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讲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残缺元素周期表的推断题 残缺元素周期表的推断是元素推断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主要涉及短周期元素的推断,因此只要记住短周期元素间的相对位置及短周期的结构特点即可快速推断。常见短周期残缺元素周期表结构有: (均为第二、三周期元素) (1号元素必为He元素),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3.元素推断的常见突破口 (1)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 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He、Be、Mg。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原子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原子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120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性质的特殊性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最小的是H。 单质硬度最大的,熔、沸点最高的,形成化合物品种最多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且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百分数最高的元素是指C。 单质密度最小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的,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三者均相等的都是H。 气态氢化物最稳定且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F。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l,碱性最强的是K。 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是N。 单质和其最高价氧化物都是原子晶体的是Si。 具有两性的元素是Al、Be。 最轻的金属是Li。,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山东卷)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解析:设Z的原子序数为n,则Y、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n-1和n+9,由于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则n-1+n+9=3n,解得n=8,则X、Y、Z、W分别为Si、N、O、Cl。元素原子半径:NO,故A项错误;非金属性: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SiH4,B项错误;O、Cl分别与Mg形成MgO、MgCl2,二者均是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NO3,D项错误。 答案:C,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湖南五市十校第一次联考)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Z C.Z单质与Fe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D.Y的单质比Z的单质更易与氢气反应 解析:由题意可推出X、Y、Z分别为N、O、S。S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3为弱酸,A项错误;Z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B项错误;S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S,其中Fe显+2价,C项错误;O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非金属性,O2比S更易与氢气反应,D项正确。 答案:D,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班调研)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能置换出e的单质,说明非金属性ae B.b、d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C.由b、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溶解于强碱溶液,但不能与酸溶液反应 D.由c、d分别与f组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解析:根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规律,可知a、b、c、d、e、f分别为C、O、Na、Al、Si、Cl元素。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二氧化硅中的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 Si+2CO,反应发生的原因是该反应体系中只有CO是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促使反应进行(也可从熵增角度理解),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非金属性,也不能说明碳的还原性强于硅的还原性,A项错误;O2-与Al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小的半径大,B项正确;b、e组成的化合物为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而AlCl3为共价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B,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北京卷)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解析:H2SO4和H3PO4分别为硫元素和磷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其酸性强弱可根据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元素的非金属性进行比较;Cl元素和Br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比较;NaOH和Mg(OH)2分别为钠元素和镁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其碱性强弱可根据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镁元素的金属性进行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与元素周期律无关。 答案:D,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关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族序数,但是F无正价,O一般不显正价。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但是HClO、H2SO3是弱酸,忽略了关键词“最高价”。 3.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1。忽视了也有相差11或25的情况。 4.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但是碳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 5.误认为得失电子数多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一定强。其实不然,把得失电子数的多少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混淆。 6.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A族的某些元素。忽视了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价,最低负价为-1价。,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1.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过渡元素。 ( ) 提示:过渡元素属于副族元素。 答案: 2.H2SO4的酸性比HClO强,说明硫的非金属性强于氯的。 ( ) 提示: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要比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答案:,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3.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1)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或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如NaMgAlSi;Na+Mg2+Al3+;N3-O2-F-。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如LiF-Na+Mg2+Al3+。 (4)核电荷数相同(即同种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3+Fe2+,ClCl-。 (5)电子层数和所带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选相近的离子参照比较,如:比较Al3+与S2-的半径大小,可选O2-为参照,可知:Al3+O2-、O2-S2-,故Al3+S2-。,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4.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1)当一种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当一种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所以K3C60是电解质 B.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变化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则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解析: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说明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离子化合物,为电解质,A项正确;化合物中只要含有离子键即为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多原子单质分子中各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如O2、N2等,C项正确;只有化学键的断裂而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如氯化氢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答案:D,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江苏泰州二模)如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R的最高化合价相同 B.简单离子的半径:XYZ C.Y、Z、R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D.电解熔融的X与Z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得到单质Z,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解析:同一短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X为O,Y为Na,Z为Al,R为S。O没有+6价,A项错误;简单离子的半径:O2-Na+Al3+,B项正确;Y、Z、R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C项正确;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冶炼Al,D项正确。 答案:A,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河北唐山一模)W、X、Y、Z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处于同一周期,W、X、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X的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WXZ B.原子半径:ZXY C.单质的熔点:WZY D.最高正价:ZWX,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解析:由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则W为氮元素;X的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则X为铝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且X、Y、Z处于同一周期,则Y为硅元素;W、X、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为钠元素或镁元素。Na+或Mg2+的半径大于Al3+的半径,A项错误;原子半径:Na(或Mg)AlSi,B项正确;N2常温下为气态,其熔、沸点很低,C项错误;最高正价:NAlNa(或Mg),D项错误。 答案:B,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2015海南卷)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Mg2+ C.O2- D.F- 解析:4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大的,离子半径反而小,故选C项。 答案:C,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1.共价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稳定性与物质熔、沸点描述的分别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化合物中只要存在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也就是说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4.稀有气体中不含有任何化学键,但含有分子间作用力。 5.仅有化学键的断裂而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反应,如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HCl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均为物理变化。 6.NaHSO4熔融时电离成Na+和 ,而溶于水时电离成Na+、H+和 。因为熔融时只能破坏离子键,而溶于水时既可以破坏离子键又可以破坏部分共价键。,考点1,考点2,精要研析,触类旁通,失误诊断,纠错训练,1.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为Cl-。 ( ) 提示: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有:Na+、Mg2+、Al3+、S2-、Cl-,前三种离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关系:Na+Mg2+Al3+,而后两种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离子半径关系:S2-Cl-,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最小的为Al3+。 答案: 2.氢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 ) 提示:NaH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学会审题图表信息题的审题策略 图表信息题是一种用二维图像、统计图、表格来描述化学问题的题型。图表信息题中的图表语言是高考命题设置的表现形式,化学知识是解题的载体。理解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借助图表语言,联想熟知的化学知识,将图表信息变换为化学语言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思路。,典型例题 (2015江西南昌校级二模)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有0.1 mol O2反应,则迁移H+ 0.4 mol B.正极反应式为CH2 CH2-2e-+2OH- CH3CHO+H2O C.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 D.该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审题指导 从示意图中提取的信息: 1.充入O2的电极为正极(b),充入乙烯的电极为负极(a); 2.氧化产物为乙醛,还原产物为水; 3.电解质溶液为磷酸溶液。 解析:O2作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H2O,每有0.1 mol O2反应,则转移H+ 0.4 mol,A项正确;正极发生得电子反应,B项错误;“电子走陆路,离子走水路”,C项错误;若为充电电池,则发生放电反应的逆反应,应有储存生成的气体的装置,显然示意图中没有,D项错误。 答案:A,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两种方法: 在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 2H2(g)+O2(g) 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1)实验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 。 (2)实验与实验相比,说明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 。 (3)实验时的温度:T2 (填“”“”或“=”)T1。 审题指导 从图中数据获得的信息: 1.实验和实验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相同,反应速率不同; 2.实验起始浓度加倍,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 3.实验中H2O的转化率增大。,解析:(1) (2)实验和实验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浓度相同,实验先达到平衡,说明实验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3)该反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实验起始时反应物浓度加倍,相当于压强加倍,单从这个角度分析,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转化率应减小,但事实上水蒸气的转化率增大,说明温度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更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右移,则T2T1。 答案:(1)710-5 molL-1min-1 (2)对水的催化分解效率不同(或固体颗粒大小不同等合理答案) (3) 体验与感悟 分析图表数据时一要看数据的变化规律,二要看数据变化规律的反常。从数据的变化规律中得到什么信息,数据的变化规律中的反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