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复习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996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复习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复习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复习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复习 湘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的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下图,完成12题。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D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解析:图中4处湿地虽在长江两侧分布,但因并非濒临长江,因此长江洪水泛滥并不能导致四地积水。答案:D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解析:在坡度大的山坡上任意修筑梯田,种植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可以从打坝蓄水、建造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和发展经济。答案:A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3近年来,线逐渐靠近线,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湖泊轮廓特点,可判断出此湖泊为咸海。由于气候干旱,当地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而湖泊为内陆湖,则湖水水位会明显下降。答案:D4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渍化C沙尘暴 D水土流失解析:在干旱区垦荒,必然会过多地利用河水和湖水,同时还会造成植被破坏,会出现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沙尘暴等现象。水土流失则是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强度大等原因造成的。答案:D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56题。5图示地区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A地势崎岖,交通不便 B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不足C资源短缺 D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答案:D6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是()A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B利于雨林的保护C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D人类活动更加频繁,降水减少,雨林退化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若公路建成,亚马孙平原地区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改善,更多的雨林会被砍伐,雨林破坏加速。答案:A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保护日。下图为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7北京市湿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建设 B垃圾填埋C全球气候变暖 D泥沙淤积解析:本题以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图为切入点,考查了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大片的湿地被占用,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小。答案:A8增加北京市湿地的有效措施是()A山区退耕还林,涵养水源B水库清除淤泥,扩大库区容量C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D合理规划,挖建景观河池解析:合理规划利用湿地资源,挖建景观河池可增加北京市的湿地面积和占比。答案:D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现存湖泊面积锐减,生态问题日益严峻。xx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读图回答910题。9xx年末,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 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不足50平方公里,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用水激增泥沙淤积,围垦湿地长江等河流进入枯水期气候干旱,流域面积萎缩A BC D解析:鄱阳湖的萎缩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展开分析,xx年末,长江流域进入冬季的枯水期,降水量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由于中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大量泥沙在湖中淤积,同时,由于人口激增,长期以来围湖造田,这是造成湖泊面积急剧萎缩的关键。鄱阳湖位于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流域内河流水量巨大,工农业用水对其影响不大。各河流流域的面积是山川地势,即分水岭所决定的,与气候无关。答案:C10下列关于鄱阳湖湿地环境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山区修建梯田,发展旱作农业退田还湖,加强水土保持防治环境污染建立自然保护区A BC D解析: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大力开垦为耕地将使人地矛盾激化;农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即“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在山区破坏植被,扩大耕地面积,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湖泊的淤积。答案:B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1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1112.解析:此题组考查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破坏的原因。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答案:11.B12.D下图是xx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我国外流区域两大湖泊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1315题。13甲、乙两湖最有可能是()A鄱阳湖、青海湖 B洞庭湖、青海湖C洞庭湖、鄱阳湖 D鄱阳湖、洞庭湖解析:本题以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为题材,考查了湿地的特点。青海湖是我国的内流湖,排除A、B两选项;图中显示,甲湖的面积始终大于乙湖,鄱阳湖是我国湖水湖泊中面积最大的,故甲湖是鄱阳湖,乙湖是洞庭湖。答案:D14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Cxxxx年甲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D乙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解析:由图可知,两湖水体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不是持续下降;两湖均位于长江流域,面积变化基本同步;xx2011年甲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答案:B15该时期甲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甲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甲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C甲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解析:外流湖水体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泊流域降水量的变化。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5分)16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鸟类的繁殖和栖息地。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扎龙湿地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_平原,是_(珍禽)的重要栖息地。(2)简要分析该地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的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4)火灾频发,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魅力大减,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解析:扎龙湿地位于松花江的支流嫩江附近,是珍禽丹顶鹤的故乡;湿地的形成一般与低洼的地形、冷湿的气候等有关;湿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使湿地资源不再被破坏。答案:(1)松嫩丹顶鹤(2)地势低,水源较充足;植被茂密,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4)靠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的人口;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繁殖丹顶鹤。17xx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为“湿地休闲与旅游”。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7分)材料一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大量的CO2,湿地由于水分过于饱和的厌氧环境,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释放CO2的过程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汇集与固碳的功能。材料二鸟类乐园黄河三角洲(1)xx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特征。(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孟子见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如今,湿地观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性的户外活动。以上材料反映了湿地的哪些功能?(3)科学家认为,湿地的破坏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为敏感的反馈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解析:该主题体现了湿地、气候、生物三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古往今来,无数的诗歌辞赋产生于湿地,湿地曾赋予先人无尽的灵感。逝者如斯,回眸发生在两千年前的这位哲人与王者的交谈,我们似乎能感触到古代贤达之士对鸟兽、对自然的人文情怀。斗转星移,时空变换,当代的生态文明同样呼唤我们对自然、对湿地、对鸟兽要高抬贵手,厚德载物。从本质上说,人类的觉醒,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保护。沼泽湿地所积累的碳,对抑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上升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湿地遭到破坏,例如,一味地围湖造田,湿地的水被排干或者温度持续升高、降雨减少,会导致湿地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中微生物活力增强,沼泽失去碳积累的能力,加速了泥炭或草根层的有机质分解,增加了向大气二氧化碳的净释放量。如果直接开采泥炭将其作为燃料燃烧,就会更迅速地把泥炭中多年积累的大量的碳氧化,随着湿地固定碳功能减弱,将使几千或上万年来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的有机物质重新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泥炭地的丧失对全球气候来说后果非常严重。答案:(1)整体性(2)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休闲娱乐(旅游观光)。(3)如果湿地被排干,土壤中微生物活力增强,会加速几千或上万年来积累的泥炭或草根层的有机质分解,重新以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变暖来说后果非常严重。反过来,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将导致土壤水分减少,湿地面积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