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3191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题一: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材料一:见图甲 材料二:见图乙图甲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图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材料三:见图丙图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题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原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例如,陕西省的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据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材料二: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流域。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1)哪些人为因素造成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3)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B.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C.水土流失可以随时发生在任何区域内的某一地段D.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危害,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4)有关南小河流域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小河自然环境好,治理效益也好B.南小河流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因此,小流域治理要从治水入手C.护坡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D.农业技术措施是固沟关键题三: 读图2-3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图2-3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题四: 读世界荒漠带分布图,回答(1)-(4)题。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_和_两种类型。(2)图中以B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图中B、D、E三处荒漠带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4)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 600万平方千米,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 00070 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当前,世界上的荒漠带继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土壤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题五: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1)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2)。(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6分)(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分)(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题六: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8分)(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7分)(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8分)(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7分)题七: 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0分)题八: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第19讲 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第(1)题,长江上游流域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等资源丰富。第(2)题,结合图乙分析可知,水土流失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结合图丙分析可知,在525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第(3)题,长江上游为河流的水源涵养区,所以水土流失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土壤肥力降低。第(4)题,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从降水、坡度、土质和植被状况等方面分析。第(5)题,治理水土流失须从保护和增加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及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题一: (1)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旱地、增大(3)BCD(4)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5)(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题二: 解析:根据材料作答。1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2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并用3D 4BC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主要从材料一、二中得出答案。材料一:“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则可得出过度放牧的结论;材料二中很明显地说明:“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即可得出结论。 第(2)题首先明确该农耕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灌溉农业,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中矿物质容易在地表聚集,形成土地盐渍化。第(3)题我国在东北、华北、西北建设的“三北”防护林带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有效治理了大面积的沙地和水土流失区,使万顷农田实现林网化,其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问题需利用当地的优势能源来解决。可针对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利用农牧区的牲畜粪便、秸秆等建造沼气池;西北地区风大,晴天多,光照强,因此可开发太阳能、风能;而在节约能源方面,推广省柴灶是最迅速、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题三: (1)过度放牧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2)次生盐渍化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的气候条件(3)三北防风固沙(4)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省柴灶。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有自然带及其地域分异规律、气候类型及其具体成因(海陆位置、气压带、洋流、地形等)、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等。要善于将初中和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在解题时要根据纬度分布特点对荒漠化进行归类。同时根据气压带和气候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世界自然带的空间分布是有规律的,其成因充分地体现出构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地域分异既有明显的规律,也有突出的个性,要将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题四: (1)热带荒漠温带荒漠(2)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同时该地受来自内陆东北信风的影响,增加了干燥程度。(3)B、D、E三处都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均有强大的寒流经过,而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造成荒漠带直逼海岸。(4)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破坏森林、草原植被和不合理的灌溉等因素引进的,以后者为主。会使农田减产,耕地、牧场严重退化,致使耕地、草场面积锐减,并使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1)从图中来看吧,直接可以读出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没有注入海洋,故为内流河,(2)从图中来看,即可得出相关的答案,(3)结合中国地理的知识,石羊河在我国的河西走廊,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4)石羊河的问题是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故农业要从节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等。题五: (1)自西南向东北内流河没有流入海洋(2)久湖沼湿现代为沙,古代为湖沼(3)温度大陆性气候 荒漠化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喷灌,滴灌等以节约用水 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解析:(1)该题考察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已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到原因,属于发散思维。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帕米尔高原,阻挡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的干旱。(2)河流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积雪、湖泊、地下水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有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湖泊不发育,冰川补给量最大,主要在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其次是积雪,主要在春季,再次是地下水,主要在秋季,其次,西部地区的河流,还会受到山地降水的补给。(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4)该图中绿洲的分布属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描述方式就是集中规律,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的绿洲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发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流沿岸,这种布特点符合常规。(5)第一问考察城镇形成于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以地形、气候、水温、植被等方面考虑,不难发现,其优势因素主要集中在地形和水文两个要素。地形属于山前冲积扇,起伏平缓,节省建筑成本,减小建筑难度;水文则主要是优水资源,提供城市用水。第二问考察城市地域结构、城市服务范围,读图可以判断城市规模,并得出服务范围的大小。题六: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题七: 解析:该题以“围海造陆”的对比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考生读图、析图、解图,知识迁移、拓展分析的能力。细致读图,是充分解题的关键;对比两图,变化如:后一幅图中,森林减少、湿地消失山体坡度增大、山坡植被覆盖率下降等。分析某一方面变化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后果极其对策,则可仔细筛选,力求选取高得分率的分析项予以解答。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2分)(答出三项即可得2分)负面影响及对策:(8分)(选任何一项变化,负面影响答对得4分,对策答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并进一步分析原因,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少祁连山冰雪融水绿洲绿色走廊。第(2)题,农业过度开发,将产生荒漠化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原因,开发强度过大用水量增大水源缺乏蒸发旺盛荒漠化。题八: 1.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根据经纬网确定为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季节性河流或内流河)。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廊)。2.(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