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5月学情调查 历史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62031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5月学情调查 历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5月学情调查 历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5月学情调查 历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5月学情调查 历史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选对一题得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1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xx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里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坎儿井 C郑国渠 D隋唐大运河3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 ) 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4“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C百姓皆重商轻农 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6xx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就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C麦哲伦 D达伽马7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8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西欧列强积极开展殖民扩张和掠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推动力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野蛮掠夺、屠戮和不平等的贸易A BC D9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10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依靠殖民扩张和倾销商品A B C D11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12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民国初年 C改革开放后 D新中国建立之初13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西方文化传入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 B C D14“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A汽车 B轮船 C火车 D马车15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 娱乐大众 B. 传播商业信息 C. 宣传政治主张 D.报道国内外大事16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面所示发明,属于后一种类型的是( )蒸汽机 汽车 骡机 电灯 A B C D17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D.欧洲国家确立世界霸权19近来,经济学家们开始担心美国的次贷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危机。这不禁让人想起1929年的大危机。当时美国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美国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 B恢复银行信用 C防止盲目竞争 D刺激出口20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21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跪拜礼。称呼上采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法治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22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这说明()A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章太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C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D章太炎属于封建顽固派23罗斯福总统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新政采取的措施有 ()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发起“蓝鹰运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兴修公共工程 A. B. C. D.24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优化农村环境 B给农民提供补贴 C提高农产品价格 D提供就业机会 25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 普遍实施政府干预B. 倡导“新经济” C.实行计划经济D.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二、材料题(共50分)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材料四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五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4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6分)(4)据材料五,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4分)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7.(15分)历史照片和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荒芜的农田美国经济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等待求职的失业者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的人群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发布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四: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请回答:(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主要政策。(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及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4分)28.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材料四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新全球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有何作用?(2分) (2)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2分) (3)材料三反映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各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工具”及“电信工具”方面的成就。(3分) (4)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2分) (5)分别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参考答案:1-5 AABAB 6-10 DBCDA 11-15 CDBCB 16-20 CDABA 21-25 BCDCA26(1)特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2分) 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2分)(2)主观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或“敬业”“进取”“守信”“讲义”)。客观上: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4分)(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2分)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分)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4)新现象:农产品商品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对任意2点即得4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1分)27(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不能。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3)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4分)(4)影响: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战后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或开创国家干预的新模式)。(2分)启示: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与策略;实践中探索,实践中创新。(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28.(1)新航路的开辟;(2分)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2)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或飞机、电车)。电信工具:电话(或无线电报;有线电报)(4)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3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2分)(5)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世界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