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98903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火车样式图,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铁路与公路 1传统交通工具 (1)南方多水路,_是主要运输工具。 (2)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_为主。 2近现代交通工具 (1)铁路,船,马车,清政府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铁路建设进展缓慢,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2)公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 路技术传入中国。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 _在内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萎缩。,青藏高原,轮船招商局,2航空 (1)1909年,旅美华侨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_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_。,冯如,北京,民航大国,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福建,军事,官商,2.新中国成立后 (1)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_年末,中 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 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影响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2003,生活方式,思维启迪 下面为反映中国20世纪不同时期交通工 具 变 化情况的两幅图片,从图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你认为图二所示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信息:旧中国交通工具落后,盛行人力车;(新中国) _以来,汽车进入百姓家;城市公路设施先进。 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政府重视交通设施建设。(言之有理即可),改革开放,特别提醒 (1)西方先进的交通、通讯方式的传入,使 中 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便利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 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2)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经 济的发 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 念和生活方式。 (3)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近代化水 平的重要指标。近代中国社会的交通近代化是由内部需求和 外部引导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国际局势决定 了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半殖民地性和不平衡性。,易错提醒 近代以来通讯的发展不一定都产生积极影响。 近代以来通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如不合理地利用通讯技 术导致犯罪增加,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等。 轻巧识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史料一 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 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权利横被 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交通事 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 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 有阶级上的限制。 交通史航政编,近现代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史料二 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尚不能真正铲除;中国尚无能力在交 通 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极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 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领域 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太够用,专门研究的独立机构也甚为稀少。九十年来的历史实在包括了不少 的 空白及断烂的以及灰色的篇幅,总老使人感觉着这种新事业,并没有好好的拼命作过。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探究问题 (1)史料一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使用与古代相比有 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障碍。 提示:(1)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 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 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2)政府的腐败无能;技术的落后;人才的缺乏;领域的狭 窄,无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等。,史料一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 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 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 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史料二 19世纪末,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 几如面话一堂中。”,近现代中国通讯工具的进步,史料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电信服务质量情况显示, 随着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电话用户达 到14.77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亿户。 探究问题 (1)根据史料一,分析归纳近代电信技术有哪些特点。 (2)史料二中的诗所赞的是什么通讯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哪 些通讯工具?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 (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 有哪些。,提示:(1)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围广。 (2)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作用:促进信息的交流 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 和社会发展。 (3)现象:21世纪初,我国通讯事业得到高速发展。 主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交流的 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国家的政策等。,一、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和影响 1特征 (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 (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 进程日益加快。 (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2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 社会的转型。有利于近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2)消极影响:有利于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 强对中国的掠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 污染等负面影响。,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下列不属于交通领域变化趋势的是( ) A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 B从封闭保守走向方便平民 C向海陆空立体发展 D向机械牵引力演进 解析: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如轮船从国外传入,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故A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不能体现出封闭保守,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近代交通工 具有陆 上的 火 车、电 车、汽车,海上的轮船,空中的飞机,向海陆空立体发展,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到近代后主要是机械牵引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2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男女杂处,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法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解析:A项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的淡化,是历史进步的体现.B项反映了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压迫,C项体现了对先进交通工具的排斥,D项描述了城市马车的主要用途是游览观光,都不能说明交通工具的进步或人们思想的进步。,A,二、影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1外因 (1)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2)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2内因 (1)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 发 展交通运输业。 (2)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和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推 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3)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 太 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的盲目自大 B传统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没有体现 慈禧的盲目自大,故A项错误;慈禧认为坐车不能体现“ 尊卑 有序”,因此放弃坐车,说明了传统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故B项正确;“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没有反映材料本质,故D项错误。,B,4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 以腕 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 因素有( ) 近代工业的发展 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节省时间的考虑 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 B C D 解析:“乘电车”说明近代工业的发展,正确;“心有 不忍”说明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正确;“光阴宝贵, 取其捷也”说明正确;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故D 项正确。,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