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秋学期期末一模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71213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秋学期期末一模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秋学期期末一模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秋学期期末一模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秋学期期末一模考试试题注意:1、 本试卷共8页。2、 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3、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内容为必修5及选读模块。5、 考试结束后请妥善保存好试卷。一、基础知识题(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漩涡(xun) 糗粮(qi) 飨国(xing) 折券弃责(qun)B、 攸同 (yu) 鳏寡 (gun) 龟裂 (jn) 长歌当哭 (dng)C、 笃仁 (d) 渲染(xun) 甲胄 (zhu) 相形见绌(chu)D、 巡狩(shu) 须髯(rn) 濒临 (pn) 股肱之臣(g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篡弑 斑斓 慰藉 补弊起废B、草创 蜂拥 矜持 绘生绘色C、暮蔼 阡陌 门槛 文质彬彬D、婉转 囊者 青睐 戛然而止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大赋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曲终奏雅,劝百而讽一是它不多的主题价值之一。B、 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C、 美伊交战以来,巴格达上空不断腾起爆炸的烟云,那场面真让人叹为观止。D、 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数学老师针对班上同学参差不齐的现状,进行了分层教学,同学们非常满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有些炎症不但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B、 清代的诗、词、散文,总体成就虽未能超过唐宋两代,但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乏优秀作品。C、 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D、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二、阅读题(59分)(一)阅读李将军列传压缩选段,完成58题。(13分)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6、翻译划线的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2分)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分)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专以射为戏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二)阅读史记汲郑列传选段,完成913题。(16分)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注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僦,运送。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常引以为贤于己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良乃入,具告沛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12、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2分)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2分) (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17题。(19分) 周庄烟雨中韩静霆 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正是烟雨空漾天气,衣裳在空气里就湿漉漉了,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色蚜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从湖里滋出的一张荷叶。 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密而又无痕的烟雨中了。真正坐在船上,才算是知道水乡呢。船儿款款地贴着水镇人家的窗根儿摇,穿过一个桥洞,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明明暗暗。船儿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船儿赶着一群又一群湖鸭。忽然间,船儿打了一个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人家的厅堂!说是那人家姓张,张家厅堂高高筑在水上,可见爱水爱到了什么程度。行船在厅堂,船娘和厅里的熟人打着招呼,沏春茶的声音都听得见。水镇,水船,水乡人,远客,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温馨的整体,一个很大的家。在周庄,真好;在乌篷船上,真好。我这个北方汉子浮躁的心,放下了,在水中溶掉了。湿漉漉的水雾营养着脸呢,一双干涩的老眼,水灵灵的了,涩苦生剌的舌根,荡漾着凉丝丝的水波了。试试嗓音,喉咙里跑出了湿软湿软的音节儿。撑船的船娘问我,“向左呢,还是向右?”左边是桥,右边也是桥,左手是水乡,右手也是。我就请船娘“随意”。是啊,随意,前边的船娘,后边的船娘,青莲包头藕荷兜,都随意。 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田园啊!这种禅境,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随便想些什么就想些什么,让人眷恋,让人相思,让人散开胸中的积郁。 我在张家厅堂品了一阵阿婆茶。 我在沈家天井,看了一阵独自绿着的一株芭蕉。 我登上不知姓氏的小姐的绣楼,对着绣花的绣幔和雕花的牙床,发了好一阵呆 周庄!周庄!水做的小镇,水做的骨肉。我觉得浑身轻松,也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很温柔很温柔了,不是么?船儿和船儿磕碰了,相对一笑;船儿和船儿在水巷狭路相逢了,让开就是。 周庄当然不是世外,周庄当然也有历史。离镇二里的太史淀,枯水时可见古井数臼,水丰时烟水茫茫,一澄如天。便是说,平静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周庄水域春秋时期见有记述“摇城”,北宋元祜元年,得名周庄,两千五百年的旧事,九百岁的高龄,多少风风雨雨骚扰?可是,在周庄的粉墙上,拱桥上,人们是见不到沧桑变化的碑刻和文字痕迹的,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风雨就是风雨,沧桑就是沧桑,芦花还是白就白了,采花还是黄就黄了,船还是船,桥还是桥,周庄还是周庄。无论庙堂之上,朝野之间,怎样的人来人去,云起云飞,周庄乡民创造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宁馨中所包容的博大和深刻,是永恒的。 一切都是匆匆过客!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贵胄,都是过客,惟有水镇人家创造的水镇永恒,周庄永恒!我想。 船儿在水上漂着。我在船儿之上躺着。 我抱着周庄烟雨,周庄烟雨抱着我。 周庄真好。周庄永恒的宁静,温柔,自然,真好。(摘自2003年12月27日扬子晚报)14、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请根据文意分条归纳,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3分)15、结合文章说说“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的内涵。(4 分)16、文题为周庄烟雨中,但文章在“烟雨”上着墨很少,这是为什么?(4分)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写自己在周庄品茶、看芭蕉、发呆这三个细节,其目的是什么?(4分)(2)最后两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4分)(四)阅读下段文字,完成第18题(6分)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18、(1)画线句子后凝成为什么成语?(1分) (2)曹操在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这个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请补全句子。(2分)(3)请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3分) (五)阅以下诗歌,回答问题.(5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分)20、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3分)三、默写题(8分)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相见时难别亦难,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夫 ,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高祖本纪)(4)屈原曰:“ , ,是以见放。”(渔父)四、语用题(11分)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分)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走进微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你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23、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5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分别是贝贝(鱼)、晶晶(大熊猫)、欢欢(奥运圣火)、迎迎(藏羚羊)和妮妮(燕子),每个娃娃分别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 请你从上面5个娃娃形象中选择2个,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这些形象的具体含义。每个在30字左右。(6分)五、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老木匠“功德圆满”后准备告老还乡,老板不舍之余要求他最后再建一幢房子,无心工作的木匠以粗活草草收场。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无地自容,自言自语道:“现在我得住在一幢自己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了!”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常常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时,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精彩,每个人生活的墙上都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请你以“创造自己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答题纸选择题部分(每道题3分,共33分)12345789101112非选择题部分(57分)6、翻译划线的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2分)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2分)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2分) 14、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请根据文意分条归纳,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3分) 15、结合文章说说“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的内涵。(4 分) 16、文题为周庄烟雨中,但文章在“烟雨”上着墨很少,这是为什么?(4分)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写自己在周庄品茶、看芭蕉、发呆这三个细节,其目的是什么?(4分) (2)最后两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4分) 18、(1)画线句后凝称为什么成语?(1分) (2)曹操在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这个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请补全句子。(2分)(3)请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3分) 1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分) 20、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3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 。 ,(2) , 。(3) , ,吾不如子房。(4)屈原曰:“ , ,是以见放。”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分) 23、请你从上面5个娃娃形象中选择2个,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这些形象的具体含义。每个在30字左右。(6分) 24、作文。(60分)答题纸选择题部分(每道题3分,共33分)12345789101112BDCBDDDBDCD非选择题部分(57分)6、翻译划线的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2分)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分)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2分) 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2分) 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14、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请根据文意分条归纳,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3分)载着游客的船儿可以随便进入人家的院子、厅堂。游客和周庄人可以一下子组成一个很大的家。能使我这个北方汉子放下浮躁的心。让人眷恋、相思,散开心中的郁积。(每点1分,答对任意3点得满分)15、结合文章说说“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的内涵。(4 分)周庄以博大的胸怀创造了一个永恒、温馨、宁静、平和、淡泊的生存环境。(4分)16、文题为周庄烟雨中,但文章在“烟雨”上着墨很少,这是为什么?(4分)文中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雨,更是指周庄历经沧桑后独具的人文环境,文章重点写的是人文环境,故对自然界的烟雨着墨不多。(4分)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写自己在周庄品茶、看芭蕉、发呆这三个细节,其目的是什么?(4分)用下文历史上的沧桑变化来衬托(反衬)眼前周庄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2分),并进一步写出周庄的博大深刻永恒,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刻(2分)。(2)最后两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4分) 写自己已经沉浸在周庄迷人的人文环境中,(2分)再次倾吐了周庄在自己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含蓄隽永,意味深长。(2分)18、(1)画线句后凝称为什么成语?(1分) 捉发吐哺 (2)曹操在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这个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请补全句子。(2分)(3)请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3分) 曹操想广纳贤才,建功立业。1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分)题是对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是否了然于胸,是答题的关键。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的是对偶,然后结合诗歌,具体说明,谁与谁对仗,即“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参考答案: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0、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3分)题是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即对诗歌中的意境的分析。具体说来,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用什么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同时,也隐性地考查了对诗歌中的词语的理解,例如尾联的“自”和“空”。这两个字的作用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如果分析到这些,考生就不难做答了: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草、水、树、花、山、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联“花自落”、“鸟空啼”中的“自”“空”字,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4)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分) 23、请你从上面5个娃娃形象中选择2个,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这些形象的具体含义。每个在30字左右。(6分) “福娃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蕴涵着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憨厚乐观、充满力量的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福娃欢欢”是一个火娃娃,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到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福娃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愿传向世界。迎迎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福娃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燕”还代表燕京。天真无邪、欢乐矫健的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你好运”的美好祝愿。 (评分细则:共6分,意思接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