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89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2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3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4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5.1901年1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各项是一部关于伦琴的电视片中设计的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A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广播得知他获奖的消息B伦琴为节省时间可以订机票前往瑞典领取奖金C伦琴可以从报纸上获悉列强驻军北京至山海关D伦琴可以用奖金购买垄断公司股份而成为股东6有人考察了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说:“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那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上述材料可以观察的视角不包括()A经济发展 B社会分化C环境污染 D阶级斗争7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8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9 1912年上海实业家方液仙创办中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因小作坊生产和销路呆滞被迫歇业。1915年重建,但无力与舶来品抗衡再次倒闭。1920年改善产品装备,在当时社会宣传国货的有利形势下抓住时机,获得发展。如此反复者三,方液仙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是()A晚清政府的新政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C反帝群众的支持国货 D创业精神的艰苦实干10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11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C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 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12 xx年,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3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14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15 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国家贫穷落后C“左”倾思想盛行 D当时的世界时尚16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 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 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17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18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不包括()A.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推行私有化C. 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D. 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19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实行工业国有化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允许自由贸易20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21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22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3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4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2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技术基本不再使用B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C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D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在人口压力下,英国出现了能源危机(木材短缺)和棉布危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还有其他各种条件,包括水力资源、煤矿资源、银行信贷系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引自保留工业文明的脚印材料二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甚至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营养。引自保留工业文明的脚印材料三“已近两个世纪的现代文明在人们合作能力上没有扩大和发展,而在发展物质的科学的神圣的名义下不知不觉地做了许多事情损害着团体协作和处理人事能力的提高。”他还引用一位澳大利亚医生写给他信中的言论说道:“科学的发展能够使我们认识一切,惟一的例外是,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引自梅奥元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文明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主要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主要影响。(4分)27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材料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材料三xxxx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请回答:(1)改革开放以前30年,中国在经济和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4分)(3)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初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6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惊人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工业革命后,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材料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随着各种社会福利的不断扩大,某些特定的社会人群不断提出过高的社会福利诉求,一则导致社会福利开支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英国等国甚至高达50%以上,二则导致国家严重财政困难甚至财政赤字。面对居高不下的社会福利开支,政府不得不压缩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出现了躺在国家社会福利的温床上游手好闲的“懒汉”人群。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各国被迫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失业救恤金发放数额和适用人群减少,各种社会保险中国家承担的费用减少,个人承担的费用增大等。改革虽有阻力,但最终得以推行,对西欧各国财政状况好转起了重大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五十年代推动西欧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多种因素。(4分)并概括同一时期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对西欧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欧各国政府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对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启示。(6分)白鹭洲中学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10:CBDAB DBCCD 11-20:CBCCC BBDCA 21-25:CDBCC二、非选择题:26. 答案(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口增多,导致棉布危机。英国具有良好的工业革命资源条件、金融条件,以及优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8分)(2)经济机制: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政治机制: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运动机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机制;民权不断扩大。(6分)(3)主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借鉴。但损害了人类团体协作和处理人事能力的提高,使人类难以和平共处。(4分)27. 答案(1)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文化: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任一点)、“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2)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4分)(3)趋势: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重要历史原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xx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4)根本原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28. 答案(1)多种因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资产阶级统治;三十年代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加大了社会福利;二战后西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贫困人群扩大;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流行。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分)(2)高福利挫伤了一些人的生产积极性;高福利不利于科技教育发展;高福利导致严重的财政困难;高福利是导致经济“滞胀”的因素之一。(4分)(3)启示: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以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防止社会惰性。(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