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4960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误差,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行,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2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不用指尖抵住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3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 )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1mmB优秀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72Km/hC钢笔从课桌上掉落到地上的时间大约5s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4在某次身体素质检测中,小文同学的部分测试结果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A体重50NB身高170dmC立定跳远成绩2.4mD百米短跑成绩7.5s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D人的正常体温约是376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0cm B20cm C30cm D40cm7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m B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c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d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0.8m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12.36cm9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2h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800cm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10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C甲、丙 D乙、丙二、填空题11单位换算:1.7m= cm 360s= min1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13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 和 ,读数时视线应于刻度尺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15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甲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纽扣的直径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16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17如图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依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18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 ;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 cm,分度值是 mm;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三、实验题19(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cm;(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 ;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 。(选填)四、计算题20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在心电图上测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心动周期,也就是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由此可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现在有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了甲的心率是60次/分(1)该心电图机图纸的移动速度为多大?(2)乙的心动周期和心率是多少?21以下是三则物理学习案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实验中,测量3次的实验数据分别是25.98cm,25.99cm,26.00cm,请计算出物理课本的长度(2)某同学估算了从家中步行到学校的时间为10min,请估算他家到学校的路程(3)在学校体检报告中某同学看到自己的质量是40kg,请计算他的体重是多少?五、综合题22用甲、乙两个刻度尺测同一木块,如图(1)所示,对两个尺的精确度,放置的正确情况及木块的长度,请你写出两个正确的判断 、 如图(2)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23为了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钢丝的直径,小杰同学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1)线圈的长度是多少cm?(2)细钢丝的直径是多少mm?(3)小杰同学通过改变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A,17.82cm、B,17.83cm、C,17.81cm、D,17.28cm、E,17.81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个?线圈的长度是多少cm?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人为疏忽所造成可以避免,但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AD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故B正确;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行,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错误,故C错误,选B。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2B【解析】试题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温度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液面相平(2)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3)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解:A、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A错误B、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故B正确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D、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手必须接触笔上端的金属帽,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温度计、刻度尺、天平、试电笔等测量仪器的使用要求,熟悉每一种实验器材的使用特点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3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一些,在100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略大于10m/s=36km/h,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不可能达到72km/h,故B不符合实际;钢笔从课桌掉落到地上的过程大约用时1s,故C错误;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固体颗粒,D不符合实际。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4C【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此选项不合理;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cm=17dm左右此选项不合理;C、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4m左右此选项合理;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短跑成绩在16s左右此选项不合理故选C【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5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头发丝的直径在70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70m=0.07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略小一些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340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6B【解析】试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根据日常经验和观察可知,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的估测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主动对身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练习,积累估测的经验,同时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7D【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6.9cm=0.169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比一层楼大一些,在4m=40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步幅在75cm左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比75cm大一些,在80cm=0.8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8A【解析】解: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12.9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9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5cm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9B【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A、地球自转一周是一个昼夜,共24h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符合实际;D、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10C【解析】解:甲、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1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乙、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丙: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s=vt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故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11170;6【解析】解:因为1m=100cm,所以1.7m=1.7100cm=170cm;因为1s=min,所以360s=360min=6min故答案为:170;6【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2米,刻度尺【解析】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故答案为:米,刻度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刻度尺的用途和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等,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13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解析】解:据分析可知,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且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答案为: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度尺使用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每一项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都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142.20;1.8【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木块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木块的长度;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解: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木块长度为3.20cm 1.00cm=2.20cm;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故答案为:2.20;1.8【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要掌握常用器材的读数方法151mm;1.20;5min38s【解析】试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长度等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与始端所对刻度之差,要估读(2)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解:(1)由图甲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纽扣的直径是3.20cm2.00cm=1.2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8s;故答案为:1mm;1.20;5min38s【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与秒表的读数问题,难度不大,应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16B;3.45【解析】试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读数时,除了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解:B视线与尺面垂直,所以选B;尺的分度值是1m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作3.45cm,小数点后第二位是估读的,允许不同同学有不同的估读,3.45cm左右都算读数正确故答案为:B;3.45【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度值的正确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估读17B;2.20cm【解析】试题分析:(1)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2)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正确估读的了解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解:(1)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B错误的(2)如图所示,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2.2cm,最后一位估读,所以正确读数是2.20cm故答案为:B;2.20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18热胀冷缩;37.7;1.75;1;337.5【解析】试题分析:(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由图知:(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7;(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7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75cm6.00cm=1.75cm;(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7;1.75;1;337.5【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19(1)2.60cm ,(2)-3 ,(3) , 【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是3.60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是1.00cm,物体长度L=3.60cm-1.00cm=2.60cm;(2)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从上到下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紫外线的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考点定位】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红外线20(1)该心电图机图纸的移动速度为25mm/s,(2)乙的心动周期和心率是75次【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可知(1)心动周期与心率互为倒数(2)一个心动周期即心电图纸移动的时间T解:(1)由甲的心率甲=60次/min,可知甲的心动周期T甲=1s,即心电图的图纸移动25mm需时1s由此可得其图纸移动速度v=25mm/s(2)由乙的心电图可知,图纸移动=20mm需时,即乙的心动周期T乙=0.8s乙1分钟内心脏跳动次数:=60s0.8s=75次答:(1)该心电图机图纸的移动速度为25mm/s,(2)乙的心动周期和心率是75次【点评】增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课下可以组织学生测自己的心率,计算自己的心动周期21(1)25.99cm;(2)6000m;(3)392N【解析】试题分析:(1)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人们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根据s=vt可算出他家到学校的路程(3)知道某同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其体重解:(1)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25.99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99cm;(2)人们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根据速度公式v=得,他家到学校的路程s=vt=1m/s1060s=6000m(3)同学的体重:G=40kg9.8N/kg=392N答:(1)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5.99cm;(2)他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6000m;(3)同学的体重是392N【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方法、速度公式的计算以及重力大小的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考题22(1)两刻度尺的分度值都为2mm;木块的长度为2.40cm;(2)见图【解析】试题分析:(1)刻度尺上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叫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1)由图知:两刻度尺1个小格代表的是0.2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都为0.2cm=2mm,所以精密度相同;使用甲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木块没有与有刻度的一边靠近,此测量方法不正确;木块左端与乙刻度尺10.00cm对齐,右端与12.4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2.40cm10.00cm=2.40cm测量方法正确(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两刻度尺的分度值都为2mm;木块的长度为2.40cm;(2)见上图【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2)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3(1)线圈的长度是5.00cm;(2)细钢丝的直径是1.6mm;(3)错误的数据是17.28cm;线圈的长度是17.82cm【解析】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5.00cm10.00cm=5.00cm(2)钢丝的直径为d=0.16cm=1.6mm(3)观察5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17.28cm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线圈的长度17.82cm答:(1)线圈的长度是5.00cm;(2)细钢丝的直径是1.6mm;(3)错误的数据是17.28cm;线圈的长度是17.82cm【点评】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变小为大法”,也叫“累积法”,常用于微小物理量的测量,用此法还可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