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论趣--林语堂.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1871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论趣--林语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论趣--林语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论趣-林语堂一、林语堂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二、词语:扈(h)从手足胼胝(pinzh)摩顶放踵(zhng)鞠躬尽瘁利禄熏心癖嗜索然寡味掮(qin)客术词解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掮客术: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技术。三、课文研讨:论趣,林语堂散文集无所不谈合集中的一篇精品。(一)思想内容:1、题目论趣中的“趣”怎样解释?兴趣。“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有的地方作“趣味”解,如天趣、物趣、人趣等。2、“通脱自喜”、“适可而止”是什么意思?什么心态?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长乐。是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3、“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意思?知道是这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里强调目的性不强。4、练习一: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关键语句见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5、归纳主题:论趣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适可而止”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生的“趣”,主张我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二)结构:通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归纳大意。第一部分: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般人和圣人贤人有目的的行为动机。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这中间主要是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但是,作者也充分肯定了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为名利而是为理想和信仰,具有积极向上的人世精神(即“利天下”)。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便是林语堂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追求。第二部分:写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及其三方面的表现。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和“趣”是处在同一个境界上的,只要做到前者,后者自然就会产生。作者对“这平常说是为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这样解释是否真正科学,我们在此就无须去讨论了。“趣”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有三方面的看法:一在求知上要有“趣”。“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的趣味使然的。”二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三在读书上要有“趣”。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趣”。作者叙说徐志摩和李考克二例,实是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当然,这其中的趣味,固然有其一定的文化因素积淀,但在林语堂笔下,也多了一些“玄虚”的成分。“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三)写作特点: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练习2、3第2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林语堂散文的特点来赏析课文。第3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来赏析课文。答案说明:参看课文研讨和后面相关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