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282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了解),心脏的胚胎发育 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心脏的胚胎发育,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约于第4周起循环作用,至第8周房室间隔已完全长成,既成为四腔心脏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就在这一时期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胚胎第28周,心 房,心 室,心 球,第22天,第21天,心脏外形的演变,第24天,第23天,心脏外形的演变,第35天,心脏外形的演变,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正常胎儿循环 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交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正常胎儿的血循环, 上腔V回流、来自上半身V血,下腔V, 来自下半身V血,右心房(混合血,以A血为主),经V导管,大部分,在肝下缘,经卵圆孔, 来自胎盘V血,大部分,(含氧量高),左心房,右心室,肝脏 (与门V汇合),小部分,升主A,左心室,大部分,经A导管,肺A,供应上半身(心、脑、上肢),(再次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供应下半身(腹腔脏器、下肢),降主A,(以V血为主),胎盘,脐A,经肝V,肺,少量,胎儿循环特点,肺血管阻力高 营养及气体交换在胎盘 胎儿循环通道开放(静脉导管,脐血管,动脉导管,卵圆孔),正常各年龄小儿 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心脏大小 心脏位置 心率 血压,新生儿期 青春期 心脏重 2025g 增长1214倍达成人水平,心脏大小,小儿心脏相对比成人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下降,心脏大小,四个腔的容积(毫升) 初生时 7岁 青春期 1820岁 2022 100110 140 240250 5倍 7倍 12倍,心脏位置,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 新生儿和2岁幼儿多呈横位,心尖搏动在左四肋间乳线外1厘米 37岁心脏逐渐转为斜位,心尖搏动在左五肋间乳线上 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动锁骨中线内0.51cm。,血管特点,小儿动脉相对地较成人粗。 动脉与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而成人为12。 10岁以前,肺动脉直径较主动脉宽,至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年龄 心率,新生儿 120140次/分 1岁 110130次/分 23岁 100120次/分 47岁 80100次/分 814岁 7090次/分,心率(掌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随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可影响小儿心率 应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和脉搏 一般体温每升高l,心率增加1015次/分 凡脉搏显著增快,而且在睡眠时不见减慢者,应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血压(掌握),小儿由于心搏出量较少,动脉壁的弹性较好和血管口径相对较大,故血压偏低 新生儿收缩压平均 6070mmHg 1岁收缩压平均 7080mmHg 收缩压=(年龄2)+80mmHg 舒张压 为2/3收缩压 高血压 高于此标准20mmHg 低血压 低于此标准20mmHg 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0mmHg,思考题,患儿男,6月,因咳嗽、发热3天入院。入院查体:T38.9,P:180次/分 R:80次/分,心音低顿,肝肋下3cm。 1:临床诊断? 2:治疗原则? 3:护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