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单 元 整 合,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系统,线索归纳,专题线索 近代中国的经济形态对照表,中外关联,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审题就这几招 第8招,特点 特征认识启示 非选择题设问用语(历史认识类)如何审 1.特点、特征 常见句式:根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指出特征(特点)。 实例1:2014年全国卷第45题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实例2:2014年全国卷第40题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实例3:2014年广东卷第38题第(2)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实例4:2014年福建卷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审题方法指导 (1)“特征”与“特点”只是命题用语的不同,没有必要去细分字面的意思,审题时可等同对待。 (2)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特征,所依据的信息源不出两类:一是试题提供的材料,二是所学知识,尤其注意二者的结合,“特征”往往在平时学习教材时得出,要注意知识的迁移。(3)“特征”具有“特有性”,它与比较思维有关,要注意在比较中总结。(4)“特征”是答题的实质性用语,,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前边的多是提示性、限制性用语。无论前边的用语如何变化,一定要围绕“特征”去总结。表述时文字要有概括性、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2.认识、启示 常见设问句式:根据谈谈你的认识;从中,你有何启示? 实例5:2014年天津卷第12题第(4)问: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实例6:2014年天津卷第14题第(4)问: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实例7:2013年山东卷第39题第(4)问: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审题方法指导 “启示”“认识”都属于历史认识类,是高层次历史学科能力。解答这类设问时要注意言之有理,答之有据。这是历史结论性的东西,结论应在材料中和史实中有所体现,是从材料中和史实中得出的东西。所以“启示”和“认识”必须与材料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切忌不切实际的空发议论,凭空写出一大堆无关主题的“启示”。“认识”的观点应符合主流历史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