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4 《诗经》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0321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4 《诗经》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4 《诗经》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4 《诗经》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4 诗经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朵奇葩,无数的诗人用真情将它浇灌,用心血哺育它成长。它是心灵对现实的最纯洁的回答,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最智慧的火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个世界,一切都可以老去,唯有诗歌永存。本单元的诗歌里面,我们可以欣赏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和楚辞里的作品,静女羞涩、调皮的纯真之美,屈原执著、高洁之风范,穿越时空的隧道仍熠熠生辉;可以听到东汉末年那些末世文人的吟唱,两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这些“苦与乐的深刻揭示”“爱与恨的坦率表达”足以铭记一个时代的心声;可以在短歌行中感受曹操这位“治世之能手,乱世之枭雄”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咏叹以及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本色;还可以看到陶渊明的潇洒,看到这位高蹈自由之舞的赤子的田园情怀,还看到谢灵运的满腹忧愁,虽然眼前春光明媚诗人们的咏唱,凝聚了他们的思考,浸透了他们的哀愁,背负着他们的希望,而无论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调皮的静女,还是屈原悲愤的歌唱,抑或曹操的深沉咏叹、陶渊明对自由的向往,学习这些诗歌,必将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根据本单元的课文特点,结合诗歌教学的规律,我们确定了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方法,注意停顿、重读轻读和朗读节奏的把握,尤其是五言诗的朗读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一定数量的诗歌。2.积累常见的字词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大意。3.能结合诗歌中名句(重点句子)来赏析诗歌,赏析诗歌的时候,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和见解。4.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5.以课文诗歌为出发点,阅读相关作家的代表作品,熟记一些作品或者名句,扩大阅读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6.结合本单元的单元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某一节日诗歌的专题积累。课时安排(共计11或12课时):课文篇目课时安排14 诗经两首215 离骚(节选)216 孔雀东南飞(并序)217 汉魏晋诗三首218 汉乐府两首119 南朝诗两首1表达交流活动:寻觅节日诗情1-214 诗经两首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教材概述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其“劳者歌其事,饥者咏其食”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代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历代文人骚客从中获益众多。静女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甜蜜愉快的幽会情景,女孩子调皮、可爱的形象,男孩子温柔、多情、憨厚的性格,是全诗鉴赏的重点。特别是当女孩子躲藏起来,有意让男孩子着急的那一幕场景,尤其值得反复咀嚼。教授本课时可先以复习爱情诗歌的名句导入,鉴赏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时宜鼓励学生发挥想像,结合心里来谈。最后,安排学生以其他形式改写这个故事,一方面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一方面通过学生改写的成功与否,来看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的高低。氓是一首弃妇的怨愤诗,通过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深刻地揭示了古代女子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教授本课时,一是抓住对比,抓住女主人公结婚前后的变化,氓结婚前后的变化来引导学生理清诗歌大意;二是结合诗歌,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以及探讨其爱情婚姻失败的原因;三是结合诗歌里面的比兴手法,进一步理清女主人公内心的想法,进而感知人物形象。学完这两首诗后,还应该适当补充讲解诗经的其他作品,可以选诗经中的其他爱情诗篇,如蒹葭桃夭柏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思路方法第一课时讲静女。教授课文前,可先介绍诗经这部伟大的作品,教师注意归纳总结学生应该记住的相关要点。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可以通过改写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二课时讲氓。首先要求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明白这个爱情故事的来龙去脉,其次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女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可以从氓前后态度的对比加以分析,最后在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对女主人爱情失败的原因进行简单的探讨。两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完成后,可讲授诗经的其他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教师可指定篇目)或写读诗经笔记等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经的兴趣。三维目标1.了解并识记诗经的相关文学知识,尤其是诗经“六艺”。2.理解诗歌大意并积累相关的字词。3.能结合文本赏析诗歌的艺术形象,特别是诗经独特的艺术手法的运用。4.在把握主人公性格的基础上,欣赏静女爱情的甜蜜;同情氓女主人公的不幸的爱情遭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设计1.爱情名句背诵接力赛。(请一组学生进行比赛。每人轮流背出一句描写爱情的名句。最多者胜出。)参考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2.诗歌导入。多媒体出示诗经关雎一诗。请大家谈谈最欣赏的句子。(旨在调动学生对爱情诗歌的敏锐触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3.直接介绍诗经及其爱情佳句导入。说起古代文学,我们会想起诗经;说起爱情,诗经中有无数的爱情名句值得我们咀嚼。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子娇美纯洁的身影,那是一个纯净的世外桃源,青年男女的情感真挚、热烈,却不流于欲念;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写出了古往今来人们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一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形象而坚定地告诉我们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绝不可受外力的左右,无论爱情去了哪里;一句“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让古人也让我们升起一种感触人生的精彩不也正像蜉蝣一样美丽,但生命不也正像它一样转瞬即逝吗?打开这卷泛黄的典籍,让我们一起聆听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文本解读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积累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2.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献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3.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史、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起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诗经还有政治上的作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经常用歌诗或奏诗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不想说或难以言喻的话,类似于现在的外交辞令。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有“现实主义创作源头”之美誉。4.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二、文言基础知识积累结合注释积累下列词语:姝 俟 踟蹰贻归洵见说信息筛选1.朗读静女一诗,注意诗经诗句独特的四言节奏。2.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明确:用一男青年的口吻来写的一次约会相俟、相见、相赠、相悦的全过程。3.细节研讨:哪些细节体现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明确:精心选择了“搔首踟蹰”“爱而不见”两个细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诗歌大意,同时开始过渡到人物形象的鉴赏。)合作探究探讨情趣美问题一:能想像得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提示:她或许躲在附近的树丛里,正轻轻地拨开树枝,悄悄向外窥视。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偷偷地掩口而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问题二: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这是对情节的一种解读,还有更好的解读方式吗?提示:第一种解读,第二、三章写姑娘不忍心让他久等,终于露面了。先送彤管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子连声赞叹。接着姑娘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递给男子,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男子心领神会,爱人及物,惊叹小草美得出奇,因为是“美人之贻”。一问一答中传达出真挚的心声。第二种解读,第二章写男子回忆往日的约会。他一面继续等待姑娘,一面想起姑娘赠送彤管的情景,于是,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第三章写两人会面赠送信物。悠扬的笛声打动了姑娘,她终于走出来,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作为信物)送给他。男子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小草美得出奇。小结:通过以上不同的解读,逼真地再现了这对情人欢乐、热烈、有趣的约会场面。余光中说过:“一切创作之中,最耐读的恐怕是诗了。奇怪的是,诗最短,应该一览无余,却时常一览不尽。”好的诗歌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尽情驰骋,不断去补充、去丰富、去创新,从而加深理解。可以说缺乏了联想、想像,就难以进行诗歌的艺术鉴赏。拓展应用用现代诗歌形式诠释静女内涵在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现代诗歌的形式来改写本诗。参考一:文雅的姑娘啊,你是那么的漂亮/我们相约在此地/可我足足等了半天还不见你/漂亮的姑娘,请你快来到我身边吧/我这强壮的心脏快承受不了这漫长的等待了/文雅的姑娘啊,你是那么的美好/我已经喜欢上了你/可蠢笨的我无法向你表白/美好的姑娘,请你快来到我身边吧/只要你温柔地对我说一句话/我就会感动得唏哩哗啦、噼哩啪啦、嘀哩嗒啦地流下眼泪/不是你说的话有多么感人,让我流泪/而是你,文雅漂亮美好的姑娘温柔地对我说话(致静女)参考二:姑娘啊,姑娘/My beautiful girl/既然你已然来到/就不要让我苦待/徘徊/我手里的玫瑰快要凋零/姑娘啊,姑娘/你送我的箫笛/鲜红如你的心灵/樱唇/我吹响它召唤着你的到来/姑娘啊,姑娘/这爱情的玫瑰中/有我对你的祝福/祈祷(现代版静女)参考三: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支红管箫/红管箫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箫美/送我野外香荑草,荑草美丽又奇异/不是荑草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艺术鉴赏重章复唱问题:“静女其殊”“静女其娈”这两句只有一个字不同,这是诗经创作上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明确:重章复唱(重章叠句),它是诗经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主要是在结构上造成一种回环反复的效果,并利于情感的抒发。诗经通常采用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课文即是;一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衤颉之。”课堂小结本诗描写一对情侣密约幽会,赠送礼物,留下无限的遐想和爱恋。诗从描写相见场面写起,写出未见之时的焦急,生动地展示了内心的渴望,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相见中突出礼物的赠送,正蕴藏着深厚的情意。礼物尽管美异出众,但它仍然是因为赠送礼物的人美,而这种人的美,更是赞颂的人情的美。诗歌按“相见前相见中相见后”的顺序发展,但又是别开生面,叙事中有不同侧面,又在常见中寓意了不平常的变化。课外作业熟背全诗。第二课时导入设计1.即兴导入面对日月星辰,面对山川草木,面对家园和土地,面对人际和生活,每一个人都会有一段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一旦这样的心路被记录,即使很平凡,即使经历几千年,当我们重读它,也许依然让人心潮澎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卫风氓,去体验一个平凡的女主人公的那段人生追求的心路之旅。2.歌词导入(多媒体播放邰正宵千纸鹤并展示歌词两段。)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情太真所以难舍难分/折一千对纸鹤结一千颗心情/传说中心与心能相逢/夜难眠往事忽隐忽现/心在痛对你越陷越深/折一千对纸鹤解一千颗心愿/梦醒后情缘不再飘零我们常说“痴情女子负心汉”,莫非爱情的跷跷板上,女子是永远的输家?请看课文氓,一起走进女主人公的爱情世界。3.直接介绍法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它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妇女被丈夫遗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的经过以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全诗共60句,分为六章,每章10句。诗的情节线索清楚:女子为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但是,色衰爱弛最后仍逃脱不了许多弱女子共同的命运被丈夫休弃归家。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正音氓(mng) 蚩蚩(ch) 愆期(qin) 垝垣(gu yun) 涟涟(lin)卜筮(b sh) 汤汤(shng) 咥(x) 晏晏(yn) 桑葚(shn)2.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中的“说”通“脱”,解释为摆脱、脱身。“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中的“泮”通“畔”,边岸的意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中的“于”通“吁”,叹息的意思,“无”通“毋”,不要。3.古今异义氓,古义指民众,百姓,男子;今义所指为道德败坏之人,如“流氓”,音念“mng”。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宴,古义指欢聚,今义指宴会。三岁,古义指多年,是虚指;今义是三岁的年龄的意思。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如“夙兴夜寐”中的“夙”和“寐”,分别作“在早晨”“在晚上”。(2)使动用法。如“士贰其行”中的“贰”、“二三其德”中的“二三”,分别解释为:使不专一;使三心二意。(3)形容词用作名词。如“三岁食贫”中的“贫”,解释为贫困的生活。5.特殊句式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信息筛选梳理诗歌大意1.要求学生从每节中找出一行诗句,概括本节诗的内容。明确:第一节,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第二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第三节,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第五节,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第六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尝试给每节拟一个小标题,概括每节的内容。参考:第一节,许婚;第二节,迎娶;第三节,劝诫;第四节,控诉;第五节,伤自反省;第六节,决绝。3.反复朗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诗歌大意。明确:本文以女主人公为线索,以第一人称叙说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作为悲剧的承受者,她的爱情悲剧值得我们深思。人物分析1.男女主人公性格前后有什么不同?参考:男:婚前:主动追求、认真婚后: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女:婚前:痴情一片婚后: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最后:决绝反省。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形象?参考:古代妇女命运代表;体现了女性的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觉醒反抗意识的女性;悲剧婚姻的受害者。3.结合相关的知识,探讨女主人公婚姻失败的原因。参考:(1)氓的变心。课文中的“不见复关”就是一个暗示,“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一切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士”的变心是这场婚姻的主要原因。(2)当时的社会风俗是导致这场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也是他们分手的原因。(3)女子的容颜衰老也是婚变的原因。古人说“食色,性也”,尤其是男人没有一个会喜欢年老的女主人公,婚姻失败的真正杀手是妇人的“年老色衰”。4.小结:从诗的内容看,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的悲剧。最初她向往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以至于无视礼教的束缚,在无良媒的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进而男子变心,其命运更加悲惨,又在不合理的夫权制度下,被弃而赴告无门,这正是构成这一无辜女子悲剧命运的原因。写作鉴赏1.分析氓中第三、四章所运用的“兴”的手法。参考: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从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露了负心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教师还可以结合诗经的其他作品来进一步拓展。)2.对比手法的运用。参考:如男女主人公爱情态度的前后对比,婚前婚后生活的对比,自己的悲伤和亲人的不解之间的对比等等。方法点拨1.理解“比”“兴”的定义,能结合相关例句阐述它们的内涵。2.诗歌的悲剧是通过对比手法得到彰显的,对对比手法要加强分析。3.要结合相关文化常识,对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作合理阐释。拓展探究1.女主人公离婚后还能不能获得另一种爱情的幸福?为什么?(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女性命运的悲惨及其抗争的无奈。)2.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课堂小结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邈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如泣如诉的怨恨。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课外作业1.熟背全诗。2.对比氓与上山采蘼芜所体现的爱情有什么异同。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提示:上山采蘼芜是一首写弃妇的诗。全篇是弃妇和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弃妇向故夫打听“新人”的情况:“新人复何如?”一个“复”字用得意味深长,既透露出弃妇心中的无限委屈怨恨,又带着一丝本能的妒意。故夫则回答:“容颜不如你,手脚更不如你麻利。”弃妇则冷冷地刺了他一句:“新人从门入,故人从NFEBB去。”心怀愧意的故夫急于表白,于是得出“新人不如故”的结论。这首诗的本意是咏唱弃妇不幸命运的,却不从正面写弃妇的哀怨委屈,反而写故夫的念旧。作者没有做任何正面的说明和谴责,但是故夫的念旧使读者了解到弃妇是一个美丽勤劳的女子,她的被弃是完全无辜的,她的命运决定于丈夫一时的好恶。至于那位“新人”的命运也就不难猜测了。板书设计氓板书设计之一氓板书设计之二章 节内 容艺术手法1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2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3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4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5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6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习题解答一、“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字面上的含意是“不是你(茅草)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恋人)送的”。男主人公用这句话托物抒怀,赞美自己的恋人,感谢她送了礼轻情义重的珍贵礼物,表达了他接受茅草后的欣喜与幸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恋人的一片深情。二、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树未凋落的时候,它的树叶一片润泽,来比喻年轻女子的美貌。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而坠落,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这两处用桑叶由嫩绿以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至痛苦。这两处又是“兴”,以自然界桑叶的盛衰变化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情感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来三、1.(1)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课文中指“彤管”。(2)归:通“馈”,赠送。(3)涕:眼泪。(4)贿:财物,课文指“嫁妆”。2.(1)见:见出原形(露出)(2)即:若即若离、不即不离(靠近)(3)尔:尔虞我诈、出尔反尔(你)(4)爽:屡试不爽、毫厘不爽(差错)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