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时空坐标】,【考点整合】,考点一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理解),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19世纪后半期,与德国之间、俄国与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形成: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3)影响: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瓜分世界,投资场所,法国,奥匈帝国,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英、法两国的发展相对缓慢。(3)开始: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4)发展:支持奥匈帝国,俄、英、法等国也很快参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萨拉热窝事件,德国,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1)规模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等地。(2)凡尔登战役概况: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评价: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3)加速战争结束因素: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俄国爆发,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4)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的失败而结束。,西,亚洲,1916,“绞肉机”,美国,十月革命,同盟国,(5)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6)结果: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7)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争夺世界霸权,殖民力量,考点二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理解),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从二月革命的成果来看,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2.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的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为苏维埃政权,此时俄国称为苏俄,并不是苏联。,沙皇专制统治,彼得格勒,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内容A.大会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B.大会通过了,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C.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巩固措施: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废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苏维埃,和平法令,布尔什维克党,红军,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私有制,(3)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建立了第一个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考点三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了解),1.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概况:1919年1月,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和美国总统操纵了和会。(2)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宫,苏维埃俄国,英国,克里孟梭,威尔逊,凡尔赛条约,(3)凡尔赛条约内容领土:重划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军事: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政治:德国承认、波兰等国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由英、法、日等国瓜分。(4)评价: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殖民地问题的规定。,德国,莱茵河,义务兵役制,奥地利,海外殖民地,(5)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6)凡尔赛体系的作用:确立了战胜国在、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7)国际联盟: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凡尔赛体系,欧洲,国际联盟,美国,2.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背景: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目的: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地区的矛盾概况:由美国倡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菏、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日本,军备竞赛,太平洋,华盛顿,(2)九国公约性质:针对而签署的条约。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影响: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3)华盛顿会议是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中国问题,领土完整,机会均等,关税自主,“门户开放”,巴黎和会,(4)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期维持下去。,3.理解: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的战后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新的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表面上是一个“国际和平体系”,实质上是根据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世界范围的重新划分。该体系具有不稳定性,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凡尔赛和约的签署是一种掠夺性的惩罚,必然加深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事实如此,战败国德国复仇主义者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条约更加刺激了德国民众的复仇心理。另一方面,和约本身是战胜国之间争夺和妥协的结果。如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一系列条约,也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间的关系。美国成为最大赢家,不但阻止了日本妄图独霸中国的局面,还取得了与英国在海上并驾齐驱的地位;在美、英的压力下,日本在中国问题上作出了让步,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因此这一体系下必然潜伏着新的危机。,考点四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了解),1.新经济政策(1)背景: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2)概况: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3)内容:以征收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金经营中小企业;实行的工资制。(4)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新经济政策的“新”是指: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粮食税,自由贸易,按劳取酬,工农联盟,2.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成立: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出: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的设想。开始: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1922,国家工业化,工业国,商品经济,3.农业集体化(1)背景: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2)概况: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运动。(3)内容: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行政手段,农业集体化,消灭富农,集体农庄,4.苏联模式(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了,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3)特征: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的政治体制。(4)评价: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阶级结构,新宪法,“苏联模式”,高度集中,高度集权,反法西斯战争,社会主义制度,考点五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了解),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概况: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领导的印度民族民主运动。(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年。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结果: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发生了农民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甘地,1920,焚烧警察局,(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年。内容:主要采取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结果: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几个月间,印度城乡掀起反对殖民政府的运动,一些地方发生。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4)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对运动的领导权。,1930,不服从,食盐专卖,武装暴动,英国,资产阶级,2.凯末尔革命(1)凯末尔革命:1919年1923年,由凯末尔领导的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推翻了,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2)反对侵略: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决定建立国民政府,反帝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凯末尔政府依靠广大群众,争取苏俄援助,改善同的关系,集中力量反对和希腊的武装侵略。(3)民族独立: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废除了此前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损害土耳其主权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资产阶级,奥斯曼帝国,大国民会议,伊斯兰国家,英国,洛桑条约,(4)建立共和国: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首都为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就此诞生。凯末尔是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创建者,被称为土耳其“国父”。1934年,凯末尔被授予“阿塔图尔克”的称号。(5)意义:凯末尔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土耳其共和国,殖民体系,神权统治,考点六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1.从繁荣到危机(1)繁荣与危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是出现和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2)经济大危机根源:的基本矛盾。开始: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表现: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制度,1929,2.罗斯福新政(1)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2)特点:采用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国家干预,(3)主要内容,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产品价格,公共设施,社会保障法,(4)作用: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5)评价积极影响:新政增强了政府的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典范。,复苏,宏观调控,政策调整,考点七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运用),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中国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战场是最早开始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2)全面爆发: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就此瓦解。(3)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等主要战场。,东方主战场,1939,全面爆发,太平洋战场,(4)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1940年5月,德军突入法国北部,6个星期内打败法国。德军进攻法国后,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抗战。(5)欧洲东线战场概况:1941年6月,德国向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意义:粉碎了不可战胜的神话。,苏联,德军,(6)太平洋战场概况: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影响: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7)亚洲战场:在亚洲,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珍珠港,达到最大规模,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标志: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联合,1942,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过程: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影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4)诺曼底登陆概况: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意义:开辟了,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斯大林格勒,转折点,墨索里尼,欧洲第二战场,3.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雅尔塔会议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目的:为协调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概况: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盟军,丘吉尔,法西斯主义,联合国,(2)波茨坦会议概况: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内容: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重申的条件必须实施。(3)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5月8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中,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德国,(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攻;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原子弹,军国主义,殖民地,大战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加强国家合作,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