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2.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320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2.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2.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2.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3、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课前预习】1、尝试完成学案中的填空及相关思考题2、把你的疑问写下来【学习过程】情境导入:取材于历史上山东移民创举的大型电视剧闯关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它“土”味很浓,从场景到语言,从人物衣着到生活习性,无不散发着黑土地浓郁的乡土气息,无不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再现。你认为闯关东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创新有什么意义?对当前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启示?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2)_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为什么?)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 ,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为什么?)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二、文化创新的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 的需要,为 服务。推动 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情境:阅读书本P50,思考,你还能举出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例子吗?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2)_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小结一下: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课后反思】你的心得,你的困惑【课堂练习】1文化创新是(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B、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C、文化发展的实质 D、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地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据此回答2-3题2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 )A、哲学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生活无关B、文化的发民兵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的C、文化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文化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3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自学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 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的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A、 B、 C、 D、4一篇共产党宣言,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昭示着民族命处在危险的关头,鼓舞着中华儿女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去。这说明(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篝文化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 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5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这说明( )A、是否具有灵感是能否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条件 B、有了灵感,创作就具有了独创性C、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D、离开了生活实践,灵感是无从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