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9423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课标解读】: 内容目标: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提示与建议:社会调查: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言论中,探究影响其价值判断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什么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理解:价值判断的独特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分析: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价值冲突和价值标准。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分析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事例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从而正确地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知识梳理】: 这一框设计了两个目。 (1)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实践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这一目中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引入元代大学者许衡的故事。 第二个探究活动,旨在告诉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2 )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要求老师告诉学生,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价值观就会不同。第二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对所列的几种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讨论。在这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探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要求学生自觉分辨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第三个探究活动,旨在说明人们的立场不同,价值观就会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不同。第四个探究活动,旨在告诉学生当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都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当作自己行为选择的标准。【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导入正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故事 师:请同学们谈谈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生:“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师: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师: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判断和选择。这里的判断可以分为两种,同学们通过看书来说一下有哪两种? 生: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师:对。前者叫事实判断,后者则称为价值判断。我们这节课来了解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问题。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板书) 1、价值判断及其作用(板书)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师:各种价值判断很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如:在xx年的抗洪救灾中,出现了无数舍己救人的动人事迹,为救战友英勇献身的高建成,受到人们的尊重、理解、敬爱,他被中央军委命名为烈士、英雄,这就是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又如: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受贿、被开除党籍,同时被司法部门判处16年有期徒刑。从一名党的干部,变成一个罪犯,这是罪有应得,人民对他进行评价和处理。他进行乐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古往今来,许多人曾设计过永动机,希望机器一开,不需再增加任何能量就永不停息地运转下去,英国科学家焦耳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追求永动机的历史,但最终失败了。 请同学思考回答:这种设计为什么失败?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 幻想一种不增加任何能量让水动机永远转下去,违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是不能成功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只有符合事物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科学、合理的。 而离开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性,单凭良好愿望去评价事物,确定价值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历史道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依据这个标准,才领导中国人民作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能发展中国。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板书)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99页下面的材料并结合课本100页第一和第二段的内容考虑所设问题: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师:对。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合规律、合目的的统一,而不是哪一个人的凭空设想。我党建党八十多年来所走的每一步,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都是源于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的深刻研究,都是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都是自觉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我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制定出不同的任务和目标。那么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什么方法论意义呢? 生:(1)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2)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师:很正确。大家可以看一下专家点评中的内容。以“忠”为例证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注意把握其社会历史性,则势必会导致我们价值观念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如果仍然把忠君作为现阶段“忠”的表现则是闹了大笑话。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板书) 师:总之,在本框第一个问题“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3个问题。即: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以及其方法论意义。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大家一块读一读下面这首中唐诗人李约的诗观祈雨,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投影打出该诗) 生:该诗将久旱(以致“桑条无叶土生烟”)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举,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给人印象深刻。 师:同学们继续探究一下,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生:农民希望下雨来滋润干旱已久的庄稼,地主则害怕下雨会使乐器潮湿发不出动听的声音。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另一个问题,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课本此处有一处马克思的名言更好地验证了这一道理。 (投影打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师生讨论:课本P100探究活动:此处要预见到学生答案的各种可能,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正确的价值选择:应该救人,方式要科学,不会游泳的话,马上寻求他人帮助;会的话,边呼救边下水救人。)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板书) 1、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板书) 师: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不一样的。那么,同一阶级的不同的人,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不是完全相同的? 生:不是相同的。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也会因人而异。 师:很正确。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人们对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例如:有一首关于友谊是什么的小诗这样写到:数学老师说:友谊是一个万能的公式;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首绝妙的诗;物理老师说:友谊诗一根巨大的杠杆;政治老师说:友谊诗一束心灵的火花;历史老师说:友谊诗一幢横跨海峡的桥梁。等等。不同的老师看待友谊因为角度不同所以对友谊的评价也不同。(可以用投影显示该诗)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也会因人而异。 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条件决定的。有时,这种差异,会产生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冲突。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怎么办?(此处请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 唯一的选择:大家都必须撇开一己的利益,找出最高的共同的利益作为判断事物是否有积极意义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最高标准。即:人类的根本利益。 师: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此处探究活动,旨在说明人们的立场不同,价值观就会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不同。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行一直都有一个最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从而保证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一探究活动要求同学们理解,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2、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板书) 师: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那么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看102页本框最后一个探究材料,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生: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是,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去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师:这是本框第二个问题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需要同学们明确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会因人而异。 (3)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当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时,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共同讨论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怎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一是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振兴祖国做出贡献。 【思考与讨论】: 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到什么影响最大? 我为什么最愿意别人这样评价我? 我能够做到热衷于公益事业吗? 如果碰到特殊需要我能够做到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别人的或者大家的利益吗?【小结】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课堂练习】1、人们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这称为 ( )A.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B.价值选择 C.价值判断 D.正确的价值观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价值判断内涵的理解,A、B、D项都不符合题意。 2、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们址卉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答案:B解析:客观决定主观,人们的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其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这种选择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B项正确。3、下列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一切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的钥匙A. B. C. D.答案:A解析:是从内涵角度,是从意义角度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说法错误,故应选A。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B.美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社会地位和需要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A、B、D项说法均错误。5、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观点中的结论( )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答案:B 解析:认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无所谓对错,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D项判断正确,但解释的理由不能说明问题,故选;B而排除D。6、我们想事情、做工作,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的立场上。( )A.单位或部门利益 B.最广大人民 C.局部、小团体利益 D.个人利益答案:B解析: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故应选B。 7、下列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二者总是冲突的二者既有一致性,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存在差别A. B. C. D.答案:B解析:集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是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冲突,这是由具体利益的差别造成的。故正确,错误。【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