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5.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学案 理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3072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5.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学案 理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5.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学案 理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5.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学案 理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5.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学案 理 苏教版导学目标: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自主梳理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_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_一对实数1,2,使a_.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_2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_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axiyj,我们把有序数对_叫做向量a的_,记作a_,其中x叫a在_上的坐标,y叫a在_上的坐标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已知向量a(x1,y1),b(x2,y2)和实数,那么ab_,ab_,a_.(2)已知A(x1,y1),B(x2,y2),则(x2,y2)(x1,y1)(x2x1,y2y1),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_的坐标减去_的坐标5若a(x1,y1),b(x2,y2) (b0),则ab的充要条件是_6(1)P1(x1,y1),P2(x2,y2),则P1P2的中点P的坐标为_(2)P1(x1,y1),P2(x2,y2),P3(x3,y3),则P1P2P3的重心P的坐标为_自我检测1(xx福建改编)若向量a(x,3)(xR),则“x4”是“|a|5”的_条件2设a,b,且ab,则锐角_.3已知向量a(6,4),b(0,2),cab,若C点在函数ysin x的图象上,则实数_.4(xx陕西)已知向量a(2,1),b(1,m),c(1,2),若(ab)c,则m_.5(xx安徽)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和,它们的夹角为120.如图所示,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上变动,若xy,其中x,yR,则xy的最大值是_探究点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在OAB中,AD与BC交于点M,设a,b,以a、b为基底表示.变式迁移1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且|1,|2,若(、R),则的值为_探究点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例2已知A(2,4),B(3,1),C(3,4),且3,2,试求点M,N和的坐标变式迁移2已知点A(1,2),若向量与a(2,3)同向,|2,则点B的坐标为_探究点三在向量平行下求参数问题例3已知平面内三个向量:a(3,2),b(1,2),c(4,1)(1)求满足ambnc的实数m、n;(2)若(akc)(2ba),求实数k.变式迁移3(xx江西)已知向量a(3,1),b(1,3),c(k,7),若(ac)b,则k_.1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合理地选择基底会给解题带来方便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时,可以不去特意选择两个基本向量,而可以用三边所在的三个向量,最后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留下两个即可,这样思考问题要简单得多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a,点A的位置被a所唯一确定,此时a的坐标与点A的坐标都是(x,y)向量的坐标表示和以坐标原点为起点的向量是一一对应的,即向量(x,y) 向量点A(x,y)要把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区分开,相等的向量坐标是相同的,但起点、终点的坐标可以不同,也不能认为向量的坐标是终点的坐标,如A(1,2),B(3,4),则(2,2)(满分:9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与向量a(12,5)平行的单位向量为_2设a、b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已知2apb,ab,a2b.若A、B、D三点共线,则p的值为_3如果e1、e2是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填上正确命题的序号)若实数1、2使1e12e20,则120.对空间任一向量a都可以表示为a1e12e2,其中1、2R.1e12e2不一定在平面内,1、2R.对于平面内任一向量a,使a1e12e2的实数1、2有无数对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D的边ABDC,ADBC.已知A(2,0),B(6,8),C(8,6),则D点的坐标为_5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m,n,则mn的值为_6已知向量集合Ma|a(1,2)(3,4),R,Na|a(2,2)(4,5),R,则MN_.7设两个向量a(2,2cos2)和b,其中、m、为实数若a2b,则的取值范围是_8(xx天津)在四边形ABCD中,(1,1),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二、解答题(共42分)9(12分)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1,0)、(3,1)、(1,2),并且,.求证:.10(14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ABC中,E,F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若m,n,m,n(0,1)设EF的中点为M,BC的中点为N.(1)若A,M,N三点共线,求证:mn;(2)若mn1,求|的最小值11(16分)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已知向量m(a,b),向量n(cos A,cos B),向量p(2sin,2sin A),若mn,p29,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答案 自主梳理1不共线有且只有1e12e2基底2.互相垂直3(x,y)坐标(x,y)x轴y轴4.(1)(x1x2,y1y2)(x1x2,y1y2)(x1,y1)(2)终点始点 5x1y2x2y106.(1) (2)自我检测1充分而不必要解析由x4知|a|5;由|a|5,得x4或x4.故“x4”是“|a|5”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245解析ab,sin cos 0,sin 21,290,45.3.解析cab(6,42),代入ysin x得,42sin 1,解得.41解析ab(1,m1),由(ab)c,得12(m1)(1)0,所以m1.52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1,0),B(cos 120,sin 120),即B(,)设AOC,则(cos ,sin )xy(x,0)(cos ,sin )xysin cos 2sin(30)0120,3030150.xy有最大值2,当60时取最大值课堂活动区例1解题导引本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设manb,通过建立关于m、n的方程求解,同时注意体会应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解设manb (m,nR),则(m1)anb,baab.因为A,M,D三点共线,所以,即m2n1.而anb,baab,因为C,M,B三点共线,所以,即4mn1.由解得所以ab.变式迁移16解析如图,.在OCD中,COD30,OCDCOB90,可求|4,同理可求|2,4,2,6.例2解A(2,4),B(3,1),C(3,4),(1,8),(6,3)3(3,24),2(12,6)设M(x,y),则(x3,y4)(3,24),M(0,20)同理可得N(9,2),因此(9,18)所求M(0,20),N(9,2),(9,18)变式迁移2(5,4)解析向量与a同向,设(2t,3t) (t0)由|2,4t29t2413.t24.t0,t2.(4,6)设B为(x,y),例3解(1)ambnc,m,nR,(3,2)m(1,2)n(4,1)(m4n,2mn)解之得(2)(akc)(2ba),且akc(34k,2k),2ba(5,2),(34k)2(5)(2k)0,k.变式迁移35解析ac(3,1)(k,7)(3k,6),且(ac)b,k5.课后练习区1(,)或(,)21解析2ab,由已知得,即,p1.34(0,2)解析设D点的坐标为(x,y),由题意知,即(2,2)(x2,y),所以x0,y2,D(0,2)52解析方法一若M与B重合,N与C重合,则mn2.方法二2mn,.O、M、N共线,1.mn2.6(2,2)解析Ma|a(13,24),R,Na|a(24,25),R,令,即,解之得,代入M或N中得a(2,2)MN(2,2)76,1解析2b(2m,m2sin ),22m,2cos2m2sin ,(2m2)2mcos22sin ,即4m29m41sin22sin .又21sin22sin 2,24m29m42,解得m2,4.又2m2,2,621.6,18.解析由|,可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有|,即,两边平方,得1213,.,所以cos,60.S|sin 60.9证明设E、F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依题意,得(2,2),(2,3),(4,1),.(x1,y1)(1,0),(x2,y2)(3,1).(4分)(x1,y1)(1,0),(x2,y2)(3,1).(x2,y2)(x1,y1).(8分)又(4,1),4(1)0,.(12分)10解(1)由A,M,N三点共线,得,设(R),即()(),所以mn(),所以mn.(5分)(2)因为()()(1m)(1n),(8分)又mn1,所以(1m)m,所以|2(1m)22m22(1m)m(1m)2m2(1m)m(m)2.(12分)故当m时,|min.(14分)11证明mn,acos Bbcos A(2分)由正弦定理,得sin Acos Bsin Bcos A,即sin(AB)0.(5分)A、B为三角形的内角,AB.AB.(9分)p29,8sin24sin2A9.41cos(BC)4(1cos2A)9.4cos2A4cos A10,解得cos A.(14分)又0A,A.ABC为等边三角形(1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