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六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12924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六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六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六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 和 法。 2 和 、 和 决定种群的大小, 和 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3在 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 。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 5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 、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6.种群数量变化包括 、 波动和下降等。,种群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理想,保持不变,环境容纳量,食物,增长,稳定,7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 以及群落的演替。 8.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9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0.群落的 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 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11群落的演替包括 演替和 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 和方向 12.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 ,群落结构 ,稳定性,空间结构,物种组成,竞争,垂直,水平,初生,次生,速度,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1.(2015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物种丰富度、群落空间结构等知识。灌木阶段由于除了草本植物外还增加了灌木,同时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成为许多鸟类栖息地,因此物种丰富度比草本阶段高,A错误。灌木阶段空间结构更为复杂,B错误。灌木阶段由于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强,C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在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也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群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正确。,2.(2015四川卷)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A,【解析】本题以科学研究为背景,考查种群密度、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A项,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生物量均减少,因此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B项,从柱状图可以看出,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项,石头导致了地形、光照等变化,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项,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控制蝗虫等有害昆虫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2015广东卷)下图表示在一个10 ml的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数量在初始阶段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种群刚迁入新环境中需适应一段时间,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酵母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t表示“J”型增长曲线,B项错误;应采用血球计数板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项错误;在10mI培养体系中培养到50 h后,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K=120 000个,D项正确。,4.(2014全国新课标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未发生改变,【解析】(1)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所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故在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潜属于次生演替。(2)次生演替中,虽然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次生演替的速度快,经历的时间短。(3)该地区气候越来越干燥,自然演替的最终方向是荒漠,由于人类的开垦活动,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故人类开垦活动使群落演替速度加快,但演替方向未发生改变。,本讲主要集中对种群密度及其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知识点进行考查,重点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种群密度调查、群落的丰富度调查等内容进行命题。群落结构、群落演替常直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有时也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v,(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抽样检测法等。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及其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2)在生产上的应用: 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这些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1)图乙的Of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 (2)图乙的f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 (3)图乙的fg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 (4)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de段。,3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 (1)标志重捕法是对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2)样方法是调查植物、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的常用方法。 (3)抽样检测法和黑光灯诱捕法也是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需理解的含义,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长,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由题图中曲线可知,Oa年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值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值先小于1,然后大于1,因而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值大于1且较稳定,因而种群呈“J”型增长。,【点评】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波动和下降,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直接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间接因素有食物、气候、传染病和天敌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处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不同年龄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对种群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性别比例则是不同性别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变化对其数量变化有重要影响,因此弄清种群内的年龄组成,对了解种群的密度及其动态有很大的意义。,(1)环境容纳量种群能达到的最大值:种群能达到的最大值是种群在某一时间点出现的最大值,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大于环境容纳量。 (2)“J”型、“S”型曲线是研究种群数量增长而形成的两条曲线,并不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全部。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下降、波动等。,如图是某非洲草原斑马的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1和K2不同可能是由于季节造成的草生长状态不同 B.a点和c点种群数量相同,二者的年龄组成也相同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斑马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斑马在草原上分布的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 【答案】B,【解析】K1和K2表示不同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不同可能是由于季节造成的草生长状态不同;a点之后种群数量增加,c点之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a点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二者的年龄组成不同;天敌大量捕食会导致斑马种群数量减少,减少趋势与bc段相似;斑马在草原上分布的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1群落的物种组成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 (3)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研究土壤或培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的丰富度,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2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比较,3.群落的种间关系比较,5演替的特点 (1)自然群落演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常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质总量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稳定性更强。 (2)人为因素群落演替往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同自然群落演替相比,其经历时间短,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差。,例 2 (2013全国新课标卷)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答案】(1)次生 土壤(2)草丛 常绿阔叶林(3)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解析】(1)群落演替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在恢复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此,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植物分层现象复杂,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复杂的栖息环境,因此动物分层现象也更复杂。,(1)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3)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015襄阳四中二模)海岸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护坡堤),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力,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其模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_。 (2)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总生产量变化规律是_。,(3)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增长。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4)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护坡堤的灌木丛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头枝)。,研究人员调查护坡堤昆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 护坡堤中存在复杂的捕食关系,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 当护坡堤中蚜虫的数量增多时,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调节。,【答案】(1)次生演替(2)先增加后稳定 (3)“S”型营养结构(4)样方法植物蚜虫瓢虫反馈 【解析】(1)护坡存在植物繁殖体,故属于次生演替。 (2)由于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所以生物总生产量逐渐增大,直至稳定。(3)群落演替中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曲线增长,演替过程将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及功能完善化方向进行。(4)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有多种方法,这里的昆虫都是活动能力不强的,故可采用样方法。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数量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例 (2015江苏淮安五月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B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C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D在K2时控制鼠害最有效,【易错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别种群、群落、物种三个概念,如果区分不清,则该题易选错。 【答案】C 【解析】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物种丰富度与群落演替有关,而群落的演替受自然选择影响;竞争是同种和不同物种对空间、食物、资源等的占有,因此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竞争;控制鼠害应在K2之前进行,并且越早越好。,(1)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影响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如生活在同一个鱼塘的鲤鱼是一个种群;而另一个鱼塘的鲤鱼就是另一个种群;但它们都是同一物种。 (2)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所以两个鱼塘的鲤鱼混养,雌雄鲤鱼可以繁殖后代。,(3)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4)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解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