详地过上农家耕种生活,透露出对官场的厌弃与蔑视态度,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一种不妥协的抗争行动。九至十六句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3.思考:诗歌可以分为几层?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合作探究1.哪些词语(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痛恨?为什么?参考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尘网”一词,足见他对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参考二:“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参考三:“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2.哪些词语(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眷恋?为什么?参考一:“守拙”一词。“拙”本义是“笨”,也作谦词,这里取其引申义,即原始的、本真的。“守”是“坚持”的意思,“守拙”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反对虚伪技巧,向往归真返朴。参考二:对农村风光的描绘也是一个体现。参考三:“自然”,既是大自然,也是心情的流露。3.仔细品味“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一段景物描写。思考:这段田园风光的美体现在哪里?提示一:从描写顺序看,远近相协。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提示二:从景物色调看,浓淡相当,虚实相间。提示三:从景物动静看,动静相加。“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提示四:从人物的心情看,处在这样的环境是舒服的、惬意的,反衬了田园风光的迷人。4.思考:诗人着力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和自己在其中的舒畅,目的何在?参考:田园生活一是“无尘杂”,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看不到令人恶心的“官场现形记”;二是“有余闲”,可以不必作官场上的那些客套应酬之劳,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作诗。这“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想境界。田园风光的美和官场的黑暗是相互映衬的一对。5.总结:诗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写自己热爱田园,之后写到田园风光之美,然后表达了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对归返田园生活作了总结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否定。由于文人的这种特殊情节,所以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的时候定是作了很强的思想斗争,作出这样的选择也是不容易的。虽然他在田园中找到了一分宁静和快乐,但其内心必有一丝酸涩。拓展探究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无奈的妥协和投降的意味,是知其不可以而求其次的做法,不应该拔高他的归隐意义。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阐述你的观点并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观点一:陶渊明深知官场的黑暗,故选择了退守田园,以诗酒自娱,追求自由和本真,而不是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归隐值得肯定。观点二: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无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才是真正的战斗,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明哲保身的成分,故要一分为二看待,不宜拔高。观点三:儒家知识分子信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陶渊明出仕,说明了他对自己知识分子使命的认识;退守田园,保持本真,追求自由,并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如一,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遭遇“穷”境时高尚的道德情操观。在长年艰辛的劳作中,陶渊明矢志不渝,用笔描绘田园风光之美,亲身体会劳作的艰辛,本身就是极为完美的一种人格。观点四:从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观点五: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则有其消极的一面。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观点六:成因分析:陶渊明的思想儒道兼有。儒家积极入世、大济苍生,曾为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而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使他在“误落尘网”十三年之后,复得返自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率性自然。课堂小结东晋末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大放光彩。陶渊明亲身体验过当时官场中的黑暗情状,对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有一定了解。他以弃官行动表示了洁身自好的决心,并在村居生活中与劳动人民建立了真挚感情。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自然真朴,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这些都使陶渊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课外作业1.熟读诗歌,力争背诵。2.任选一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题目:陶渊明,我想对你说或陶渊明归隐之我见3.赏析陶渊明饮酒一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鉴赏提示:本诗是自叙归田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心远”是全篇的关键。由于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高车驷马的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和他们划清了界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传世名句。诗人以此二句实化“心远”的意趣。“采菊”有寄寓脱俗洁身的意味。用“见”字,最能表现他归田后悠然自适的情韵。“真意”是全诗的中心,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求仕,而在于欣赏自然景色的美,从自然景色中领会到无限的意趣。板书设计1.迢迢牵牛星叠 词作 用迢迢距离之远皎皎星光之明亮纤纤手之修美札札织布之声盈盈河水清浅之貌脉脉相视之态2.短歌行(1)人生短暂 借酒浇愁 忧功业未就(2)思慕贤才 宴饮嘉宾 思求贤若渴(3)忧思不绝 宴待贤士 迎仰慕贤才(4)贤才择主 搜揽人才 盼天下归心3.归园田居隐士情怀(1)蔑视权贵、鄙视官场(2)淡泊明志、躬耕田园(3)委心乘化、知天乐命习题解答一、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写水之形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含情的样子。“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这两句诗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情之交融,雅俗之兼得,堪为诗歌上乘。(拟人)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面上看,作者想借酒浇愁,其实是写一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襟。二、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杜康,借代)三、诗人笔下的农村,是宁静的、恬美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毫无矫饰造作。这些景物虽不美丽,简简单单,但它们特有一种“美德”,那是精神家园,是游子回归之乡,所以,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为自己的错误选择后悔不已。“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田园的心情是如此的急迫;“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归后,又是那样的喜悦。平淡的语言,使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