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75718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课标要求,学习探究区,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1.社会转型 (1)政治方面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_ ”的地位名存实亡。 几个诸侯国打着“ ”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 权力下移,血缘纽带开始松散, 遭到破坏。,答案,天下,共主,尊王攘夷,宗法分封制,(2)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_ 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 (3)阶级方面:新兴 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2.各国应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答案,井田,制,地主阶层,材料,图一 春秋 时期的铁器,深化探究,图二 战国时 期的铁农具,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的牛形酒容器,思考 (1)你能从材料中提取出哪些影响当时我国社会转型的有价值的信息?,(2)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远的社会影响?,答案 都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图一、图二出现铁制农具,图三说明牛耕的使用和普遍推广。,答案,答案 私田数量增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和地主阶级兴起,从而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社会转型: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性质的变化,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具体表现为奴隶社会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地主阶级专政和地主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经济根源: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的发展。,重点精讲,二、管仲改革,1.背景:春秋时期,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家纳税,导致各诸侯国收入日渐减少。 2.内容:实行“ ”: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3.实质: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4.影响 (1)增加了国家的 收入。 (2)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齐国率先成为中原霸主。,相地而衰征,答案,赋税,深化探究,材料一 “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平。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 管子国蓄 材料二 “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什倍之利,而财之横可得而平也。” 管子国蓄,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管仲提出解决“粮价波动”的措施。,答案 宏观调控,打击投机倒把。,答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答案 作用: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稳定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相地而衰征”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井田制走向瓦解。,重点精讲,历史比较,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主要不同点 管仲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目的是维护奴隶制。 李悝变法:改革既包含经济基础,又包含上层建筑,目的是维护并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三、魏文侯变法,1.主要内容和作用 (1)政治方面 内容: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主张改变旧的 。 作用: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2)经济方面 内容:李悝提出了“ ”的农业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铲除井田的疆界,建设农田水利。 作用:事实上破坏了 。,世卿世禄制,尽地力,井田制,答案,(3)法律方面 内容:李悝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 。 作用: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4)军事方面 内容: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 作用:增强了军事力量,使得“秦兵不敢东向”。,法经,答案,2.影响 (1)有效地打击了 ,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2)开启了 大变法运动的序幕,各国变法最终汇成一股时代潮流,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3)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旧制度,战国,答案,中央集权制度,材料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若依此说,则魏之废沟洫,必废阡陌,其事尚早于商鞅矣。,答案 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号召“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答案,深化探究,思考 (1)李悝变法实行的是怎样的土地政策?,(2)魏文侯变法的内容还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内容: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改变世卿世禄制;制定法经;创建强大的军队。影响: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答案,(3)战国大变法运动比春秋改革更加彻底,主要体现在哪一措施上?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措施:改变世卿世禄制。原因:到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重点精讲,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目的和作用: 春秋时期的各国改革仅仅是局部领域的改革,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在争霸战争中取胜;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但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从而推动了社会转型。,归纳总结,春秋时期改革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改革的特点:不彻底性,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方面,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历史条件不够成熟,新制度尚未有能力完全冲破旧制度的束缚而获得新生,旧制度的死亡和新制度的产生是在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征战中催生出来的。进入战国时期,废除世卿世禄制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政治、经济条件和主观动力是什么? (1)政治条件:随着诸侯国力量的发展,西周以来实行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的局面。 (2)经济条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土地私有化的程度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3)主观动力:各国国君在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和建立霸主地位的要求。,重点精讲,返回,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解析 材料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破坏,“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D,解析答案,反馈训练区,1,2,3,4,5,6,1,2,3,4,5,6,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解析 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于周王,而且从材料看,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士大夫夺权现象。,A,解析答案,1,2,3,4,5,6,3.下图所示土地制度曾经在西周时盛行,但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解析 图示制度为井田制,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A,解析答案,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增多 C.各国的赋税改革 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1,2,3,4,5,6,4.通过变法,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制,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 A.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C.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D.天下为郡县,四海为一统,解析 A项是周礼,D项是秦统一; B、C两项相比较,符合题意的应是C项。,C,解析答案,1,2,3,4,5,6,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以下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可知B、C、D仅是对某一方面特征的概括,不是阶段特征。只有A全面地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A,解析答案,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3,4,5,6,材料二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向鲁国求赙(助葬费用)。以后桓王还向鲁国求过车。 材料三,1,2,3,4,5,6,(1)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看,春秋时期周王室面临什么状况?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答案 状况: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宗法分封制维护了他的“天下共主”地位;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措施: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答案 齐国的管仲改革。措施: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影响:对齐国:增加了齐国的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客观上打破了井田制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对其他诸侯国: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1,2,3,4,5,6,(2)材料三中的人物进行的改革是什么?主要改革措施及影响是什么?,答案,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