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鞭贾》教案 粤教版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468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三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鞭贾》教案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高三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鞭贾》教案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鞭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本文借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技巧和生动传神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多诵多读,掌握文学文化常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世的忧愤之情,增强时代的责任感。教学重点:识别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本文比喻手法的运用和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文章以“鞭贾”为题,其实只是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人的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行文技巧。二、了解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21岁考取进士,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参加了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47岁死于柳州。在文学上他与韩愈一道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三、分析背景: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四、理清结构:文章篇幅短小,只有两个自然段,符合一般小品文的格式:第一自然段,叙述故事情节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自然段,由前文引入作者的写作目的,借以讽刺当世的官员。关系如图所示:鞭贾之言-抨击时世引子-目的五、分析主旨:本文通过对买鞭人和卖鞭人的话语,引入作者对时下官员的抨击,进行了巧妙的政治联想,紧紧抓住鞭的质地进行描绘,并与朝中官员的个人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可以说是对当时官场中个别官员的一种激烈抨击。六、艺术鉴赏:1、比喻恰当,效果强烈。文中对鞭的质地进行详细的描绘,并以之比喻朝中的官员,如“空空然”“其理若粪壤”等语同时出现在鞭和官员身上,自有一种对应的关系。另外,鞭击马而折,富者子“坠于地,伤焉”又与文末“而获坠之患者乎”相呼应,使人一看即明白。2、语言生动,传神精当。文章的叙述语言不多,但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人物语言的文字却极为生动传神,让人过目不忘。如鞭贾的神态,先是“伏而笑”,继而“小怒”,再则“大怒”,最后才“可”,这一系列情态语言的描述,使一个狡诈的商人形象惟妙惟肖地呈献在了读者面前。又如对鞭的描写从“首”到“握”,再到“行水”,然后是色泽的描绘,无不恰到好处,让人不得不佩服人选者的行文技法。七、分析重点1、文章为何对鞭的色泽进行详细的描绘,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简要分析。提示:文中写到当富者子向作者夸鞭之时说到“吾害其黄而泽”,并且还引用了贾者的话,当作者“汤以濯之”后,即成“枯”“苍然白”,到最后则成“空空然,其理若粪壤”。作者之所以如此详细具体地描绘鞭的色泽变化,其目的的文章主旨服务,使读者首先形成一种主观的感觉印象,再在后文进行类比写朝中部分官员的现象,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2、作者在对鞭的描述时进行了由色泽到质地的描绘,这样写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提示: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先是对鞭的外表进行了具体的描绘,折鞭之后,又用“空空”“粪壤”等词对其质地进行了表述,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下文朝中官员的本质作一披露,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更加深刻地揭示这一部分官员的精神实质。八、攻破难点1、如何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提示:应该说文章的作者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其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和个人情操在文中表现的比较充分。在最后,作者写到“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而获坠伤之患者乎!”可以看出,作者是为当朝者担忧,也就是为社会担忧有如此官员在朝,如何不让人揪心。2、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有没有指导意义?我们该如何借鉴本文的思想?九、拓展练习:文中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的感受。提示:作为新世纪的一代青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充实自己,不要追求那些虚名微利,多做一些实在的事情,为社会多贡献一份力量。附译文:市场上(有个)卖鞭子的人,别人问价,他的鞭子只值五十,(他)必定说四五万。还价五十,就(假装)笑弯了腰;还五百,就(假装)一点恼火;还五千,就(假装)大怒;必须要以五万的价钱才行。有个富家子,到时常买鞭子,出五万(买了他的鞭子),拿着来向我夸耀。看那鞭子的顶端,卷曲不舒展;看那手握的地方,歪斜不直;鞭子的缨,前后衔接不和谐流畅;它的节朽败还没有纹理;有指甲掐感觉指甲陷进去,却没有尽头(缺乏韧性的反作用力);举起它,飘飘然如同无物。我说:“你怎么买这样的鞭子却可惜那五万啊?”(回答)说:“我喜欢它的黄色和光泽,并且卖的人说”我便叫童仆烧热水来洗那鞭子,马上就收缩并枯萎,苍然发白。原来的黄色是染的,光泽是上了蜡。富人不高兴,但是还用它用了三年,后来(有一天)从东郊出城,在长乐坡下与人争道。马互相踢,于是拼命甩鞭子,鞭子折断成五六节。马互相踢打不断,摔倒在地上,受了伤。看那鞭子里面是空空如也,它的质地如粪土,无所依赖。所说的染成黄色的外貌、上蜡的光泽的说法拿到现今来说,用商贾的伎俩求证与朝廷,适合官员的能耐就还好,一旦错给了职位超过其能耐就开心,(只)适合他们的能耐的官职就恼怒地说:“我为什么不能是公卿?”这样而官到公卿的还真多啊。处在没事的时候,虽然经过三年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一旦有事,派他们成为出力的一员去治理事物时,就如同以空空如也的能耐,粪土一样的质地,而责成他们实现大力甩鞭的效果,还有不在用的时候被折断而会导致坠地、损毁的忧患吗?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