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离骚(节选)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2393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离骚(节选)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离骚(节选)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离骚(节选)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离骚(节选)课后巩固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填空。 (1)“楚辞”是_时代以_为代表的楚国人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而创作的诗歌,离骚为其代表,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_的优秀传统。 (2)楚辞是由_(朝代)_(姓名)所辑录的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 (3)屈原,名_,字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等。 (4)“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的意思。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早最_的_诗。 答案:(1)战国屈原浪漫主义 (2)西汉刘向屈原宋玉 (3)平原离骚九歌天问 (4)遭遇忧愁长政治抒情2背诵默写。 (1)帝高阳之苗裔兮,_。摄提贞于孟陬兮,_。 (2)_,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4)汨余若将不及兮,_。_,夕揽洲之宿莽。 (5)_,_。_,_。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答案:(1)朕皇考曰伯庸唯庚寅吾以降 (2)皇览揆余初度兮 (3)又重之以修能 (4)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这句诗被鲁迅先生化用在自题小像一诗中。请默写这首诗。 答案: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4.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帝高阳之苗裔兮 苗裔:后代子孙。 B.昔三后之纯粹兮 后:皇后。 C.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晚暮,指衰老。 D.恐年岁之不吾与与: 等待。 提示:B项后:君王。 答案:B5.翻译句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参考答案: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自然地依次替代。6.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请根据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1)“恐美人之迟暮”中“美人”指_;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中“荃”喻_; (3)“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喻_; (4)“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茞”中四种植物均喻_; (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中“皇舆”喻_; (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中“灵修”喻_; (7)“曰黄昏以为期兮”中用婚姻比喻_; (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中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_; (9)“乘骐骥以驰骋兮”中用“乘骐骥”比喻_。答案:(1)楚怀王 (2)楚怀王 (3)群贤(4)群贤 (5)国家 (6)楚怀王(7)君臣亲密合作(8)修身养性 (9)追求美好的政治理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唐朱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二人成为知音),索庆余新旧篇什数通,吟改只留二十六章。籍置于怀抱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重视好作品),无不缮录讽咏(抄录背诵),(庆余)遂登科第。初庆余尚为谦退,作闺意一篇,以献张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入四海内矣。(范摅云溪友议)7.本文主旨在说明() A.张籍推重朱庆余,使朱庆余扬名。 B.张籍与朱庆余惺惺相惜 C.张籍与朱庆余功力悉敌。 D.张籍赏识朱庆余,以女嫁之。 提示:B项朱庆余借张籍之力才名声大振,所以,不能说是“惺惺相惜”。C项本材料并未涉及二人功力如何。D项本材料中无此信息。 答案:A8.对文中两首诗的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待晓堂前拜舅姑”中“舅姑”指舅舅和婆婆;“停”是安置,“停红烛”是指点着红烛。古代风俗,头天晚上结婚,次日新妇才拜见公婆,朱诗一、二句即写此 B.“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画眉”本指女子以黛墨画眉毛,借指梳妆打扮。“入时”就是时尚,就是符合流行的美学标准。 C.“镜心”,镜湖的湖心。“自知明艳更沉吟”,是说采菱女自知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 D.“齐纨未足时人贵”这句是说,尽管别的许多姑娘穿着“齐纨”,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 提示:A项舅姑,指公婆。 答案:A9.闺意一诗主旨为() A.写新婚夫妻鹣鲽情深。 B.朱庆余探问张籍自己的文章是否合时宜。 C.朱庆余自谦不敢高攀。 D.赞美朱庆余之诗如新妇艳美。 提示:A项只理解了字面意义,没有理解其深层含意。C项朱庆余只是垂询自己的诗是否符合时宜。D项哪里有自己称赞自己的,称赞朱庆余是张籍的唱和诗的内容。 答案:B10.从两诗的内容上看,(1)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不超过40字。)(2)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1)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11.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1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难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_。 (2)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提示:(1)要体会词句的隐含意义,“玉环飞燕皆尘土”,以杨玉环、赵飞燕的结局喻主和派及奸佞小人的可耻下场。(意思对即可。) (2)要联系作者(辛弃疾)的身世遭遇及作者众多词作的思想倾向,进行分析与评价。 参考答案:(1)主和派(佞臣小人)没有好下场 (2)“愁”指抗金愿望不能实现的愁闷情绪。“闲愁最苦”表现了他满怀抗金热情却得不到任用,空闲之愁最使他苦闷惆怅。13(xx北京西城测试,12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1)(3)题。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祖咏:唐代诗人。三边:泛指边陲。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 (1)下面对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心惊”中“客”指登临之人,而“汉将营”则暗示其是己方阵营。 B.“三边曙色动危旌”句中,“危”是“颓危、将倾”的意思。 C.“沙场烽火连胡月”句中,“烽火”一词表明战事是由外敌入侵而起。 D.“投笔吏”用班超投笔从戎典,“请长缨”则是用终军请缨典。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临燕台遥望蓟门,以“心惊”感受引出下文着力进行刻画的战场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斗场面的宏壮背景。 C.“海畔云山”刻画了蓟门地势的险峻,“拥”字则烘托出蓟门的坚如磐石。 D.全诗着力运笔勾勒山川形胜,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 (3)结合原诗,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谈一谈“望”字在全诗的地位和作用。 提示:(1)B项中“危”,意思是“高耸”,解释成“颓危、将倾”与诗意不符。 (2)本诗不是“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而是借对壮阔战斗场景的描绘表达自己渴望跃马疆场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此题考查诗歌鉴赏,考查角度是诗歌的“炼字”。从全诗的内容看,不管是眼前的积雪、危旌,还是远处的胡月、蓟城都是由望而得;再就是“客心惊”和“欲请长缨”的感慨也是由望到的场景引起的,所以“望”字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统领全诗内容的作用。 答案:(1)B(2)D (3)“望”在全诗领起所见:寒光、积雪、曙色、危旌、烽火等等物象,渲染了战斗场景气势之盛;全诗行文,由望中所见,生望中所感(“心惊”之感受,“论功”之壮志),景与情自然交融,使作者由望而感、渴望建功立业这种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14赏析下面的一首诗。节妇吟 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这首诗副题为“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宪宗年间,藩镇割据,各节度使往往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千方百计勾结朝廷中的官吏和文人。 参考答案:(画横线处为要点)此诗正是为拒绝李师道拉拢而作。为了婉转地辞谢对方,张籍就写了这首“情诗”。诗人借男女之情来喻交游之道和内心隐秘的政治情怀,既巧妙又含蓄,既委婉又坚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择死与择生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抑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还有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唯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贞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15第1段,“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志士仁人杰出的生和杰出的死,以此为楷模,行使择生与择死的权利。(答案应涉及“中国人崇高的生死观念”,意思对即可。)16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2)(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参考答案:(1)屈原在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死,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意思对即可。)(2)司马迁为完成崇高的使命,敢于与传统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选择了杰出的生。(“与君臣伦理观念决裂”,不可少。)17有条理地陈述“屈原择生”与“司马迁择死”的崇高意义。(1)屈原择死_(2)司马迁择生_(3)他们择死与择生_参考答案:(1)屈原择死,是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以死明志。(2)司马迁择生,体现了伟大的叛逆精神,受刑忍辱,以死践志。(3)他们择死与择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对中华民族崇高生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8.屈原为何要选择死?文中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假设他选择活下来会怎样?(开放性试题。)答案示例:屈原选择死,作者认为是屈原政治理想破灭、又不愿意受敌国之辱的原因。 我认为屈原应该选择死。第一,当时已无楚国生存的空间,秦国的统一已是大势所趋,非某一个人之力可以挽回。屈原对形势的分析是客观的。第二,死,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生存;活,是一种对崇高生命的践踏。所以,屈原选择死,是明智的、有价值的。 我认为屈原不该选择死。第一,正如文章所说,生存还是死亡,关键是看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我不明白屈原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定位在廉价的“政治家”上。历史证明屈原的价值不是政治家,而是诗人。屈原是为诗而生的而不是为政治而生的。第二,经过国破山河碎之后,屈原的经历将更加丰富、深沉。屈原的诗歌将会实现一种新的跨越,也许,屈原还可以写出比离骚更伟大的作品。中国的诗歌史将更加辉煌壮丽。所以屈原不该选择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理即可。)19.(xx广东花都测试,23)泰山日出美丽而壮观,但夜晚从宾馆前往日观亭有一定的危险。请你为宾馆拟写两条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为内容的宣传语。要求语言得体,主题鲜明,构思新颖。(每条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1)走好脚下的路,太阳就会为你升起。 (2)每天都能看到日出才是最重要的。(注意“文采”“主旨明确”“简洁”和“创造性”这几个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