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3 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483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3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3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3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3 中图版必修3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知道); (2)体温的调节(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并非一定是坏事,应辩证对待。通过阿蒙森(Roald Amundsen l8721928)征服南极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勇气。 3能力方面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直观图;培养化繁为简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 难点:体温的调节。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仪(将所用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放大)。课时安排 一课时。设计思路 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体温测量开始,以不断地设疑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将问题与学生的答案写在纸上,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视觉刺激。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记录,一方面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语言中枢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设疑,由学生经讨论后解疑。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的过程,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引言 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 Robert Falcon 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 450 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攀登南极点的角逐是南极考察热中光辉的一页。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二、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 某人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他的体温呢?【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明确: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上述的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用于代替体温。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面对全班同学的数据,如何进行比较?(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 (2)如何使比较的结果更直观?(组织学生绘制直观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得出比较项目: 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选择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绘制上述比较的直观图,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井得出结论: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恒定是不是体温维持一个数值?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恒定的体温是怎样影响新陈代谢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体温相对恒定是指体温在一个范围内变动。 2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3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代谢活动。 4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 1为什么斯科特探险队因饥饿劳累冻死在南极? 2体温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 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等式成立:产热=散热。请大家分析: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炎热环境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请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调节产热与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调节机制是什么?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调节中枢在哪里?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2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3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列出调节机制示意图。(见板书设计)(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 【教师活动】分析下列两个不等式: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教后感: 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得出:体温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不同而变化。 2. 体温恒定的调节应抓住产热与散热相等这个主干,再分析产热与散热的生理活动,再分析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过程,并从中体现出体温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由神经和体液共同参与完成。 3体温调节注意与温度对酶恬性的影响相联系,产热过程与呼吸作用相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