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75074.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5109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7507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7507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7507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 课教材一、跑:蹲踞式起跑 二、游戏:合力教学目标认知: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和动作要领, 情感: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听从指挥的品质技能: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起跳动作熟悉起跑口令 负荷:发展灵敏、协调、速度素质重点难点学习蹲踞式起跑作熟悉起跑口令, 知道如何来确定手与脚的位置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一、 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 蹲踞式起跑1集体做专门练习2分组练习站立式起跑体会反应和快速起跑3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试做教师积极纠正5学生分散做动作主要掌握量法6学生分组做蹲踞式起跑,跑出1520米二、 游戏:合力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和规则2学生(一组)试做教师讲评3分组练习4分组进行比赛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一般练习密度预计33情绪状态一般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1、 今天是第一节室外课,五2班有17人未按要求着装,下课前作了强调。2、 学生能较好的完成蹲踞式起跑的动作。3、 学生对合力游戏不感兴趣,下一个班换成“长江-黄河”。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2 课教材一、跑:蹲踞式起跑 二、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和动作要领。 情感:能乐意接受指导,发扬机智、果断的作风。技能:能按口令做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负荷:发展灵敏、速度、量力等素质,提高跑的能力。重点难点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臂,同时两腿用力猛蹬地。两腿蹬摆结合有力。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基本部分一、跑:蹲踞式起跑。1、专门练习(四节);(四八呼)2、介绍蹲踞式起跑的意义;3、组织学生集体做蹲踞式起跑的专门练习; 4、结合教学挂图,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和口令;5、分组做蹲踞式起跑的分解动作;6、4人一组听口令做蹲踞式起跑动作。二、小篮球:原地运球1、 分组做熟悉球性的练习。2、 出示挂图并示范原地低姿运球动作。3、 分组原地运球练习。中上中下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一般练习密度预计33情绪状态一般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3 课教材一、跑:50米快速跑 二、韵律活动和舞蹈:自我表现活动教学目标认知:能知道快速跑的动作方法情感:能在重复练习中体验快速跑的乐趣技能:能做出自然、放松的快速跑动作负荷:提高学生跑动速度,增强奔跑能力重点难点高抬腿自然过渡到加速跑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跑:50米快速跑1、 分组练习高抬腿接加速跑2、 分组练习30米放松跑3、 分组听信号练习蹲踞式起跑的50米快速跑要求:要体会到高抬腿过渡到快速跑的动作变化二、韵律活动和舞蹈1、 请各小组简单介绍创编的内容以及自编动作的特点2、 各组做赛前练习。提示学生参赛时动作准确、连贯,富于表现力3、 比一比,赛一赛,并组织学生观摩比赛要求:相互评价,评出“最佳创编表演奖”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4 课教材一、跑:弯道跑 二、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弯道跑的意义、要求和方法情感:乐于重复练习,对能掌握好动作感到欣慰技能:能做出弯道跑动作,并逐渐加快跑速负荷:增强学生跑时动作的协调性重点难点身体与手、脚的位置要正确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跑:弯道跑1、 组织学生沿场地上的图形做慢跑、放松跑和各种追逐游戏。让学生体会弯道跑动作2、 讲解、示范弯道跑技术要点,比较直线跑与弯道跑的不同3、 组织学生分散原地模拟弯道跑的摆臂动作,速度由慢到快4、 分组进行由直线跑到弯道跑练习,并逐渐加快跑的速度要求:体会弯道跑的身体姿势、摆臂动作、逐渐加快速度的弯道跑技术。二、小篮球:行进间运球1、 组织学生进行原地两手交替运球练习2、 用信号或手势指导学生进行行进间变速变向运球练习3、 组织运球接力比赛要求:进一步提高运球、控球能力,积极参与比赛,相互配合。1813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4场地器材小篮球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5 课教材一、跑:耐久跑 二、游戏:互挤出圈教学目标认知:能知道耐久跑中正确分配体力的方法情感:练习中具有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技能:能做到跑的动作轻快、协调,呼吸有节奏,跑得持久负荷:增强学生心肺功能重点难点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在极点出现的时候坚持跑下去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跑:耐久跑1、 分散做原地摆臂练习和原地慢跑练习,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2、 分组练习200米、400米中速跑,注意弯道跑技术3、 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然后总结讲评要求:体会有节奏的呼吸方法,体验合理的体力分配方法二、游戏:互挤出圈1、 组织学生复习游戏的过程和方法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要求:注意发力时机、用力部位、安全等问题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较强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6 课教材一、跑:400米耐久跑(考核) 二、选修内容教学目标认知:能记住耐久跑的方法,懂得体力分配的道理情感:考核中能表现出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技能: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力,跑完全程,力争好成绩负荷: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重点难点知道考核标准,争取好成绩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跑:400米耐久跑(考核)1、 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原地摆臂和原地高抬腿跑2、 分组练习站立式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3、 宣布考核办法及标准,男生考核,女生自选活动内容4、 考核后总结评议要求:学会自己做放松活动,争取好成绩二、选修内容:互挤出圈1、组织学生复习游戏的过程和方法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要求:注意发力时机、用力部位、安全等问题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一般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较强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7 课教材一、跑:400米耐久跑(考核) 二、小篮球:原地单手肩上传球教学目标认知:能记住耐久跑的方法,懂得体力分配的道理情感:考核中能表现出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技能: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力,跑完全程,力争好成绩负荷: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重点难点知道考核标准,争取好成绩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跑:400米耐久跑(考核)1、 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原地摆臂和原地高抬腿跑2、 分组练习站立式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3、 宣布考核办法及标准,女生考核,男生自选活动内容4、 考核后总结评议要求:学会自己做放松活动,争取好成绩二、小篮球:原地单手肩上传球1、 组织学生复习双手胸前 传、接球动作2、 讲解、示范原地单手肩上传球动作3、 分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传球徒手模仿练习4、 分组或分散两人对传练习要求:体验身体协调性,相互配合,相互指正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本课400M考核,4个班共有15人在及格线附近,3人明显不及格,都是体型肥胖者。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8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 能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8)1.开课式。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二、基本部分:(28)1.向后转(齐步)(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2)教师讲解示范。(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2.迎面接力跑(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3)要求:1.传递 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三、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本课小结: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年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 9 教学内容:1.后 蹬 跑2.游戏;互相帮助教学任务: 1掌握后蹬跑技术,发展腿部力量。 2通过互相帮助游戏,培养负重快走的能力,发展下肢力量。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纵队、横队。齐步走,向右转走。 3准备活动:慢跑两圈;双人操6节。 二、基本部分: (28) 1、后蹬跑 (1)动作:后蹬跑对于发展腿部力量,改变跑的后蹬动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后蹬时,上体稍前倾,前脚掌用力蹬地,使蹬地腿伸直,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然后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自然地前后摆动。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1、双手支撑墙上或器械上,做原地后蹬和前摆腿的练习,要求蹬地充分,另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动。2、原地单腿交换跳,蹬地要充分,动作要协调。3、慢速度地行进间的后蹬跑。要求后蹬充分,摆动腿积极下压,前脚掌着地,动作要有弹性。4、在地上放若干个间隔1米左右远的实心球从球上跨过,要求后蹬充分,抬腿送髋。5、画两条20一30米长的跑道,学生成二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每组按顺序练习。 (4)注意事项:要掌握支撑腿后蹬充分,摆动腿积极前抬送髋动作。 2.游戏:互相帮助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成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在起点线后。游戏开始,前面的人将后面的人背起,向预先放置的标志物前进,到达标志物后,两人互换,绕过标志物,再背回起点线。以先回到起点线的组为胜。 (2)规则:背者在途中可站立休息,但被背的人身体任何部位不得着地。 (3)注意事项:1、在场地上画10一15米长的两条跑道,并设置两个标志物,若学生数名。可增加场地进行。2、教师统一发令,注意安全,严格执行规则。 三、结束部分: (4) 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课后小结:后蹬跑对于发展腿部力量,改变跑的后蹬动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后蹬时,上体稍前倾,前脚掌用力蹬地,使蹬地腿伸直,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然后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自然地前后摆动。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0 课教材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二、游戏: 两垒球教学目标认知:让学生了解起跳正确的 方法。了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要求。情感: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技能:学生学会起跳有力,起跳腿的髋、膝、踝三个关节快而有力的蹬直。负荷:发展灵敏、速度、量力素质,提高跳跃能力。重点难点起跳有力。起跳腿的髋、膝、踝三个关节迅速蹬直。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蹲踞式跳远1助跑几步,单脚起跳用手或头触高物 (多次)2分住做高抬腿练习3讲解踏跳动作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练习(多次)5上一、三、五、七步练习踏跳。体会踏跳与腾空 6分组全程助跑踏沙坑练习 二、游戏:两垒球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2分多小组进行 练习3分组进行游戏 2341612中中下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一般练习密度预计33情绪状态一般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1 课教材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二、游戏:两垒球教学目标认知:知道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部分组成的了解丈量步点方法情感: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技能:改进助跑和起跳动作,能做到快速助跑,准确有力起跳负荷:发展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素质重点难点改进助跑和起跳动作,完善起跳技术难点,快速助跑与有力踏跳的组合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蹲距式跳远原地双脚腹练加速跑 米教师讲解跳远完整,技术指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劝告程跳远的四个有机的组成部分4学生进行步点的丈量和调整5分组进行全程助跑跳远练习二游戏:两垒球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2复习练习,主要练习配合传接球3分组进行游戏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一般练习密度预计33情绪状态一般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教材一、 跳跃:蹲踞式跳远二、 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任务1、 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2、 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3、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力量次数准备部分一、 课堂常规(略)二、 准备部分1、 队列、慢跑2、 徒手操、伸展运动3、 专门性练习1、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3、教师指挥,口令4、组织:四列横队1、 学生听口令站队2、 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5弱1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跳远重点:动作协调、蹬跳有力。难点:助跑、踏跳、 腾空、落地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重点:注意力集中。难点:动令予令要分清。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2、组织学生练习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4、组织:分组轮换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2、织学生练习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听、 学生练习、 纠正错误、学生听、学生练习、纠正错误302中中弱1111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二、总结三、下课1、 教师组织领做2、 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3、 组织:四列横队1、 学生模仿2、 学生听,提问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2 课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3 课教材一、 跳跃:蹲踞式跳远二、 技巧:肩肘倒立任务、 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手腕、手指的灵活性。3、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力量次数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二、准备部分1、队列、慢跑2、徒手操、伸展运动3、专门性练习1、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3、教师指挥,口令4、组织:四列横队1、学生听口令站队2、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530弱中中1111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跳远重点:动作协调、蹬跳有力。难点:助跑、踏跳、 腾空、落地二、技巧:肩肘倒立重点:动作这间的连接要自然、连贯。难点:腰挺直,两臂撑住腰,注意安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组织:分组轮换、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1、学生听2、学生练习3、纠正错误、学生听、学生练习、纠正错误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总结3、下课1、教师组织领做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3、组织:四列横队1、学生模仿2、学生听,提问2弱1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4 课教材一、跳跃:蹲踞式跳远(考核) 二、选用教材教学目标认知:了解跳远考核、测和比赛的规则和丈量成绩的方法情感:培养勇敢、果断、富于竞争等优良成绩技能:改进跳远技术动作,努力跳出好成绩,完成考核任务负荷:发展灵敏、协调素质、提高跳跃能力重点难点改进和提高跳远的技术动作,完成考核任务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 蹲踞式跳远(考核)1专门练习(2-3)2教师宣布考核方法要求规则和评分标准3丈量步点,试跳4开始考核二、 选用教材:游戏:丢沙包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2练习3分组进行练习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0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这堂是考核课,几个学生表现很差,我又一次发火了。哎!在体育课中,对全体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袒护、不冷落。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我们体育教师则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往往,思想放得快,动作协调,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而体育教学有其更直接,更集中激发顽强拼搏精神和培养集体主义品质的积极效应。我们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而一展风采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运动员给集体多流一滴汁、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做示范、作裁判、协助教师参与保护帮助,借收体育器材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到对文字科的学习上去:在文字科学习较好有的又在对体育三基的掌握上感到吃力,成为体育课中的“差生”。自勉!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15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 (三 )2.游戏:单手传球比快教学任务: 1.进一步学习提高跨越式跳高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弹跳力。 2.培养学生单手传球能力,发展上肢力量。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齐步走一一一跑步一一立定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双人操6节。 二、基本部分: (28) 1跨越式跳高(三) (1)动作:逐渐加快助跑速度,递速用力踏跳,当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至横杆上时,开始向外跨并稍内旋,踏跳腿在完成踏跳动作后,迅速离地上摆,跟随摆动腿向外跨过杆。落地时,摆动腿先着地。两腿屈膝,缓冲平衡。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参看第16课。 (4)注意事项:1、着重强调踏跳和过杆动作。2、注意安全,防止损伤。 2游戏:单手传球比快 (1)方法: 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又平分为甲、乙两组,各组成一路纵队,相对站在指定线后,甲组排头手持小篮球。游戏开始,持球人用单手肩上传球的方法,将球传给乙组排头,自己站到排尾。乙组排头用双手将球接住并用同样的方法回传给甲组。如此依次进行先做完的一队为胜。 (2)规则: 球未接住,由接球人捡回。 (3)注意事项,1比赛时要按规定的传球动作和要领做,要求动作正确,传得准,传得快,动作协调,连捉。强词传球要到位并使对方接住。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需耍,确定传球的距离,动作熟练后也可以增设障碍,以提高游戏的难度。3.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三、结束部分: (4) 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16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 2.手脚并用爬垂直竿 教学任务:1.进一步巩固提高跨越式跳离的完整技术,发展学生的弹跳力。2.通过手脚并爬垂直竿,增养学生攀爬能力,发展力量索 质。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开课式。2.队列练习:向后转走。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韵律操6节。 二、基本部分: (28) 1跨越式跳高(四) (1)动作:放松,自然地助跑3一一5步,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步幅逐渐加大,用有力的脚踏跳。踏跳腿稍屈膝,先以脚跟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再用前脚攀迅速有力地蹬地,两臂配合向上摆动。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见第16课。 (4)注意事项:1.强调踏跳有力,动作完整连贯、协调。2.注意安全,防止损伤。 2手脚并用爬垂直竿 (1)动作,两手握竿,两腿提屈,两脚内侧或脚攀夹竿,然后两腿蹬直,同时两臂引体问上,两手搏依次向上换握。腿再提屈,脚夹竿,按此方法继续问上爬。逐步增加爬的高度和加快的速度。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按要求和顺序依次进行。 (4)注意事项:1.这个动作的要点是蹬腿和拉臂动作的协调配合,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开始时不要过分强调动作的细节,待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力之后,再逐步提高要求。2.竿下面放垫子,防止学生滑下跌伤,教学蔚要仔细检查器械,安装牢固。3.小学生练习时会出现错误动作和手脚配合不协调现象,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与辅导。4.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5.严格课堂纪律,注意安全。三、结束部分: (4)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17 课教材一投掷:原地侧向投掷“管状物” 二选用教材教学目标认知:记住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要领。情感:培养勇敢顽强、听从指挥的优良品质。技能:改进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的动作。负荷:发展协调、速度、力量素质、提高投掷能力。重点难点用力蹬地与身体各部分用力的协调配合。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四八呼)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235小基本部分一原地侧向投掷“管状物”1专门练习(2-3节)(四八呼)2教师讲解示范“管状物”的握法及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方法。3学生在教师口令指挥下做徒手投掷动作练习4分组进行原地侧向投掷“管状物”评价再练习。二选用教材:游戏角力1教师讲解几种角力的方法。2示范、演练,讲规则3分组练习。4开始游戏。21810中中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一般练习密度预计33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18教学内容: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2.游戏:拉绳比跳教学任务:1.初步掌握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技术,提高投掷能力。2.通过拉绳比跳游戏,发展灵敏、力量等素质。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8)1.开课式。2.队列练习。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徒手操6节二、基本部分(28)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一)(1)动作:略 (2)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成纵队,四人一组依次进行练习。 (4)注意事项:1、先让学生徒手挥臂练习几次,随后听教师口令统一投掷。2、要求投掷时注意蹬腿、转体、挥臂的动作。2、在场地上划两条15米长的并行线距离2米,一条线为投掷线,另一条为预备线。3、听到老师喊预备才能进入投掷区,按老师统一口令掷和捡回投掷物。4、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2拉绳比跳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均成一列横队相对站在两条线后,两队排头分别站在两个圆圈内,各握绳的一端。游戏开始,两人同时做连续单脚跳,并用力拉绳,能把对方拉出圈外或迫使对方提起的脚着地,得一分,然后两队依次换人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2)规则:1、互拉绳时,绳脱手,脚踩线,换脚跳均为失败。2、双方同时失败均不得份,两队各换下一人进行。 (3)注意事项:1、要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开玩笑或在用力拉时松手。2、分组时注意体力强弱调配要适当,男女生可分组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 (4)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19教学内容: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 (二 )2.跳背教学任务:1.学习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技术。提高投掷能力。2.初步掌握支撑跳背的动作,培养勇敢精神。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8)1.开课式。2.队列练习:齐步走一跑步一立定。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儿童广播韵律操6节。 二、基本部分: (28)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二) (1)动作:迅速,连贯地完成上两步和向后引球的动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转体、挥臂经肩上的顺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掷出。掷出的球必须从前面的两条横绳中间穿过。 (2)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参看第10课。 2.跳背 (1)动作:两人一组。一人两脚左右开立站稳,上体前屈,低头,两手支撑在两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双脚起跳。两手支撑于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过大),同时两腿伸直向左右分开,腾空越过人背。落地成半蹲,两臂斜上举。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队,分别排成一列横队,按顺序依次进行练习。 (4)注意事项:1、一人做上体前屈,低头,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2、练习时严格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4) 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3.宣布下次课内容;4.下课。本课小结: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主教材的处理时,教师并没有向以往教学一样,直接教给学生正确的动作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几种不同的投掷方法(坐着投、两脚左右开列投、两脚前后开列投等),发现那一种方法投掷距离最远,进行练习。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给学生动作要点歌谣,攻克技术要点,使学生不仅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了身体素质,而且调动了学生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愉快地、积极地练习,体验到了体育的兴趣。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20 课教材一、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组合动作(三) 二、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目标认知:熟记全套动作名称和要领,能说出原地侧向投掷动作的要领情感: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及听从指挥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技能:学生能完成全套武术组合动作,提高投掷动作的联贯性和协调性负荷: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投掷能力重点难点学会全套组合动作的基础上掌握好动作,难点准确到位有力度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教学运动负荷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_二、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慢跑;五、徒手操: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 5、膝部运动 6、腕、踝运动五、素质练习:5基本部分一、 提武术组合动作(三)1复习单个动作突出重点难做动作多练2用呼喊动作名称或口令的方法进行练习3分散分小组2-4人一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4集体练习5汇报“大比武”二、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1集体用短绳做绕肩练2用短绳投远练习,复习动作。3学生做动作教师讲评,指出存在错误4分组进行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练习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二、小结三、布置课后练习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3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集中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五年级体育课教案第一学期 第 21 课教材一、体育常识:篮球 二、室内活动:双人素质操46节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篮球运动的概况情感:对学习篮球知识感兴趣,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技能:能知道篮球比赛的简单规则、比赛方法基本部分一、体育常识:篮球(网络教学)1、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篮球比赛规则简介正规篮球比赛,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圈高3.05米。球用皮、橡皮制成,重量大小也有规定。比赛分两队,每队上场5人,称前锋、中锋和后卫。每场比赛40分钟,分上、下两场。比赛时投进一球得2分,罚进一球得1分。6.25米以外远距离投进一球得3分。比赛结束以得分多的队为胜方。每场比赛设主、副裁判各一人,负责比赛的裁判工作。如果队员、犯规共达5次,必须自动退出比赛。比赛的每个半时,当一个队的队员犯规累计达7次以后,队员犯规,则判给被侵犯的队员罚球1次。思考题:1、 正规篮球场地的茶馆内和宽各是多少米?2、 比赛时,用手推对方是否算犯规?3、 比赛时,投进一球得几分?二、室内活动:双人素质操46节1、 复习上次课13节操动作,及时纠错2、 讲解、示范46节动作方法3、 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分解动作练习4、 分组学练,最后在音乐伴奏下将16节操连贯起来练习要求:相互模仿,体验相互协调配合动作场地器材完成动作情况预计80%心理负荷预计注意力一般练习密度预计35%情绪状态兴奋平均心率预计意志表现一般心率指数预计课后小结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是现在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如何探讨体育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放在我们体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在篮球的教学安排中,我就作了这样的尝试。本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借助网络,参与收集资料、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这里让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相辅相成,体育知识的积累和电脑技术的应用相映成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