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之寡人之于国.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217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4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之寡人之于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学语文之寡人之于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学语文之寡人之于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好ho 战:喜欢打仗。 弃甲曳y 兵而走:丢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数罟 cg:密网。 洿w 池:池塘。 衣y 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鸡豚tn 狗彘zh之畜x :豚, 小猪;彘, 猪;畜, 畜养。 庠xing 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 孝悌t: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 颁bn白:颁同“斑”。头发花白。 饿莩 pio:饿死的人。 王无罪岁:王不要归咎于年成。罪,归罪,责备。,字词,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孟 子,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 ,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思考与归纳,找出二人问辩的核心话题; 从孟子的辩看“仁政”思想。,讨论1,核心话题:,民不加多,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提示:,讨论2 王之问与子之辩,梁惠王问 :,孟子 辩:,民不加多,何也,请以战喻,梁惠王问 民不加多,何也 请以战喻: 孟子 辩 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梁惠王问 民不加多,何也 请以战喻: 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 孟子 辩,答以养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黎民不饥不寒,七十者衣帛食肉,王道之成,梁惠王问 民不加多,何也 请以战喻: 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孟子辩 答以养生 七十者衣帛食肉 王道之成 黎民不饥不寒,王无罪岁 天下之民至,通 假 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颁 通 斑,涂 通 途,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 (2)七十者衣帛食肉,鼓:敲鼓,打鼓,衣:穿,宾语前置,未之有也,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有”的前面。,例题,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答案 D,例题,对下列各句中的“之”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斯天下之民至焉 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A / / B/ / C/ D / / ,答案 A,例题,下列句中黑体字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忌不自信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行李之往来,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