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选修 一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8335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选修 一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选修 一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选修 一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复习 通史体例讲义 选修 一战【目录】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根源。三对矛盾。两大军事集团。2.过程。作战双方。战场。战役。结束。3.影响。性质。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内容】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的全面霸权,但第二次工业革命打破了旧的平衡,美国、德国相继超过英国,要求夺取霸权,于是就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等是局部的,一战是全局的世界性战争。一战和其后的二战都是旧的国际关系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恶果,随着联系加强,一损俱损,一战使部分国家主要是民主国家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但二三十年代兴起的法西斯国家变本加厉,这样就有二战的发生。1.背景。根源。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三对矛盾。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英德矛盾,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英国原本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该同盟的核心。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国同俄国缔结军事协议,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3】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加速大战爆发。巴尔干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部因所占领土不均发生争吵)。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其它原因。1】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2】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过程。作战双方。1】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2】时间:1914年1918年。战场。1】主战场。欧洲。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2】其它战场。非洲殖民地,亚洲小亚细亚、中国山东,太平洋岛屿等。战役。1】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速战计划破产。2】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3】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4】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原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俄国二月革命后有退出一战可能。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威胁美国商业利益。5】苏俄退出一战。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议停战,并缔结和约。1918年,苏联同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结束。1918年10月奥匈帝国瓦解;11月11日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在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2】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德国“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导致其速战速决的破产,德军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3】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民族出现了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则以基尔港水兵起义为开端,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全失。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同盟国。美国等国参加协约国作战。3.影响。性质。1】就整体看: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目的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力。2】就局部来看(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正义的民族解放斗争,目的是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影响。1】巨大的破坏性。2】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体现在:美国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日本在大战中接收欧洲的大量订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际扩展势力;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3】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原因是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的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4】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和观念产生巨大影响。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加强。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5】国际政治一体化出现。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家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