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46687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涉及的专业比通信线路工程多,而且各有其特点。包括了程控交换专业、传输设备专业、移动通信专业、通信电源专业、卫星通信专业、数字数据专业、微波通信专业等。通信设备专业与通信线路专业的分界在总配线架(MDF)和光配线架(ODF)上。配线架的外侧均属于线路,内侧均属于设备专业施工。由此可知,通信设备专业相比线路专业受环境影响要小些。通信企业必须保证通信全程、全网不可间断。因此通信设备施工,特别是增容、扩容作业,为了保证通信设备运行中的安全,为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守通信设备安装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强制性标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通用安全要求一、一般安全要求1设备开箱时应注意包装箱上的标志,严禁倒置。开箱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猛力敲打包装箱。开箱后应及时清理箱板、铁皮、泡沫等杂物。雨雪、潮湿天气不得在室外开箱。2在机房内搬移设备时,不得损坏地板和其他设备。3施工作业所用工、机具应完好,不得带?病?作业。4施工场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机房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机房内吸烟、饮水。5在已有运行设备的机房内作业时,应划定施工作业区域。作业人员不得触碰在运设备;不得随意关断电源开关。6多用插座、电烙铁、手电钻、电锤等工具的电源接线应绝缘良好;严禁将交流电源线挂在通信设备上。7施工用临时电源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标明电压和容量。使用机房原有电源插座时必须先测量电压、核实电源开关容量。8铁架、槽道、机架、人字梯上不得放置工具和器材。高凳上放置工具和器材时,人离开时必须随手取下。搬移高凳时,应先检查、清理高凳上的工具和器材。9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梯或高凳。严禁脚踩铁架、机架和电缆走遭。严禁攀登配线架支架;严禁脚踩端子板、弹簧排。10涉电作业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并由专业人员操作。在带电的设备、头柜、分支柜中操作时,作业人员应取下手表、戒指、项链等金属饰品。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等金属材料掉落引起短路。11在运行设备顶部操作时,应对运行设备采取防护措施,严禁工具、螺丝等金属物品落入机柜内。12重要工序应由操作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建设单位随工人员或监理人员、工程质检员应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13系统割接时,应做好割接方案和数据备份,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14每日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应清理现场,切断作业电源。检查电源及其他不安全因索,确认无安全隐患。第二节静电事故的防范静电可以放电引起火花,在可燃气体中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在设备电路板上放电会引起设备损坏。通信行业是对静电比较敏感的行业。静电虽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但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可能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在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静电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因素。因此施工作业人员对静电应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有效的防范。一、放电与引燃在相同带电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的引燃能力要大一个数量级。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2局部环境氧含量(或其他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各种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的可能程度等予以研究选用。(一)基本防护措施1减少静电荷产生(1)对接触起电的有关物料,应尽量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邻近的,或对产生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最小。(2)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对有关物料之间的接触,尽量做到接触面积较小、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2加快静电荷对地泄漏(1)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对金属物体应直接与大地作导通性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2)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均不应大于106。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静电导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允许人为地将其泄漏电阻值提高到不超过109。(3)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4)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5)对于高带电的物料,宜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适当位置装设静电缓和器。(6)在某些物料中,可添加少量适宜的防静电添加剂,以降低其电阻率。(7)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3采用静电消除器。为消除静电非导体的静电,宜采用高压电源式、感应式或放射源式等不同类型的消除器。4静电屏蔽。将带电体进行局部或全部静电屏蔽,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装置或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避免物料高速剥离等。6控制可燃物的浓度。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下限以下。(二)服装静电防护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或1区,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应穿无静电点燃危险的工作服。当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时,可穿棉工作服。2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导电)鞋,以防人体带电,地面也应配用导电地面。3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凡疑为静电引燃的事故,除按常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外还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析和确认。1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放电引燃的必要条件(1)通过对有关的运转设备、物料性能、人员操作以及环境情况的分析,推测可能带有静电的设备、物体及其带电程度、放电条件和类型。(2)收集和测取必要的有关技术参数,并估算可能的放电能量。(3)对是否属静电放电火源作出倾向性意见,或对较为简单明显的情况作出相应的结论。2对于较为复杂的情况,则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选取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进一步的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后,作出相应的结论。(1)充分收集或测取有关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情况、可燃物种类、释放源位置、可能的爆炸性气体浓度及分布情况,已有的防火、防爆措施及其实际作用,与静电有关的物料的流量、流速和人员动作、操作的情况,非静电的其他火源的可能性等。(2)遗留残骸件的分析检验,其方法是选出可能带有静电并发生放电的物件(主要是金属件)通过电子显微镜作微观形貌观察,查明是否存在类似“火山口”特征的高温熔融微坑。以确定静电放电的具体部位,判断事故的原因。(3)物件的起电程度和放电能量难用分析的方法予以定量或半定量确定时,需参考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条件,进行实物模拟试验,加以验证。模拟试验可在现场或在其他适宜场所进行。对有关情况数据作进一步综合分析,观察各种情况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是否存在矛盾,必要时还须对其他情况数据(包括非静电技术方面的)作补充收集或测试,以便作出最终结论。第三节仪表的使用1仪表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表的使用方法,并按仪表的技术规定进行操作。2仪表使用前必须按额定工作电源电压的要求引接电源,电源插座应选用有防漏电保护的插座,仪表使用时应接地保护。3使用直流电源的仪表时,电源的正负极性不得接反。直流电源仪表长期不使用时应及时从仪表中取出电池。4,交/直流两用仪表在插入电源塞孔和接引电源时,应严格禁止交/直流电源接错。5做过耐压和绝缘测试的线对必须及时放电,然后才能在经过放电后的线对上,再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6使用仪表的现场,必须防止日晒、雨淋和火烤;不得使水等液体或金属物质进入仪表内部。7仪表内有异常声音、气体、气味等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8不得将仪表电池和金属物品放在一起保管:搬运仪表时,应使用专用的仪表箱,使用仪表应轻拿轻放。9使用带激光源仪器时,不得将光源正对着眼睛。二、熔接机1熔接机不得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不得直接接触熔接机的高温部位(加热器或电极);2更换电极棒前应关闭电源开关,将电源取出或将电源插头拔下;3清洁熔接机时,严禁使用含氟的喷雾清洁剂。三、安装机架和布放线缆1设备在安装时(含自立式设备),应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在抗震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对设备采取抗震加固措施。2在已运行的设备旁安装机架时应防止碰撞原有设备。3布放线缆时,不应强力硬拽,并设人看管缆盘。在楼顶上布放缆线时,不可站在。窗台上作业。如必须站在窗台上作业时,必须扎绑安全带进行保护。4布放线缆时应做好标识,其中电源线端头应作绝缘处理。5在光纤槽道上布放尾纤时,严禁踩踏原有尾纤。在机房原有ODF架上布放尾纤时,严禁将在用光纤拔出而引起通信中断。6开剖线缆不得损伤芯线。电源线端头必须镀锡后加装线鼻子,线鼻子的规格应符合要求。7连接电源线端头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操作时应防止工具打滑、脱落。8列头柜电源保险容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插拔电源保险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其他工具代替。四、设备加电测试1设备在加电前,应检查设备内不得有金属碎屑,电源正负极不得接反和短路,设备保护地线良好,各级熔丝规格应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2设备加电时,必须沿电流方向逐级加电逐级测量。3插拔机盘、模块时必须配戴接地良好的防静电手环。4测试仪表应接地,测量时仪表不得过载。5线路测试(抢修)时,应先断开设备与外缆的连接。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