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脉象理论与临床应用.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91102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脉象理论与临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针灸脉象理论与临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针灸脉象理论与临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脉象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国.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树中 2010-4-18,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针灸还需要诊脉吗? 如今的针灸医生几乎没有诊脉的不是也照样有疗效吗? 内经所言:“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还有临床价值吗? 第二部分 临床应用 在针灸临床中如何将脉象与针灸治疗有机结合? 用脉象指导针灸的临床价值何在? 有无规律性的东西可把握?,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据脉针灸是内经的基本观点,“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必”没说“应”、 “宜” 目的“视气之剧易”辨气血情况 问题: (1)如何诊脉?(2)如何辨经络、辨气血?,内经如何诊脉?,(1)遍诊法上、中、下“三部九候法” (2)寸口人迎诊法对比人迎、寸口脉的大小来确定病在阴经还是阳经?在哪条经? (3)独取寸口法现在普遍应用“按寸不及尺”,内经如何据脉辨经络、辨气血?三部九候诊法,可以直接诊断各条经络的虚实,现在已很少用 从理论上讲可指导针灸临床 值得深入研究 临沂有民间医生用贴敷三部九候法治疗各种疾病,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脉独察九候:脉独者病(小、大、疾、迟、热、寒、陷下) 以针调九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内经如何据脉辨经络、辨气血?寸口人迎诊法,对比人迎、寸口脉的大小来确定病在阴经还是阳经?在哪条经? 意义重大,但挖掘不够。赵京生教授 针灸治疗原则:灵枢 经脉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问题:何谓盛?何谓虚?,如何用寸口人迎诊法辨盛虚、辨经络?(一),寸口脉:属阴,在手太阴肺经上,察阴 经之盛虚 人迎脉:属阳,在足阳明胃经上,察阳经之盛虚 少阳经(胆、三焦):“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太阳经(膀胱、小肠):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阳明经(胃、大肠):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如何用寸口人迎诊法辨盛虚、辨经络?(二),厥阴(肝、心包):“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少阴(肾、心): “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太阴(脾、肺):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如何用寸口人迎诊法辨盛虚、辨经络?(三),灵枢终始: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独取寸口如何辨经气虚实?,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灵枢小针解:“所谓虚则补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内经据脉而刺的六变刺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内经用脉象判断针灸的疗效,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灵枢终始:“所谓气至而有效者,写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随言快,病未去也。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随言快,病未去也, 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第二部分 临床应用,一、辨八纲 阴阳:阴证宜灸;阳证宜针。张仲景 表里:“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浮脉浅刺,沉脉深刺或者用灸法(陷下则灸之) 寒热:“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寒深刺留针或灸;热浅刺或刺络出血 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灸偏补,针偏泻。,二、辨脏腑,根据寸口脉的脏腑定位辨病在何脏、何腑。 脏腑病:背俞穴 、募穴、原穴 五脏病:背俞、原穴。如肺病:肺俞、太渊 六腑病:募穴、下合穴。如胃病:中脘、足三里 脏腑五行生克取穴法:如肝实泻行间,肝虚补曲泉,三、辨气血、辨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道路。 经主气,络主血。 首先辨在气、在血(在经、在络)。 次辨气血、经络的虚实。 病在经、在气用针调气:“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病在血、在络刺血出血或刺络出血。如经期头痛,头维刺血。,四、辨部位,难经十八难:“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人,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也。”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脉经三关主对法 针灸根结、四海、气街、三焦四关理论确定穴位。,辨部位(二),寸脉异常:膻中 关脉异常:中脘 尺脉异常:气海或关元 脑部:百会、风府。四海:“脑为髓海,其输上在其盖,下在风府。” 胸部:大椎处、人迎 气街理论 腹部:脐周压痛点、腹部对应压痛点、气冲。气街理论 上焦、中焦:鸠尾 中焦、下焦:气海,我对脉学研究的看法,百花齐放 兼收并蓄 把握规律 实事求是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