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2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9831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2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2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2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2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从容说课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通过记叙孟子和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问题的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文章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教学本文,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上,理解文意。理清背诵思路是关键。指导学生根据“民不加多”把握结构层次,列出背诵提纲,力求当堂成诵。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为今用。课堂上宜组织学生讨论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让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评价孟子其人,古今对读,合理引申,充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教学文言文,文言知识积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记忆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帮助他们快记,记好,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2.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德育目标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学生结合注释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学生浏览、把握背景。四、熟读课文1.放录音两遍。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4.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多媒体显示相关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2)异读字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动词,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王,称霸)(3)词类活用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动用法)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战争)填然鼓之(名词动用,击鼓)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为动词名用,译“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动用,“为办丧事”)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归罪”“归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名词,逃跑)(4)重点习惯名式“或或”译为“有的有的”,例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直耳”译为“只罢了”,例如“直不百步耳”“是也”译为“这是呀”,例如“是亦走也”“是何异于”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例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学生明确。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投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2.研习第1段(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理清背诵思路。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板书:(3)朗读指导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学生讨论并交流。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3.研习第2、3、4段(1)学生齐读2、3、4段。(2)理清背诵思路。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板书:(3)朗读指导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学生尝试背诵2、3、4段。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填然鼓之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六、布置作业1.背诵14段。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3.熟读5、6、7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