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3776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0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考纲考频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3年5考)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年17考),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一、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_,而引起的_的改变。,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结构,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谷氨酸,缬氨酸,GAA,CAT,(1)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一个_被替换。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_改变。 3时间:主要发生在_或_。 4诱发因素连一连,氨基酸,碱基对,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5突变特点 (1)_: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2)_: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_: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6意义 (1)_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_。 (3)生物进化的_材料。 思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的哪种类型?该症状能遗传给子代吗? 提示:属于碱基对的替换。不能。,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新基因,根本来源,原始,二、基因重组 1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_。 2类型及发生时间 如图a、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两者都发生了基因重组。,重新组合,(1)发生时间: 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期:a_;b_。 (2)类型: a:同源染色体上_之间 交叉互换;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 之间自由组合。 3结果:产生_, 导致_出现。 4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非等位基因,新的基因型,重组性状,1从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看,基因突变是指( ) A元素组成的变化 B核苷酸组成的变化 C碱基序列的变化 D空间结构的构型变化,C,2(原创题)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可破坏DNA导致突变,而引起皮肤癌 B食品中添加硝酸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中的碱基对缺失所致 D辐射会诱导DNA的戊糖发生变异导致基因突变 解析:亚硝酸可以导致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所致。辐射会诱导DNA的碱基发生变异,导致基因突变。,A,3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间,纯合子不存在等位基因,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都可实现基因重组;男女婚配,后代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4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D,解析:由甲过程中产生了含a的精子可以判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由乙过程产生了两种配子,可以判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考点一 基因突变,考点二 基因重组,考 点 一 基因突变,1探究基因突变的机理 基因突变的机理如下图,据图判断甲、乙、丙的基因突变 类型。 甲:_ 乙:_ 丙:_,增添,替换,缺失,2探究基因突变的结果对生物的影响 (1)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如某些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后引起_改变,引起部分_改变,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如下表),遗传信息,氨基酸,小,大,大,(2)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中不具有转录功能的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性状 改变。 由于多种_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并不影响_的功能。 _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密码子,蛋白质,隐性突变,深度思考 1以下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有哪些? 肌肉细胞 叶肉细胞 分生区细胞 干细胞 癌细胞 神经细胞 _ 2在没有射线等诱变因素的作用下,基因还会发生突变吗?由紫外线诱发的皮肤癌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吗? _ 3若DNA分子中某基因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吗? _,4下图为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哪一种? _ 提示:1. 2没有诱变因素的作用下,基因突变也会自发发生,其自发突变率很低;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不可传给下一代。 3不属于。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联前系后 由基因突变可联系的知识 (1)联系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NA分子双链打开,脱氧核苷酸链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碱基对的变化。 (2)联系细胞癌变:癌细胞就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 (3)联系生物育种:诱 变育 种就是利 用基因突变的原 理进行的。 (4)联系生物进化: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1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处插入碱基对GC B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处缺失碱基对AT 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B,解析:首先由赖氨酸的密码子分析转录模板基因碱基为TTC,确定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G,处插入、缺失碱基对会使其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AAA还是赖氨酸,处碱基对替换后密码子为GAG,对应谷氨酸。,2某野生矮茎豌豆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高茎豌豆,经基因检测,该突变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判定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 答案:让突变体自交,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该突变为显性突变;若自交后代未出现性状分离,该突变为隐性突变。,方法技巧 1判断变异是否属于基因突变的方法 (1)基因结构内部发生变化是基因突变。 (2)基因数目发生变化不是基因突变。 (3)基因位置发生改变不是基因突变。 (4)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不是基因突变。 (5)产生新基因是基因突变。,考点二 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类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受体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前期,后期,基因,基因型,高考警示 (1)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2)精卵结合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深度思考 1下列哪些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噬菌体内的基因 R型细菌体内的基因干细胞质基因 干细胞核基因 精原细胞质基因 卵原细胞核基因 _ 2如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有哪些? _,3根据下图中的细胞分裂图来确定A、B分别属于什么变异的类型? _ 提示:1. 2 3A图属于基因突变;B图属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3如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 图(数字 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图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细胞由于完成DNA复制解开双螺旋容易发生基因 突变,.,A,C图丙细胞中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图丙细胞表示发生自由组合 解析:根据题干知,图甲、图乙、图丙分别是同一种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甲细胞中着丝点已分开,而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造成两条相同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甲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图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2015安徽巢湖质检)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判断( ) A此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 B此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cDd C此细胞发生的一定是显性突变 D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D,解析:图示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其中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为D和d,其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含有d、d,但不能确定的是D突变成d,还是d突变成D,故可能发生的是隐性突变,也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突变。,方法技巧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综合判断方法 (1)根据亲代基因型判定。 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或bb,则引起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则引起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2)根据细胞分裂方式判定。 如果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 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3)根据染色体图示判定。 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上的两基因不 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同白或同黑)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一致)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易错点1 基因突变就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点拨 基因突变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 (2)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称为基因突变。,易错点2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间期 点拨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 易错点3 将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与“产生等位基因”混淆 点拨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易错点4 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只有有害和有利两种情况 点拨 事实上,基因突变的结果有三种 情况:有的突变对生物是有利的,有的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有的突变对生物既无害也无利,是中性的。自然选择淘汰有害变异,保留有利变异和中性变异。,1判断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 (1)(2011安徽卷T4D)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2)(2010江苏卷T6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判断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 (1)(2015青岛市一模T2B)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 ) (2)(2012江苏卷T14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 (3)(2009福建卷T3B改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