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母亲的母乳喂养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17906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母亲的母乳喂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传染病母亲的母乳喂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传染病母亲的母乳喂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ngping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care Hospital,患传染病母亲的母乳喂养,艾滋病 梅毒 乙肝 丙肝 甲肝,主要涉及的传染病,6.肺结核 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8.单纯疱疹病毒 9.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 宫内传播 产时传播 生后密切接触及母乳喂养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HIV母婴间总传播率为20-40%。 母乳喂养的传播占HIV母婴传播的1/3-1/2。,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及感染率,有关艾滋病母乳喂养研究,HIV阳性的母亲乳汁中HIV检出率高达58% 有研究发现母乳中的病毒比血浆中的病毒水平还高 母乳中还可能含有血液中未检测到的病毒类型 母乳中的一些病毒能够单独地复制 初乳和早期乳汁中的病毒载量比产后14天的成熟乳高 母乳喂养的传染风险与血浆和乳汁中的病毒水平有关 与母亲感染的时间和母亲的免疫状况等有关,艾滋病产妇婴儿的喂养原则,提倡人工喂养 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给HIV产妇提供喂养指导,评估-接受性、知识和技能、负担的费用、是否能持续获得足量、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 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者尽量提供人工喂养 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的,要做好充分的咨询 指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 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期间应监测母亲病毒载量和免疫状况,什么是纯母乳喂养?,只给婴儿喂母乳 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和药物外 不给婴儿任何其他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 给婴儿其他食物或水可使婴儿肠道发生过敏或炎性反应 肠道通透性增强,乳汁中的HIV更容易侵入 抵消了母乳的免疫作用,使母婴传播几率增大,原因,停止母乳喂养的情况,母亲体内病毒载量增高 乳腺脓肿、乳头皲裂或乳腺炎 婴儿口腔内有溃疡、破口或感染 婴儿出现腹泻,消毒母乳降低传播风险,母乳加热处理可灭活HIV 方法: 将母乳挤入清洁的广口瓶中 广口瓶不加盖放入装水的锅中 将水加热至沸腾后15秒 把装母乳的广口瓶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迅速冷却,喂养过程中抗病毒用药,1.选择人工喂养者 产妇:孕期阻断服用的药物至分娩结束;分娩时才发现的至产后1周。 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至出生后46周。 2.选择母乳喂养者 产妇:服药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至出生后4-6周;分娩时才发现的至生后6周。,二、梅毒的母乳喂养,梅毒螺旋体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母乳中不直接分泌。 发生乳头破裂或其他原因使母血混入母乳中可能引起感染。 只要经过正规的驱梅治疗,RPR滴度下降4倍以下或1:2以下,可以母乳喂养。,三、乙肝母婴传播与母乳喂养,乙肝病毒感染类型,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抗-HBs)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抗-HBc),“大三阳”和“小三阳”,HBsAg 3. HBeAg 5. HBcAb(抗-HBc),HBsAg 4. HBeAb(抗-HBe) 5. HBcAb(抗-HBc),大三阳,小三阳,乙肝五项常见模式临床意义,乙肝病毒感染率及母婴传播率,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为60%,携带率7.18% 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表面抗原阳性(单阳)孕妇婴儿40%-50%半年后表面抗原阳性。 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大三阳”(双阳)孕妇婴儿90%半年后表面抗原阳性。 经过联合免疫,可以使90%以上的婴儿避免感染。,不同传播途径的感染率,产时感染 占80%-85%,生后感染 占10%-15%,宫内感染 占5%-10%,在不采取任何阻断措施的前提下,有关乙肝母乳喂养的研究,乳汁中与母血中HBVDNA水平相关性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婴儿感染率 母乳中抗病毒活性物质的存在 人类肠道粘膜对乙肝的抑制作用,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 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病毒量高于血液传播的50倍 初乳中HBVDNA阳性者,可在第3-5天后转阴 新生儿注射HBIG后2-3h血循环中的抗体机能达到保护水平,2-5天达高峰,半衰期平均24.03.8d 母乳中小剂量的抗原刺激可能有利于婴儿免疫系统对HBV的清除,母乳喂养不易传播的原因,提供母乳喂养咨询,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 根据产妇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和HBVDNA水平分析母乳喂养的利弊 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避免乳头破裂 使产妇和家属知情选择是否采取母乳喂养,乙肝母乳喂养的前提,接受乙肝的主被动联合免疫 即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HBIG 乙肝疫苗0,1,6注射,母乳喂养时注意,喂奶前洗手,擦拭乳头 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暂停哺乳 注意血液、体液隔离 监测婴儿乙肝五项,应该提醒的是,有症状的母亲,尤其是病毒负荷量高或乳头有破损者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存在风险。 还有研究者发现36%肝功异常者,唾液中可检出HBV-RNA,且与血清中的HBV-RNA呈正相关,提示避免将食物咀嚼后再喂孩子。,产妇和家属权衡利弊知情选择,是否选择母乳喂养呢?,高病毒载量者,四、丙型肝炎母乳喂养,丙肝病毒为RNA病毒,易变异,无有效的疫苗预防 我国人群HCV 感染率约为3%左右,患性病妇女抗体阳性率为13.3%。 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源性传播,但在HCV高流行区母婴传播也是主要传播途径。,关于丙肝,关于丙肝母婴传播,在抗-HCV阳性的孕妇中,1/2-1/3可能发现HCV-RNA阳性。 单独HCV感染的母亲,母婴传播率4%-7%。HIV及HCV双重感染的孕妇,母婴传播率高达40%。 抗-HCV阳性母亲的母婴传播率为6%,而HCV-RNA阳性母亲为36%。 围生期获得性HCV感染必须在大于18 月龄后检测,2 次以上查HCV RNA 定量和(或)抗-HCV 阳性视为丙肝感染。,有关丙肝母乳喂养的研究,抗-HCV和HCV-RNA均能在乳汁中检出 母亲乳汁中HCV-RNA水平和血清中水平呈正相关 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率无差异 有学者认为母亲乳头无外伤且体内HCV处于静止期时,母乳喂养不是HCV垂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关丙肝母乳喂养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无症状HCV 感染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是安全的,这些母亲母乳中HCV 含量很低,而且母乳中微量的HCV 也被婴儿胃肠道灭活。 高HCV-RNA、高ALT提示病毒活动、合并HIV感染是丙肝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不建议母乳喂养 对有症状的 HCV感染母亲,尤其是HCV-RNA载量较高者,可能使婴儿感染,最好避免母乳喂养,五、甲型肝炎与母乳喂养,甲肝为粪口途径传播,急性期应进行隔离暂停母乳 进行乳房护理,保持泌乳 婴儿应接种免疫球蛋白 待隔离期过后继续母乳喂养,六、结核的母乳喂养,呼吸道传染 结核杆菌是否进入乳汁尚不清楚 活动性肺结核者不宜母乳喂养 已接受大于2周正规治疗,经评估不再有继续播散的趋势,可以母乳喂养,七、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目前尚不清楚该病毒是否进入乳汁 产前5天至产后2天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产妇,新生儿可以母乳喂养,但不能接触尚未结痂的病变皮肤 母乳喂养可以通过母乳获得抗体,八、单纯疱疹病毒(SHV)感染,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避免病灶活动期一侧的乳房哺乳 避免直接接触病灶部位,健侧乳房可哺乳 母亲患生殖道疱疹可以母乳喂养 但要注意强调正确洗手,九、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母乳喂养是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来源 母亲在CMVIgM阳性时不能母乳喂养 CMVIgM转阴,CMVIgG阳性后可以母乳喂养 母乳经-20冷冻保存会减少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性,小 结,艾滋病患者母乳喂养原则: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梅毒患者母乳喂养原则:经过正规的驱梅治疗,RPR滴度下降4倍以下或1:2以下,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患者母乳喂养: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表面抗原阳性(单阳)孕妇婴儿40%-50%半年后表面抗原阳性。 在不采取阻断措施的情况下,“大三阳”(双阳)孕妇婴儿90%半年后表面抗原阳性。 经过联合免疫,可以使90%以上的婴儿避免感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