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217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12 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鉴别。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适时启发、诱导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钠的氧化物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过氧化钠的性质;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教学过程:知识牵引:1、多数金属单质都可以转化为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有 、 、 和金属元素的盐类,钠元素是一种 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 态存在。2、NaOH是一种常见的 (填类别),俗称 、 、 。有强烈的 性。 固体NaOH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 。3、氯化钠俗称 ,是重要的 品,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为 。复习引入: 请同学回顾钠在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产物的差异?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白色固体;钠表面变暗)(淡黄色固体;火焰呈黄色)引 入:(多媒体展示,军中海底杀手潜艇)教师精讲: 你知道潜艇在海底航行时,潜艇中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了吗?(展示Na2O、Na2O2样品)其“功臣”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将在初中已了解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基础上再学习几种钠的重要化合物。板 书: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板 书:一、钠的重要化合物板 书:(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教流:(P55 )1、 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板 书:物理性质:思考教流:(P55 )2、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其化学性质与氧化钙类似,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你能列举出其主要的化学性质吗?学生回答: 问题探究:1、Na2O2也是氧化物,它能否与这些物质反应呢?如果反应情况又如何?它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演示实验:P55实验3-5(多媒体展示操作步骤后教师演示)并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3-51、有大量气泡产生2、带火星木条复燃3、试管外壁温度升高4、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1、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2、有氧气产生3、反应放热4、有碱生成设 问:1、据此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板 书:设 问:2、在过氧化钠中2个氧原参与构成1个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过氧根离子,你能标出Na2O2的化合价吗? 3、你能找出上述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果过氧化钠是氧化剂其氧化性强还是弱?学生回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说明其氧化性应强。过 渡:Na2O2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CO2反应,那么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板 书:教师精讲:该反应中Na2O2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思考交流:3、过氧化钠极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室里应如何保存它呢?学生回答: 隔绝空气、远离易燃物、密封保存。思考交流:4、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均放出氧气,在生活中有何应用?你知道还有哪些反应能产生氧气?学生回答: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航天器中氧气的来源。加热分解KClO3、KMnO4、HgO。思考交流:5、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学生回答:不是,因Na2O2与酸反应后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了氧气。归纳总结: 化学式Na2ONa2O2稳定性 属类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 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I=4NaCl+2H2O+O2用途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生成条件常温下缓慢氧化燃烧或加热讨论与探究:1、若用脱脂棉包住约0.2g的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过一会儿,我们会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了。该实验说明了 。 试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2、过氧化钠常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明氧化剂和还原剂。过 渡:大家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了解并不陌生。我们把它们称为什么?学生回答:苏打,小苏打(食用碱)展示样品: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下面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它们的性质。板 书:(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科学探究:P5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板 书:(1)、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演示实验:P56实验,并完成课本中表内内容步 骤Na2CO3NaHCO3试管壁发热不明显振荡长时间完全溶解部分溶解红色较深红色较浅初步结论板 书:(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演示实验:P56实验,并完成课本中表内内容物质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Na2CO3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热稳定NaHCO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受热易分解板 书:(3)、Na2CO3和NaHCO3的其它性质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请同学们看书P56并完成表一内内容思考交流:6、能否能实现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呢?学生回答: 在Na2CO3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可转化为碳酸氢钠;在NaHC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可转化为Na2CO3;固态NaHCO3加热后转化为NaHCO3。问题探究:2、如何从NaHCO3溶液中得到NaHCO3固体?学生回答:减压、低温蒸干问题探究: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有白色晶体析出问题探究:5、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直至不再产生CO2,此过程中C(HCO3-)的变化是: 学生回答:先逐渐变大,后又减小。过 渡:通过对比学习钠盐Na2CO3 和NaHCO3的性质.那么它们的性质究竟有哪些不同归纳总结:物质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与HCI反应Na2CO3+2HCl=2NaCI+H2O+CO2NaHCO3+HCl=NaCI+H2O+CO2热稳定性稳定但结晶Na2CO3 10H2O易风化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主要用途玻璃、造纸、纺织、 发酵、医药、灭火器相互转化Na2CO3 NaHCO3过 渡: 我们知道钠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节日燃放的烟花五彩缤纷,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板 书:(三)、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演示实验: (P57实验3-6)观察现象学生回答: 灼烧Na2CO3溶液时,火焰呈黄色;灼烧K2CO3溶液时,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思考交流:7、焰色反应如何操作?为什么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有何用途?学生回答:步骤:归纳为三烧:“灼烧蘸烧洗烧”说明: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过程,是“金属元素”的性质。应用:利用焰色应可检验某些常规方法不能鉴定的金属元素。课堂小结: 1.学习了钠的氧化物Na2O和Na2O2的性质,重点是Na2O2和水的反应. 2.通过对比学习了钠盐Na2CO3 和NaHCO3的性质. 3.焰色反应.活动探究:4、鉴别方法试讨论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讨论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5、除杂方法试讨论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 试讨论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 试讨论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 素能导练 (学完本主题后,你在化学知识技能方面会有那些提高呢?完成下面的练习,你会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吗?)【知识再现】、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俗名为 。通常情况下其晶体分子带 个结晶水。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容易失去变成 。碳酸氢钠化学式为 ,俗名为 。碳酸氢钠,观察其外观,为 色的晶体。2、用一支试管取少量(约1g)碳酸钠,观察其外观,为 色 状固体。向试管中加几滴水,振荡试管,现象为 ;继续向试管里加10mL水,用力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2滴酚酞溶液,现象为 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3、加热碳酸钠固体,现象是 结论是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现象是 ,结论是 。4、向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向碳酸氢钠的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除了分别有上述两个性质外,还有很多其它性质,如与某些盐反应,举例 与某些碱,举例 等,以上举例均写反应即可。 板书设计1、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快热稳定性:碳酸钠很稳定,碳酸氢钠易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可相互转化。3.焰色反应课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有下列几种金属氧化物: Na2O2、Na2O、CuO、CaO,小明只用一种试剂就将它们区别开了,这种试剂是 ( )A. H2O B.HCl C.NaOH D.CO2、不与CO2 反应的物质是 ( )A.Na2O B.Na2O2 C. H2O D.NaCl3、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A、都正确 B、 C、 D、5、在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纯碱 B小苏打 C烧碱 DBaSO46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 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7、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足量盐酸反应要得到相同质量的CO2,需要NaHCO3的质量比Na2CO3多B、相同质量的NaHCO3 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Na2CO3放出的CO2多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 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Na2CO3耗的盐酸多D、相同质量的NaHCO3 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Na2CO3耗的盐酸多8、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NaHCO3 B. Na2O2 C. Na2CO310 H2O D. NaOH9、下列六种物质:Na2O Na2O2 NaCl Na2CO3溶液 NaOH 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 B C D10、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 C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D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2CO3 NaHCO311、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也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和K+的一种12、为确定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3、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金属的化合物灼:烧时才会有不同的焰色B、每次实验后,铂丝都要用水洗净 C、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只看到紫色,说明样品含K元素而不含Na元素 D、若样品灼烧呈黄色,判断一定有Na元素,但不能排除含其他金属元素14、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开始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继续通入CO2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5、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 (1)Na2CO3中混有NaHCO3 (2) 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 (3) Na2CO3中混有Na2O2 (4)NaCl溶液中混有NaHCO3 (5)CO2中混有HCl气体 (6)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16、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 分加热后,收集到CO2有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ml水中,求:(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2) 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