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611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读下图,完成第13题。1.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是()A.土壤侵蚀B.土地沙化C.森林枯竭D.草原退化2.图中A地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时旱情加重B.暴雨时出现山洪C.地势高容易出现霜冻D.夏秋易发生台风3.B地区因侵蚀发展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是()A.火山B.地震C.泥石流D.地裂缝解析:第1题,从图示的景观看,表现的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土壤侵蚀作用造成的。第2题,A地区为黄土塬区,地形较为平坦,土壤侵蚀后,土层变薄,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第3题,B为黄土高原的沟壑区,侵蚀发展,往往诱发泥石流。答案:1.A2.A3.C读某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图,完成第45题。4.图示地区沙尘暴次数多的人为原因可能是()A.植树造林B.过度开垦C.开采地下水D.水资源利用不当5.下列因素中,不是形成沙尘暴原因的是()A.大风B.地面沙尘物质C.不稳定的空气状态D.森林火灾解析:沙尘暴的形成因素是强劲的大风、地面多沙尘物质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答案:4.B5.D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完成第67题。6.关于草原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B.草原水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7.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A.B.C.D.解析:第6题,考查的是示意图的连接关系。草原鼠害、虫害通过影响草场资源进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所以C正确。第7题,读示意图可知正确。答案:6.C7.C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活泼可爱的小丑鱼令人记忆犹新,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海洋中小丑鱼21世纪末可能失聪,而这也将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读全球海洋CO2浓度和pH值变化图,完成第89题。海洋CO2浓度变化图海水pH值变化图8.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9.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可能是由上题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的是()A.旱涝B.地震C.火山爆发D.海啸解析:第8题,由图示可知,全球海洋pH值的变化与海水中的CO2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人类排放CO2增多,溶于海水中的CO2随之增加,导致海水pH值降低,海水酸化。第9题,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或者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火山爆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答案:8.D9.A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1992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变暖11.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第10题,由两幅图的对比可知,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比1992年明显缩小,这说明全球变暖,使格陵兰冰原大面积消融。第11题,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从海陆相互作用看,海洋作用强于陆地作用,所以海岸侵蚀加剧。答案:10.D11.A读图,完成第1213题。12.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A.过量开采地下水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C.沙尘暴盛行D.拉尼娜现象的影响13.该问题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滑坡C.山崩D.地面沉降解析:第12题,从图中三年的地下水埋深过程线看出,地下水位下降,并有加快趋势。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一般有:一是补给量减少,二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埋深的年内变化为春夏水位低、秋冬水位略高,原因是春夏期间地下水用水量大,地下水超采现象很严重。第13题,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展的地质灾害,是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在冲积平原地区尤为突出。答案:12.A13.D2013年5月15日晚上,一场大雨突袭厦门,持续整整一夜。到了凌晨,厦门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局部地区多处地段严重积水,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14.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蒸发量减少15.为了减少城市洪水发生的频率,应采取的措施是()A.架设高架桥,增高道路的路基B.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减小易损性C.开辟绿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D.使河流渠道化,加快泄洪解析:城市化后地面硬化范围扩大,并且城市中的废热使市区多上升气流更易降水,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会增多且会在降水后迅速形成,但地下径流会减少,蒸发量也因地面硬化而减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改变土地利用形式,如开辟绿地,以增加下渗。答案:14.D15.C16.2014年1月9日中国新闻网消息xx年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了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1 190.1万公顷,受灾人口1.2亿,因灾死亡774人、失踪374人,直接经济损失3 146亿元。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2)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洪水的形成取决于流域的降水量、汇水速度与排水速度。分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时,应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特点,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甲河段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人为原因主要是乱砍滥伐、围湖造田,使森林和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答案:(1)长江流经的地区多属于湿润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当流域中普降暴雨时,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会出现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某些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2)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17.(探究性学习)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3 000多亿元。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毫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向西南减小,由城区向四周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第(2)题,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答案:(1)地面沉降幅度由东北向西南减小;由城区向四周减小。成因:城区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2)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