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A).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314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A)求方程的解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之前我们都是在等式状态下研究方程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诸如求根公式等方程的解。但有些方程求精确解较难,本课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求方程的近似解。说求方程的近似解倒不如说是逼近解。本课重点是学习一种思维。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1.2能力目标: 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近似逼近思想,培养学生能够探究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面解决问题困难时,可以通过迂回的方法去解决。2、 教学重点能够借用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3、教学难点对二分法的理论支撑的理解。4、教学方法 实例导入推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学生感悟(总结、反思)5、教具 多媒体课件6、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大家先来看一段录像(放映CCTV2幸运52片段) 支持人李咏说道:猜一猜这件商品的价格。观众甲:xx!李咏:高了!观众甲:1000!李咏:低了!观众甲:1700!李咏:高了!观众甲:1400!李咏:低了!观众甲:1500!李咏:低了!观众甲:1550!李咏:低了!观众甲:1580!李咏:高了!观众甲:1570!李咏:低了!观众甲:1578!李咏:低了!观众甲:1579!李咏:这件商品归你了。下一件师:(手拿一款手机)如果让你来猜这件商品的价格,你如何猜?生1: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每隔十元降低报价。生2:这样太慢了,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每隔100元降低报价。如果低了,每50元上涨;如果再高了,每隔20元降低报价;如果低了,每隔10元上升报价生3:先初步估算一个价格,如果高了,再报一个价格;如果低了,就报两个价格和的一半;如果高了,再把报的低价与一半价相加再求其半,报出价格;如果低了,就把刚刚报出的价格与前面的价格结合起来取其和的半价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利用这种方法。譬如,一天,我们华庄校区与锡南校区的线路出了故障,(相距大约3500米)电工是怎样检测的呢?是按照生1那样每隔10米或者按照生2那样每隔100米来检测还是按照生3那样来检测呢?生:(齐答)按照生3那样来检测。师:生3的回答,我们可以用一个动态过程来展示一下(展示多媒体课件,区间逼近法)。二、讲解新课师:那我们能否采用这种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一些数学问题呢?(多媒体)能否求解方程式生4:方程的解可用求根公式来解。师:不解方程,当然也不许用求根公式,如何求方程的一个正的近似解?(精确到0.1) (探究离不开问题,问题教学有赖于教师对问题情景的创设,以及问题的呈现方式)1、 学生先自行探求,并进行组织交流。(倡导学生积极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引出借助函数f(x)= 的图象,能够缩小根所在区间,并根据f(2)0,可得出根所在区间(2,3);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有效缩小根所在的区间;共同探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探寻出通过不断对分区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用图例演示根所在区间不断被缩小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上述方法的理解;引发学生思考在有效缩小根所在区间时,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所要求的精确度。2、 学生简述上述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解决。问题激励,语言激励)(生推导,师欣赏,鼓励学生,生口答,得出)生5: 因为2.375与2.4375精确到0.1的近似值都为2.4,所以此方程的近似解为3、 揭示二分法的定义。指出运用二分法的前提是要先判断某根所在的区间。例题剖析(多媒体)例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x-101230.3712.727.3920.09x+212345 A (-1,0) B (0,1) C (1,2) D (2,3)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判断某根所在的区间的? 生6:师:有了这个依据,本题应选什么?为什么?生7:师:现在,判断某根所在区间有哪些方法?生8:画图或利用函数值的正负来判断。例2. 利用计算器,求方程(本例鼓励学生自行尝试,即能否利用二分法来求解本例,此处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如何把问题进行有效转化。要让学生体验解题遇阻时的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思考片刻) 师:估计方程的根在什么范围内? 生:(无语) 师:(启发,师微笑着说)判断某根所在区间的方法是-(部分学生跟着说出方法)那,现在我们可以画出哪些函数的图象? 生9:作:y=lgx,y=3-x的图象;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齐答):图象有一个交点; 师:这意味着什么? 生:在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处,函数值相等。因此,这个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lgx=3-x的解。从图象上可以发现,这个方程有惟一解,且在区间(2,3)内。 师:判断出了根所在区间后接下去怎么办? 生:利用函数; 师:哪个函数?怎么算出近似解来? 生10: 因为2.5625与2.625精确到0.1的近似值都为2.6,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为x2.6 师:在求解上述两类不同类型方程近似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二分法求解方程 f(x)=0或g(x)= h(x)近似解的基本步骤:画图或利用函数值的正负,确定初始区间(a,b),验证f(a)f(b)0;求区间(a,b)的中点;计算f(x1):若f(x1)=0,则x1就是函数f(x)的零点,x1就是f(x)=0的根,计算终止; 若f(a) f(x1)0,则选择区间(a, x1); 若f(a) f(x1)0,则选择区间(x1,b);循环操作、,直到当区间的两端点精确到同一个近似值时才终止计算。 (通过归纳总结,能够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练习:1) 2) 3)( ) A. 1 B. 2 C. 3 D. 4 4)( ) A.仅有一根 B.有一正根一负根 C.有两负根 D.无实根 (全班共四组,第一、二组做练习1)、3);三、四组做练习2)、4)。) (目的: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操作步骤及其应用) 思考: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的海底电缆有15个接点,现在某接点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为了尽快断定故障发生点,一般至少需要检查接点的个数为几个? (此例既体现了二分法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三、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你觉得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总结,并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师投影显示本课重点知识)1、 二分法是一种求一元方程近似解的通法。2、 利用二分法来解一元方程近似解的操作步骤。3、 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来判断方程根的个数。四、布置作业 必修1第81页习题3、4、58、教学后记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去取得成功,顺应合理的逻辑结构和认知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视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溶入渗透,满足学生渴望的奖励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