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0255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观摩课体会:从误差课堂教学看“用教材教” 教学实录:环节1:学生用手中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说说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测量的结果。生1:遇到的问题是直尺不够用(注:一次不能测出结果),测量结果为18.4 cm。生2:遇到的问题是直尺不够用,测量结果为18.5cm。生3:遇到的问题是直尺不够用,用分段测量的办法,测出的结果为18.45cm。生4:遇到的问题是终端不是完全与直尺的分度值吻合,在分度值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我是采用估计的办法,测出的结果为18.46cm。师:同学们都会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而且会想办法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好!(实际上有大部分学生测量结果为:18.4 cm;教师借此引导教育学生:做事要严谨。关注细微之处:往往重大的发现产生于关注细小)环节2:我们下面用同学们测量的任何一个结果,探究几个概念。18.46cm测量值;它包括数值和单位两个部分;其中的18.4cm准确值,0.06cm估计值;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任何一个测量值的倒数第二位,能够反映出得到该测量结果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长度测量必须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师: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个真实长度,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物体客观存在的那个真实长度,叫做真实值。环节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误差。环节4:师生交流讨论如下系列问题: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误差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都有关系。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仪器;多测量两次,求平均值。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减少,不可避免。错误是操作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环节5:根据测量值27.636cm讨论:为什么任何一个测量值“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明确:必须有一位估计值是为了让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只有一位,是因为多估计的不可靠,没有意义)误差内容,教学起来简单。我们很容易把教材给出的知识点讲清楚,而且学生掌握起来也不难。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给出的知识点向学生逐一地讲清楚,那就是地道的照本喧科教教材。上述教学实践的处理,就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发挥了如下几个作用:1、借助概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2、环节2的进行,为学生学习“误差”相关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有水到渠成的效果。3、在环节1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把测量结果记录到毫米位,反映出做事的草率、马虎、不严谨。教师的因势利导:“重大的发现往往是在关注细小中获得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利载体。4、环节4的进行,让学生学会了“从产生原因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思考方法。5、环节5看是拓展练习,实际上是“让学生得到清晰准确的认识。”让我们的课堂不给学生留下“迷茫而模糊”的感觉。一堂内容简单的物理课,有了上述五个方面的效果生成。其根源就是基本做到了“用教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