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59934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环境问题学案考点一 环境概述强化专练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大气环境和生物环境等B.人类环境是自古就有的,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拓展C.一个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D.任何一地区的环境质量都是稳定的、不变的答案 C考点二 环境问题概述强化专练2.(xx江苏盐城调研)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xx年,在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城市中,357个城市出现酸雨,占51.3%,从酸雨区域分布来看,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华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酸雨强度有所增加;华东区特别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江三角洲酸雨污染加重。出现重酸雨(pH值4.5)的城市比例呈上升趋势。材料二 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表(天然气为1)灰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煤炭1487001029天然气1111材料三 xx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1)酸雨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酸雨现象严重的原因。(3)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欲对当地降水的酸碱度进行研究。请你帮助设计方案。答案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造成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光合作用受阻,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文物古迹等损坏。(2)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煤炭燃烧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硫的排放呈上升趋势;我国煤炭脱硫技术尚未得到全面推广。(3)方案:观测前仪器准备;观测时测量、记录;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形成报告。考点三 人类与环境强化专练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人类与环境关系图(1)人类系统通过社会经济系统提供 与之发生联系。(2)社会经济系统通过人口子系统提供 与之发生联系。(3)环境要素有 、 、 等,其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 ,反过来生态系统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产生 。(4)人类活动从环境系统中获取 和 ,通过生产、消费又向 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反过来作用于 系统。(5)图中“状态”指由于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压力”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响应”显示社会为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采取的对策。据此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内:工厂、水污染、某些物种消失、某地发病率上升、使用清洁能源、工人。(6)结合图示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是什么?答案 (1)物品和服务 (2)劳动(3)大气 水 土壤 影响 影响(4)资源 能源 环境 人类(5)自上而下填:人类系统为,环境系统为,响应为,人类系统反馈为。(6)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命题视角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措施(xx江苏地理)下图为“1951xx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是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A.行政手段B.法规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命题视角二 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与实践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材料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1)读图,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4)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3)土地荒漠化(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xx山东德州模拟)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地区冬季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毁损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 (1)西北东南走向(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3)过度樵采,破坏植被,沙丘活化。(4)河流(水源) 冬春季节气温低,取暖用煤量大,粉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质多;地处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2.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内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地处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3)我国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过渡地带,尤其是华北地区。原因:该地带河流径流量较南方多水带和丰水带要少得多,但该地带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污染严重。3.读“某时期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 污染和 污染。上述海湾河口最不易发生赤潮的是 。(2)监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3)辽东湾和长江口油类污染物及无机氮污染物标准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1)生产 生活 胶州湾(2)遥感技术。(3)油类污染物标准指数,辽东湾比长江口高,其原因是辽东湾较封闭,污染不易扩散,而长江口较开阔,污染物易扩散。无机氮污染,辽东湾则比长江口的少。生活污水、农田氮肥是氮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面积广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氮水的污染较重,而辽东湾河流域面积小,流域农业相对不发达。人口密度也小,氮的污染物相对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