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8266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教学目标1知道现代工厂制度产生的时间、行业、特点和作用:知道股份制的含义、特点以及由其特点所决定的它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贸易制度产生的背景,与英国现代货币信用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是工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理解股份制和现代货币信用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工业革命中对解决巨额资本投入所起的积极作用。2通过“案例分析”、“文献选读”等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史料,得出结论的史学方法。3以史为鉴,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为我所用,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重点与难点重点:现代工厂制度;股份制难点:自由贸易制度;现代金融制度说明:1.现代工厂制度和股份制可以说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前者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资本主义早期手工工场阶段的分散、无组织等状态,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组织性、劳动分工的精密性以及专业化,从而能够大规模制造产品,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股份制在工业革命时并不是新生事物,而为什么在工业革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并迸发出巨大而持续的生命力,是本节课学生所要了解并掌握的。2自由贸易制度的出现和英国现代金融制度的逐步完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庞杂,如何使学生理解自由贸易制度的出现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产物是本节课的难点;银行、证券交易所如同股份公司一样并不是新生的事物,它们在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解决资本问题的功能是本课的又一难点。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早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点明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资本的来源都有了新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2讲授现代工厂制度引导学生回忆“英国工业革命”一课“工业革命”的定义,“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由此导入本环节的学习。学生阅读教师所发书面材料(以下同)中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回答: “为什么工厂能够取代手工工场?” “工厂制与手工工场相比具有哪些优势?”本环节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是使用机器生产,特别是蒸汽机的使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工厂制的优势要突出其专业化、规范化、机械化、规模化以及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3讲授股份制提问“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初,工业发展的资金获得的途径有哪些?”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股份制的含义。利用材料三,学生了解早期股份公司产生、发展的概况。分析教材“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公司”的案例,让学生从实际上体会股份制的功能与作用解决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资金问题。学生阅读材料四,进一步理解股份制在19世纪中后期得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原因: 股份制的发展完善(利用材料五)学生讨论“探索与争鸣” :“有学者认为,股份制同蒸汽机一样是推动工业革命的两大革命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比后者的生命力更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在此应了解股份制的功能以及其所产生的作用:极大的资本积聚功能 进行诸如修建铁路等耗资巨大的工程 股份公司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有利于按市场规律实行生产资源和资金的优化组合 在此要强调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作支撑;19世纪后半期,社会生产力相当高的社会化程度;19世纪,欧洲兴起铁路建设热潮,促使资本市场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请学生注意一个现象(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即股份公司早在17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到1862年,英国政府才颁布股份公司条例,对这一经济领域日渐成熟的现象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股份制的发展。“探索与争鸣” 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我们今天经济生活中的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所等现象,突出股份制能够解决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巨额资本投入的问题,即其具有强大的融资功能。由此进入下一环节,现代金融制度的发展完善。4.讲授现代金融制度 阅读材料六,学生了解欧洲早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利用小字部分“英国的银行和国际信贷业务的发展”案例,了解英国现代货币信用制度发展对其经济的推动作用。 学生自主归纳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和功能作用。发展趋势:19世纪70年代后,银行业与工业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可利用材料七拓展)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英国工业革命中银行业的发展演变。从合伙银行演变为股份制,活动范围扩大,分行和银行办事处的设立,对社会游资的广泛吸收,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1833年英格兰银行获得全国唯一货币发行权的意义,成为“中央银行之母”,从而完善了荷兰人首创的银行,金融财政成为商业活动有力的推动者。强调工业革命中,英国现代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完善表现在其金融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材料七的拓展,不仅是对银行,也是对股份制的拓展。要使学生认识到股份制和金融制度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5.讲授自由贸易提问“为什么在工业革命前,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转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和“文献选读”,了解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思想,以及“看不见的手”的观点。(深入了解也可用后面所附的材料八)学生归纳19世纪中叶后,英国推行一系列自由贸易政策;案例分析利用材料九,分析谷物法被废除,真正体现了自由贸易思想的胜利。 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英国贸易制度的变化。工业革命前,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产品的大规模生产,需要越来越大的市场,因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思潮兴起,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改变传统的贸易保护政策,实行自由贸易。政府政策的转变19世纪中叶后,英国推行一系列自由贸易政策,要求学生列举具体内容: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取消123种货物的进口税、减低133种货物的进口税,半成品和原料免税等,与法国签订科布顿谢瓦利埃协定(历史上第一个贸易自由双边通商协定)。谷物法的废除,不仅要看到这是自由贸易思想的胜利,也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政策的转变提升了英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扩大了国外市场,使英国成为与“世界工厂”相匹配的世界贸易中心。6.小结: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是与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生产规模的扩大,要求有更广阔的国外市场,由此自由贸易制度兴起;企业的发展、兴建铁路的热潮,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股份公司、货币信用体系的完善,解决了工业大规模发展的资金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资料附录材料一:“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手工业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技术革新改革了英国纺织业。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所有的棉布都已经在工厂中生产。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而工厂里有企业家和工程师为大规模生产建造复杂的机器,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生产的集中使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与早期工业生产形式不同,使用新机器的工厂制度要求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工厂需要新的劳动分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负责单一工序,而不是像手工生产那样,由一个工人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在国富论(1776)的第一章,亚当斯密以别针工厂为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在工厂,经理还可以制定严格的劳动纪律以及进行严密的监督。约西亚韦奇伍德(1730一1795)是一个装有木头假肢的英国人,他有一间陶器工厂,他给他的雇员制定严格的标准,努力生产出最高质量的陶器。每当他检查出劣等的产品,往往把它摔在工厂的地板上,用他的木腿踩碎,说道这可不是约西亚韦奇伍德出产的!采用新的劳动分工的工厂鼓励经理提高工人的生产能力,使制造业产品的产量显著增长。”新全球史第三版 美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 北京大学出版社材料二:“最早的机器价格低廉,足以让纺织工继续在家中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往往越来越不适于在纺纱工个人的茅舍里安放,而应设在靠近河流、能够利用水力驱动机器的作坊或厂房里。最终,随着蒸汽驱动装置的发明,厂房可以建在企业主认为合适的任何地方一一往往是在英格兰北部的小镇和城市里。由家庭工业到工厂工业的过渡当然不是一夜之间就完成的。棉纱在工厂生产的同时,仍继续在家中生产。然而,由于建造一家大型工厂并在那里进行生产所需费用低,再加上人们认识到把许多工人集中在一个厂房里工作效率要高,这就意味着较大的工厂越来越多地最终取代了较小的作坊。到1851年,棉花产品生产行业中受雇的工人中有五分之三是在中型或大型工厂中做工的。织布仍在家庭进行,直至发明了廉价、实用的动力织机后企业主才深信,把这程序由家庭移到工厂能够省钱。”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引书馆 xx年材料三:“在17世纪,控制公司大都被一种新型的、组织更严密、规模更大的公司即联合股份公司(合股公司,joint-stock pany)所取代。合股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吸引到可观数量的投资者后组建起来。购买了股票的人可能参与公司的运营,也可能不参与。无论他们参加与否,他们都是公司的股东,因而有资格按所控股票的数额分享红利。与合伙和控制公司相比,合股公司具有优势。首先,它是一个长期性单位,不因一位成员的死亡和退出而重新改组。其次,它可以通过广泛发行股票积累数目大得多的资金。它的组织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代的公司。不过我们应充分看到,近代早期的合股公司不是一个自觉的资本家先驱,而是个人和国家发展商业的一个实用性尝试,其结构是由当时的机会和环境决定的。比如,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这家早期合股公司创立于1602年,最初允诺在十年后向投资者分红,其做法与控制公司非常相像。不过到那一时候公司的董事们却发现计划根本无法实现。到1612年,公司的资产一一船只、码头、库房和货物等一一分散在世界各地。结果,董事们敦促那些急于分得红利的人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把其股份出售给其他热切的投资者,藉此确保公司继续经营下去,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不久就通行开来的连续筹措资金的措施。”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引书馆 xx年材料四:“铁路的出现还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纯粹的工业需要:明确地说,它是为了满足资本家投资的需要。那些在纺织业中赚到了可观、相当数量的资本投入工厂之后仍有剩余利润;对这类人来讲,他们希望手头的剩余利润能够获得体面、可靠的收益。铁路就成了解决他们那一问题的好办法。尽管这并不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可靠,但事实证明铁路投资能够提供比资本家所要求的更多的东西。”“兴修一条铁路比建造一座工厂无疑规模要大得多。铁路建设所需投资是任何个人无力独自承担的。在英国,一家工厂价值在可2万到20万英镑。1830年到1853年间建成的27条较重要的铁路线平均费用为200万英镑。”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引书馆 xx年材料五:“随着工厂的发展,企业组织也发展起来。工业化的机器和厂房是非常昂贵的投资,需要大规模的企业组织。这样,工业化也刺激了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市场导向的商品以及贸易中获得利润。一些企业,例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及其他贸易公司,组成了股份制公司以便分散风险、提高效率和获得最大的利润。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者以商人为导向组织大型企业。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英国和法国政府的立法为现代股份公司奠定了法律基础,股份公司迅速成为玉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一个股份制公司就是一个由成百土千,甚至上万个私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所有的私人企业,这些投资者通过购买代表公司股份的股票来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如果股份制公司经营有方,投资者就能够根据其股份的比例获得红利。如果一个股份制公司倒闭,法律保护股票持有者不承受其投资以外的任何债务或资金损失。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非常吸引投资者。到了19世纪晚期,几乎所有需要大量投资、劳动力或者机器设备的企业一一包括经营铁路、轮船航运的企业以及生产钢铁和军火的企业一一都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为了适应工业资本家组织股份制公司的需要也纷纷兴起。”新全球史第三版 美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 北京大学出版社 xx年材料六:“(17、18世纪)农业业主把剩余资本投资于贸易;银行家利用那些资本扩大其商业企业。资本家投资者和商人双方都获得了好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银行家起了关键性作用。放贷取息遭到了宗教伦理和道德伦理的强烈反对,这就意味着中世纪银行业的名声让人生疑,不算体面。然而,由于教会后来确实允许从事商业投机以获取利润,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银行就在家族的资助下组建起来,其中最有名的是14和15世纪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和奥格斯堡的富格家族开展的银行业务。富格家族向国王和主教放贷,并充当教皇出售赎罪符的代理人。随着这些私人金融家族兴起而产生的政府银行的建立,反映出服务国家金钱需要的重商主义目的。第一家这类银行为瑞典银行,创建于1657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此时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商业强国的地位保证了英格兰银行在国际金融业中起了主导作用。与银行业的发展必然相伴的是大规模采用金融交易的各种辅助手段,此为商业革命的进一步证明。信贷结构有了很大发展,以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商人可以用该市一家银行发行的汇票购买威尼斯商人的货物。威尼斯商人可以把汇票存入自己所在地的银行兑换成现金。两家银行在后来再互相结帐。信贷业发展提供的各种便利中还有在地方交易中用支票支付的制度和银行发行钞票以替代金银。这两种方法都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后来逐渐为北欧人采用。用支票支付的制度对扩大贸易规模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样一来银行放出的信贷资金可以远远超过其金库中实有现金的数额。”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印书馆 xx年材料七:“与不断增长的生产范围和由此产生的提高效率的压力相应,到19世纪未,资本主义的组织机构开始进行调整。在那时之前,大部分厂商都是小型的,至多属于中型;现在,随着工厂的发展以及对资本需求的增加,它们开始进行合并。在这一世纪期间大部分国家所颁布的有限责任法鼓励这种合并。有限责任(limited liability)意味着在一个特定的公司中,持有股票的个人在该公司破产时只对他或她持有的股金负有责任。一旦得到这种方式的保障,数以千计的中产阶级就认为对公司投资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前途的赚钱方法。一个持有股权的食利者(rentier)阶层出现了。它得以成长起来,归因于政府通过表示支持的立法乐于鼓励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商人扩大其工业实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公司合并在一起。在合并过程中,公司的管理倾向于摆脱家族创业者或以公司为基础的董事会的直接控制。而那些经常住在远离所投资兴建工厂的银行家和金融家往往住在远离厂址的城市中。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人不是用他们自己的钱而是他们客户的钱进行投资;他们拥有的促进或者阻止某一行业发展的权力促进了一种非个人的金融资本的形成。”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印书馆 xx年材料八:“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年),他的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1776年)被认为是对自由放任经济学的经典描述。亚当斯密强烈反对重商主义,即政府对经济事务的任何干预,认为允许个人在没有国有企业与之竞争或受到任何法律限制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利益,终至可以最好地实现繁荣。自由放任(laissez-faire)一词源于法语Laissez-faire la nature (听其自然),斯密倡导自由放任经济学说,表明他深受启蒙运动时期对自然和人类本性所作理性化描述的影响。换言之,斯密赞成自然自由之明显而简单的制度,认为正如行星沿自己的轨道和谐运转、在看不见的重力作用下不互相碰撞那样,只要竞争和自由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得以公正地平衡财富的分配,因而,即便在他们追求一己私利时,人类也可以和谐地行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斯密自认为是为了穷人反对国家支持的重商特权所固有的经济不公现象的斗士,但他的自由放任信条后来成为为至少和重商主义政府一样剥削穷人的私营企业主青睐的理论。”“英国的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年)和大卫李嘉图(1722-1823年)尤其如此,他们著作中包含了种种对那些希望能自由地重构本国经济的工商人士而言极具吸引力的原则。这些经济学家的主要论点可概括如下:(1)经济个人主义。个人有权用他承袭而来或通过任何合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任何个人,只要没有妨碍他人同等的权利,都有权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2)自由放任。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应收缩为一个谦恭警察的角色,维护秩序,保护财产,但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3)服从自然法则。如同在宇宙各个领域一样,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例如供求规律、收益递减规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这些规律,否则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4)契约自由。任何个人都拥有与他人谈判、签订对自己最为有利契约的权利。尤其是,工人和雇主之间具有就工资与工作时间讨价还价的自由,该自由不应受到法律或工会集体力量的阻碍。(5)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竞争的目的是维持低廉价格,淘汰效率不高的生产者,确保最大限度地生产出合乎公众需要的产品。因而,不准许出现垄断或为了不称职企业的利益立法限定价格。另外,为了迫使每一国家都从事生产最适于生产的东西,保护性关税一律应当废除。自由的国际贸易也有助于维持低廉价格。“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印书馆 xx年材料九:“更能体现英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力量的是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谷物法尽管在19世纪20年代得到过修订,但依然人为地把面包的价格抬得很高,反过来迫使雇主不得不向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让他们能够填饱肚子。不仅如此,在中产阶级看来,谷物法象征着一种古老并且对他们来说一无所用的秩序的不正当特权,即土地贵族的不正当特权。取消谷物法是一场组织严密且毫不容情的运动。反谷物法同盟是中产阶级工业家及其支持者的一个组织,它在英格兰北部各地举行大规模集会,游说议会议员,最终设法说服当时任首相的罗伯特庇尔相信他们的目标注定会实现。爱尔兰的马铃薯饥荒也帮了他们的忙,后者所造成的广泛灾难表明结束对农产品进口的种种限制是必要的。庇尔情愿冒分裂托利党此时人们逐渐这样称呼保守党之险而同意废除谷物法,这一举动本身就显示出中产阶级的力量及其对自由贸易福音的信仰。”世界文明史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 商务印书馆 xx年板书设计 背景: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 现代工厂制度生产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资本主义经济 表现: 金融制度制度的确立 自由贸易政策 作用: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提升了英国的国际竞争力 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金融中心 发展趋势:19世纪70年代后,银行业与工业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训练设计 阅读以下材料:“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铁路大发展的十年,八十年代初大约有九万三千英里铁路,到八十年代末激增至十六万六千英里,十年之内增建的铁路超过七万三千英里。到十九世纪末,美国的铁路已接近二十万英里,超过欧洲包括俄国铁路的总里程。犹如对待建立和管理军事机构一样,欧洲各国政府乐意为建立和经营铁路企业承担大部责任。而在美国,除了内战以前业已修建的少数州营铁路外,铁路主要是由私人企业创办和经营的。甚至到1880年,即铁路网才完成一半以前,私人向全国各铁路公司的投资总额已超过四十六亿美元。到1897年,私人铁路公司的股票和债券总计这一百零六亿三千五百万美元,而国债总额却不到十二亿二千七百万美元。经济历史学家爱德华柯克兰由此得出结论:铁路财政管理“对经济的影响大于国家财政管理”。由于筹集这笔巨款远非美国私人投资者力所能及,创办人便转向外国投资者以及地方上、各州、联邦政府求援。1898年前外国投资己达顶峰。但是在1898年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仍握有价值三十一亿美元美国铁路证券,约占全部证券的三分之一。” J布卢姆等著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回答:(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2)材料中说“在1898年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仍握有价值三十一亿美元美国铁路证券,约占全部证券的三分之一”,为什么英国人能够握有大量的美国铁路证券?参考答案:(1)19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末,美国铁路的大发展;美国铁路的修建主要依靠私人企业创办经营;铁路建设的资金主要通过股票和债券的形式募得;欧洲,尤其是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的巨大投资。(2)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英国社会财富剧增,拥有大量的剩余资本寻求投资场所;英国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运行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其国际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是当时国际金融中心等。课件见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