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学生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486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学生版)一、 单选题1人们常选用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加强质粒分子的感染性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4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5、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一组是:T A G GC C A TT A C CG G T A ABCD6、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7、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9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第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D该技术可定向改造生物10、治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疾病的根本途径是:A、口服化学药物 B、注射化学药物C、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突变 D、采取基因疗法替换致病基因11不是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D乙肝疫苗1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缝合的部位是: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碱基与脱氧核糖CDNA双链上的磷酸二酯键 D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13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14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DNA连接酶DNA聚合酶DNA限制性内切酶ABCD15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援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6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DNA合成预期蛋白质功能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BC DA、过程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B、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C、过程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18、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19、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D每个人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20、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猛,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C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D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21三体综合征21、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 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 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A B C D二、简答题26、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卵母细胞除从活体输卵管中采集外,还可从已处死的雌鼠 中获取。(2)图中的高血压相关基因作为 ,质粒作为 ,二者需用 切割后连接成重组载体,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 有关。(3)子代大鼠如果 和 ,即可分别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然后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4)在上述转基因大鼠的培育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术是 、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27、将人的抗病毒干扰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试分析回答: (1) 人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体中去,原因是: 。 (2)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有一套 ,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 。(3) 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 。 (4) 烟草DNA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这说明 。28、材料:玉米的光合效率较水稻的高,这与玉米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将玉米的这一种酶转移到水稻等植物上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实践证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很难如愿以偿。最近,有人利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法,将完整的玉米PEPC基因导入到了水稻的基因组中,为快速改良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1)玉米和水稻很难利用常规杂交手段杂交的原因是 。 (2)获得PEPC基因后,将其导入土壤农杆菌的质粒中,以获得重组质粒,需要的工具酶是 和 。 (3)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水稻细胞,即使感染成功,PEPC基因通过一定途径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但不一定会表达,原因最可能是A玉米和水稻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B水稻中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CPEPC基因受到水稻基因组中相邻基因的影响D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的PEPC基因被水稻的某种酶破坏了 (4)PEPC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成功表达的标志是 。 (1)过程所需要的酶是。(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_ 原则进行连接。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3)在过程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_处理,以增大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a b(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得到如下图a的结果(黑点表示菌落),能够生长的细菌中已导入了 ,反之则没有导入;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a上,使绒布表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b的结果(空圈表示与a对照无菌落的位置)。与图b空圈相对应的图a中的菌落表现型是 ,这些细菌中导入了_。(5)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 。写出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表达的过程 。30、干扰素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对治疗癌症及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每升人的血液只能提取005干扰素。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2)密码子,共同的起源(3)抗病毒干扰素 (4)基因是遗传物质上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8、(1)玉米和水稻存在生殖隔离 (2)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3)C (4)在水稻细胞中合成PEPC ( 5)组织培养29、(1)逆转录酶(2)III 碱基互补配对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双螺旋结构相同(3)CaCl2 细胞壁(4)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 抗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重组质粒(5)共用一套密码子 生长激素基因mRNA生长激素30、(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分) (2)DNA连接酶;(3)他们的DNA分子组成成分相同,结构相似并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重组载体) ; 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5)通过DNA成功重组和转移,可培育具全新性状的转基因动植物和各种DNA重组微 生物,造福于人类;大量转基因生物的出现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有可能产生新的致病菌,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