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赤壁赋》备课参考 语文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21165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赤壁赋》备课参考 语文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赤壁赋》备课参考 语文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赤壁赋》备课参考 语文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赤壁赋备课参考 语文版必修1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所写。两文意境高远,文采斐然,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写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堪称千古绝唱。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发表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通过对明月与江水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后赤壁赋描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气氛,写出了独自登高引起的悲戚心情,最后以白鹤道士的虚幻梦境作结,于空灵奇幻中寄托超尘绝俗之想,笔调迷离惝恍,逗人遐思。古人曾称赞说:“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下面就两文的一些特点作比较分析。一、两文的相似点1、文章体制上相同。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它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注重韵节。到宋代赋已趋于散文化。前后赤壁赋都属于赋体,而且都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趣。它们都有固定的节奏与较为宽泛的音韵,语句上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在整齐的对偶句中显示了多姿的美感,加上音节自然流畅,文势充沛,给人强烈的美感。不仅如此,苏轼用散文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他那汪洋恣肆、雄伟奇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其丰富的想象之下更显出特殊新奇的意味。2、 蕴含的情感一致。两篇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一游后再游,都能归结到享受江山美景的乐趣,表现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虽然不能排除作者的这种超脱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慰藉和排遣,在超逸的背后和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都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这样看来,林语堂的话就值得人细细思考玩味:“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绝非别人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与表明。”3、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两文在艺术上的高品位,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诗情到哲理的升华和凝聚,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阅读两文,不管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你都会觉得自己是处于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在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难怪古文观止里评论说“前后赤壁赋不啻一部南华”,意思是说,赤壁赋完全可以当作道家的南华经来读,因为它们在写景抒情中,处处流露着对人生哲理的参悟。二、两文的不同点1、描写的时令景色不同。苏轼于元丰五年七月游览黄州赤壁,写下前赤壁赋,三月后重游写下后赤壁赋。从时令上看,前文字字秋色,后文句句冬景。就景色而言,前文写泛舟所见,让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秋江的清朗和澄净。“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不由得人不陶醉其中。后文景色同是写月夜,却险怪可怕,“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木枯石瘦,令人惊恐悲哀,黯然神伤,下文又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主要写岸上所见,由“履馋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等奇景至“适有孤鹤”、“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更加渲染了恐怖的气氛。2、内容侧重点不同。 前文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安谧、宁静的自然画面,接着以主客问答的手法,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怀。“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同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可以说,在内容上,前文重在阐发哲理,这也是苏轼“议论入诗”的文学主张在创作中的体现。后文写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曲折起伏。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最后写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可以说,后文重在叙事写景。元代文学家虞集非常推崇后文的写景成就,认为“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章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 。3、心境追求上不同。封建社会的“士”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同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所以他们有时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激励自己,有时又用老庄的出世观念来安慰自己,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一道独特的风景。前文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作者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主调上是旷达乐观的。后文写到孤鹤掠舟,“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而仙鹤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如此幻境幻想表现的是苏轼试图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这也是前人评述前后赤壁赋“不啻一部南华”的原因所在。而与前文相比,后文略为虚无缥缈,更多流露出遗弃尘世的思想。以上从相似点与不同点两方面比较分析了前后赤壁赋的特点,而实际上,正如林西仲所说:“若无前篇,不见后篇之妙;若无后篇,不见前篇之佳。”这样看来,认为前后赤壁赋是苏轼散文中的“双璧”应该是不为过分的。附:前赤壁赋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江山风月作骨 人生哲理为宗苏轼赤壁赋解读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他在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前人认为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确实“风月”已成为本文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因此在教学时只有把握本文的“风月”文字,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感情和他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苏轼一开始就描写了一幅月夜秋江图:看“清风徐来”,秋气多爽!“白露横江”,秋意特浓!“水光接天”,秋水正旺!“月出于东山之上”,秋月如此迷人!如此秋江秋月秋夜,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但月亮为何“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本指人来回走动,作者是逼真传神地写出月亮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呢,还是指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呢?这儿可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而秋江壮阔又会激发作者浩阔胸襟,更会激发作者非凡的想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已是虚写,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中融注了作者欢愉的畅游之情,同时为下文的感情转换张本。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江山风月不仅为我们创造出了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更为后文的主客抒情议论提供了触媒和载体。“饮酒乐甚”,自然要“扣舷而歌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面对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作者难免有知音难觅之悲,而客“倚歌而和之”,似乎洞悉作者内心的贬谪之愁,一曲洞箫,吹得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凄切,让人不禁怆然而泪下,竟能使藏在深水里的蛟龙为之起舞,使孤舟中的寡妇因之哭泣。连想象中的情景都和江山风月有关,作者构思之缜密可见一斑。而这和“饮酒乐甚”的气氛极不协调,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何为其然也?”承上启下,有问必有答,这便出现了客的议论,于此,行文便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过渡到哲理的畅达。皓月当空,赤壁之下,客自然联想到了曹孟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联想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再联想到“吾与子”,古今对比中怎不让人生出悲愁?面对“长江之无穷”,客又联想到了“吾生之须臾”,宇宙无穷,而人生渺小,怎不让人生出悲愁?客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现实与愿望如此矛盾,怎不让人生出悲愁?客的议论显然是作者“苦闷之我”的化身,句中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对立起来,又把人类个体同社会整体割裂开来,看不到人类依赖自然但更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客当然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这一段写景抒情议论的文字,由江山风月开始,以江山风月结束,目的却无关江山风月,显然是借江山风月议论人生失意,抒发壮志难酬的悲哀之情。“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仍然扣住水和月下笔,不偏不离,以回答客的名义,紧接着作者展开了哲理般的议论。作者认为江水虽然不断流去,但江水还是江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虽然有阴晴圆缺,但月亮还是月亮,依然高挂空中。以此类推,用变的观点看问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用不变的眼光看事物,“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直接回答了上文的“羡长江之无穷”。这种理论既有辩证法的因素,又有老庄相对主义的成分。但正因为用这种观点看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才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是啊,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江山风月由此最终成为作者精神寄托的处所,成为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苏轼的“变与不变”论彻底征服了客,于是“客喜而笑”,并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全文最后归结到思想超脱之乐中,又呼应了开头的“泛舟”“月出”等文字,在结构上达到了首尾照应的效果。作者描写江山风月之景,由江山风月而生欢愉之情,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由江山风月又生苦闷之意,借江山风月抒发哲理,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如果教学时能梳理出并把握住文中描写和议论江山风月的句子,也就把握住了作者行文的脉络,也就可以更深刻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