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知识梳理复习 第15讲 氧气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847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 知识梳理复习 第15讲 氧气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 知识梳理复习 第15讲 氧气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 知识梳理复习 第15讲 氧气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讲 氧气,考 纲 要 求,考点1 掌握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氧气 溶于水,液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 色。 2、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能供给呼吸,具有 和 。 例题1:6月1日晚上9点28分左右,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沉没,此次事故造成400多人缺氧窒息死亡。从该灾难事件可以看出氧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难溶于水,所以人在水中无法呼吸 B.人体吸入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在火箭内用液氧做燃料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略大,不易,蓝,氧化性,助燃性,D,易错提醒: 1、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不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2、氧气是助燃物,而不是可燃物,因而不能做燃料。,考点1 掌握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及时反馈1: 1. (2014吉林)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2. (2014重庆)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D. 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D,C,考点1 掌握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 (2015滨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B,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白烟,4P+5O2 2P2O5,浑浊,Ca(OH)2+CO2= CaCO3+H2O,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微弱的淡蓝,蓝紫,刺激性,淡蓝,S+O2 SO2,2H2+O2 2H2O,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3Fe +2O2 Fe3O4,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白,2Mg+O2 2MgO,2CO+O2 2CO2,CH4+2O2 CO2+2H2O,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例题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 C.铜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易错提醒: 1.实验现象指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的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温度等变化的信息,不能将生成物的名称当作实验现象来描述。例如: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描述为“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2.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如: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或烟雾。,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及时反馈2: 4. (2015邵阳)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中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 (2014苏州)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B,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6(2015本溪)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颜色是( ) A黄色 B淡蓝色 C蓝紫色 D砖红色 7、(2014盐城)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白烟产生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露置在空气中,C,B,考点2 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8(2014佛山)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 是 。 (2)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加热木炭的目的是 。 (3)图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 (4)图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 (5)图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坩埚钳,使木炭达 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使木炭温度达到着火点),用灯帽盖灭,盖灭 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或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检验木炭燃烧后的产物CO2,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2、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料是空气,根据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开来,这个过程属于 变化。 3、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 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 注意: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产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其反应过程中有可能改变。生物体内的酶属于催化剂。 4、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物理,改变,质量,化学性质,催化作用,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例题3 (2014遵义)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易错提醒: 1.检验氧气与氧气验满的操作不同,检验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排出瓶内空气。 3.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时反馈3: 9(2014南宁)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A,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0.(2014广州)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 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A,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1. (2015南昌)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B,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例题4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能参与该化学反应 C. 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D.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C,易错提醒: 1、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产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其反应过程中有可能改变。 2、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而不是“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包括物理性质。,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时反馈4: 12(2014株洲)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 ),A,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3(2014南宁)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课时总结,氧气 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二、化学性质及用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物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P、C、S等非金属单质都能在空气或者氧气中燃烧。 2、与金属单质反应: 常温下,Mg、Al就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点燃或者加热的条件下,Fe、Cu也能与氧气反应。但Au、Pt不会与氧气反应。 3、与有机物反应: CH4、C2H5OH、蛋白质、纤维素等大部分有机物都能在空气或者氧气中燃烧。 4、用途:可用于供给呼吸和作助燃剂,考点3 初步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三、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利用的原理是:利用了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2、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1)2KMnO4 K2MnO4+MnO2+ O2 (2)2KClO3 2KCl + 3O2 (3)2H2O2 2H2O+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