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检测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60574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检测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检测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检测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检测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共60分)1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这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有()A巩固了工农联盟B恢复了国民经济C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D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2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D正是由于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3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此看法最恰当的是()A其观点是正确的B其观点是错误的C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也更应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D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4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C颁布1936年宪法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5“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这段话表明我国当时()A基本照抄B以苏为鉴C与苏联结盟 D与苏联矛盾激化6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内和国内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遇到严峻的挑战。我党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在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问题上,开始由“基本照抄”转为“以苏为鉴”,这种转变的目的是()A抛弃苏联经验,走自己的路B更好地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避免“苏联模式”中的问题,少走弯路C指导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据此回答710题。7关于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的理解是()A它是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方针,不适用于社会主义革命B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方针,与人民民主革命的方针是两回事C它是土地革命的基本方针D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8关于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下面的理解错误的是()A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B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C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D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一切中立和反动的势力都要打倒9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在对待外国经验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A批判和排斥一切外来的东西B学习兄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东西必须排斥C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所有东西,我们都应该拿来D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10毛泽东曾说过,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在此,毛泽东认为()A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B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C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要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6分)材料一斯大林认为:只要存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必然要存在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材料二毛泽东认为: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共同点?(4分)(2)与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有何突破?(12分)12(12分)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英、法、美、日等国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不满苏维埃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又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集中力量保卫祖国,苏维埃政权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同时,苏维埃政府陆续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材料二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加上1921年的天灾造成的饥荒,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也加剧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1921年二三月间,离彼得格勒不远的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水兵暴动,表明苏俄国内的经济危机发展成为政治危机。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据列宁的提议,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哪些变化?(7分)(2)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5分)13(12分)材料: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比如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完全建成,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等。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1选B本题考查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A项是其政治意义。C、D两项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2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A项表述错误。B、C两项没有体现二者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3选C对斯大林观点的认识应采取辩证的态度,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只有C项是最恰当的。4选B苏俄最初实行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当苏俄(联)的经济逐渐恢复的时候,苏联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为加速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5选B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在苏联暴露出一些问题后在论十大关系中讲的,表明我国当时“以苏为鉴”。6选BA项“抛弃苏联经验,走自己的路”是不正确的,因为苏联模式还有借鉴意义;C项也是错误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认识,应排除D项。故选B项。7选DA、B、C三项说法本身都是错误的。8选D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势力可以分化和利用,而不是一味地打倒,故D错误,应入选。9选D对于外国经验,毛泽东认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故选D。10选A毛泽东在此主要强调要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1解析:解答第(1)问要能通过审题抓住两者的共同点,也就是分析毛泽东与斯大林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论述的共同之处,不难发现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对第(2)问的回答,要抓住要求回答出毛泽东对此理论的突破,首先要准确地阐述两者对此问题的观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突破。答案:(1)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毛泽东与斯大林都认为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中都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4分)(2)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毛泽东对斯大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毛泽东坚持了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4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毛泽东赞同斯大林的说法,但又认为斯大林的说法不完整。他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4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4分)12解析:第(1)问要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比较,首先要熟悉这两个政策的内容,其次要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列出比较点再加以比较。第(2)问其实是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意义。答案:(1)在农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分)在工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新经济政策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2分)在商业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交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新经济政策实行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3分)(2)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在战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导致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分)结果: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2分)13解析:本题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背景,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对待历史,一分为二地分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积极意义。答案:(1)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科学命题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成果。(3分)(2)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探索中所形成的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的和有价值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以及那些独到的创造性的思考,都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增添了新财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4分)这一探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和智能启迪,为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2分)(3)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