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856348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B,考纲聚焦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 B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一、翻译要求 信、达、雅,信 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例1:以勇气闻于诸侯。,“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例2: 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豺狼猛虎。,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雅”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例: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我遥望的胸怀顿时畅快了,飘逸的兴致很快飞动起来。清脆的排箫声响起来,像清风吹起;细柔的歌声停止了,白云似乎也停止了。, 我登高望远的心情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清脆悦耳的排箫声响起来,好像清风徐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的飞动。,翻译的程序 、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二、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请求换这块和氏璧。,到了匈奴之后,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更加倨傲了,不是汉朝所期望的。,3、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如果不是大夫您教导我,(我)几乎犯下大罪,(以致)危害国家。,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说法或改变句式,使文意准确连贯。,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使用比喻、借代、互文、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宜用意译。,2、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况且这个人,眼睛像蜜蜂眼,声音像豺狼声,是个狠毒的人,不能立(为太子)。,注 意,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我还没有机会请缨报国,虽然也和终军二十几岁的年龄相仿;我也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愿望,羡慕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志向。,互文,比喻,用典,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4、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文言文翻译(直译)的方法,道理,使为王,2、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故 夫 知 效 一官,行 比 一乡,德 合 一君,而 征 一国 者,其 自视 也,亦 如 此 也。,纵然,怜惜,纵然江东父兄怜惜我并让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心意,能力可以取信一国百姓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这样。,谨慎(从事),反复陈述,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他们听。,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例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勇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勇气)就竭尽了。,3、补,等到燕太子丹把(派)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 计谋,才招致了祸患。,然而力气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4、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昼夜勤作息。,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单于愈益欲降武。,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主意没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这样做了却不能使天下人归附的,还没有这样的事!,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燕王)愿意拿全国的百姓作您的臣子,排列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注 意,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例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例1:吾孰与徐公美?,例3:今君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这和杀了人之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例4: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这也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高考文言译句抓得分点,要能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除了应当读通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就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也是考生准确答题后的得分点。,知己知彼备高考,1.要特别注意实词中诸如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等关键字词的翻译和落实。,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为了积成威势而胁迫别人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作为边邑,大王您知道这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着用灭掉郑国而背叛邻国呢?,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王恐怕蔺相如将和氏璧撞破,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把和氏璧撞破),召来主管的官员将地图铺在桌案上。,2.注意特殊句式,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省略、状语后置),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状语后置、省略),吾闻汉(以)千(斤)金,万户邑购我头,吾为若德!,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金,万户人口的封邑悬赏我的人头,我给你(这个)恩惠。,(他这样做)太过分了!我要替你向君王说说这件事。,3.注意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虚词的翻译,(晏)婴其淫于色乎? 何为老而见奔?,我晏婴难道是沉迷女色的人吗 ?为什么年老了却有人投奔(被人投奔)呢?,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商臣听说了(要免除他太子)这件事,但不明确(没得到确切的消息),就问他的老师说:“怎么办才能清楚地知道这事呢?”,其孰能讥之乎?,何为其然也?,练习,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相如闻,不肯与会。,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不知句读,不解惑。,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8、沛公安在?,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沛公在安?,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真题演练(2002全国)翻译划线句子,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qun):诚谨忠厚的样子。】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分析并翻译,其李将军之谓也? 分析 留李将军; 换其:大概 也:吧 调之谓(宾语前置的一种固定句 式):说的是/是说,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分析 留死、天下、不、为; 换及:到、等到 之:的 日:时候 知:熟知、了解 与:和 皆:都 尽:竭尽表示、 至极 哀:哀伤 补知:知之者 不知:不知之者 皆为尽哀:皆为(之)尽哀,等到他死的时候,天下了解他的和不了解他的,都为他哀伤至极。,2002年全国高考题,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翻译划线句子,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庞涓)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 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不能在人前露面。,齐国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载着(孙膑)回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翻译划线的句子,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