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构思立意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3319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构思立意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诗歌鉴赏之构思立意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诗歌鉴赏之构思立意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 构思立意,1,考纲分析,一、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二、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三、对关键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2,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3,“构思脉络” 就是指行文的思路。 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回答重在脉络,但也要兼顾“构思”的特点。我们要关注的是“构思”特点:首尾相应,以评诗起始,以盼望论诗作结,全诗立足“诗”来构思。 方法探究: 如何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 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出每一句的内容,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合并归类,切分出层次。,4,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接淅:行色匆忙。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3分),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5,(2008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6,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a.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b.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意对即可),7,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8,古代诗词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或者时间或方位。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9,【 2011年高考全国卷 】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10,【 2011年高考全国卷 】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a.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1分 b.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分。,11,对关键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12,关键句子结构作用专业术语,一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统领全诗、伏笔铺垫、重章叠句、渲染气氛 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点明题旨 二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 伏笔铺垫、承上启下 三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 以景结情、卒章显志、,13,古代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 分“起” “承”“转”“合”四部分。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14,一、首句的结构作用: 1、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以下对什么的描写 2、为下文对什么的描写作铺垫 3、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 4、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15,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 2、打伏笔 3、转换话题,16,三、尾句的结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17,诗歌的篇章结构 1.景与情的关系: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过渡 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3.如何体现主旨: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18,一、古诗词景与情感的关系,19,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20,1、先景后情,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景,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思乡归隐之意。,21,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2,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23,3、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24,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25,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高高秋月照长城,26,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27,二、古诗词的结构特点,28,其内容是前句(联)与后句(联)的关系,29,4.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30,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1,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32,5. 铺 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33,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34,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35,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36,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出来的。或者说,诗人写洞庭湖水正是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委婉的表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的名句,写出了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境界,为人们称道。,37,6、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38,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楚江笼罩在微雨里, 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39,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40,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答案:一个“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术语),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内容)。,7、统领全诗,41,8、过渡(承上启下),鹧鸪天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録,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追往事,叹今吾”承上启下,承接上阙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启示下阙写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渐入沉郁顿挫,有壮士暮年之叹。,42,9、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法。,43,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44,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欲抑先扬,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4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这首诗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先扬后抑,46,三、古诗词主旨表现,47,其内容是如何体现出主旨,48,10.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49,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50,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景,情,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1,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物,志,注: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点明主旨。,52,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11.以小见大,53,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4,过 华 清 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55,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56,江山更替,朝代兴衰,人事沧桑该让诗人生发多少感慨喟叹!可诗人的笔下只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一只四百年前高门士族王谢家的燕子(当然是极度的艺术夸张!),现在却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的“燕子”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诗人感慨人事沧桑兴亡盛衰的情感媒介,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难怪白居易对此诗是“掉头苦吟,叹赏良久。”,57,杂诗 (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58,同样是表现思乡之情,初唐王绩有一首在京思故国见乡人问,诗歌从朋旧孩童、家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树疏密一直问到院景林花,洋洋洒洒写了几十行,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在这首诗中王维却独问对方: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不是王维只思念故乡窗前的那棵梅花而对其他漠不关心?当然不是。诗歌讲究凝练。思乡之情需要寄托,诗中笔墨集中于梅花,反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思乡之情因此表现得更加浓烈集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59,12.对 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通过今昔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60,总结:,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比兴、统领全诗、 伏笔铺垫、重章叠句、对比、抑扬、照应。,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 照应、对比。,4 、就诗句整体结构提问的术语有: 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等。,61,练习1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cu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1)何遽(j):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答:以景结情,寓情于景(2分)(术语), 营造了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1分)(内容), 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1分)(作用)。,62,2.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1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2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1)诗篇在开头以 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感,并且卒章显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寓意是什么?,63,答案:比兴手法。 卒章显志 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2.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3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 (1)诗篇在开头以 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感,并且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寓意是什么?,64,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阕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2分),65,高考真题回放,66,【 2011年高考湖北卷】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67,【 2011年高考湖北卷】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承上启下)。 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68,【 2011年高考浙江卷】 蝶恋花 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69,【 2011年高考浙江卷】 蝶恋花 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a.总领全词。 b.点明主旨。 c.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70,【 2011年高考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71,【 2011年高考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a.立足于诗、怀念李白。 b.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72,祝你 成功!,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