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4)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4619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4)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如图为某帝国疆域图,该帝国于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该帝国”是指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2 .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西、葡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在于( )A开辟海外市场B加强东西方贸易C掠夺财富D丰富地理知识3 . 下列文献中,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 )A权利法案B人民宪章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4 . 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5 . 现代炸药的发明人是瑞典化学家A诺贝尔B海厄特C福特D夏尔多内6 . 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图)。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课题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A封建时代的欧洲B步入近代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D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7 .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思想是( )A自由主义B封建神学C人文主义D民主平等8 .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下列是他们对拿破仑的一些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B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发动侵略战争,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广泛反抗9 . 把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的人是A伯里克利B汉谟拉比C梭伦D恺撒10 . 下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法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攻占巴士底狱处死路易十六拿破仑称帝巴黎公社起义ABCD11 .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在A拿破仑战争中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科索沃战争中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2 .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1865年美国爆发内战,奴隶制废除;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进入快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期。这说明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开始到来B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C资本主义的时空发展在加大加快D资本主义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13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14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共同背景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封建王权专断独行C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人文主义思想盛行15 .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 )A否定宗教信仰的思想B倡导由开明君主执政的思想C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D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的思想16 . 拿破仑和华盛顿是同处一个大时代的政治家。他们在历史贡献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17 . 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印度民族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萨拉托加大捷邓世昌黄海大战ABCD18 . 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他对美国与人类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是A改良蒸汽机B发明碳丝灯泡C发明汽车D制成飞机19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形成的三对矛盾不包括A法德矛盾B俄奥矛盾C美日矛盾D英德矛盾20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观点A民主法制B三权分立C言论自由D主权在民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9世纪中期工业所占位次12341913年工业所占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245材料二 70年前,战争记忆苦难深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俄罗斯等欧亚地区及其它地区的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人类历史上空前灾难和浩劫。70年前,胜利和平来之不易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消灭并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15年)材料三如图如图材料四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国际新秩序被称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反映的世界形势。(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2 . 阅读下面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7世纪,英国率先到达了新时代的入口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观察英国大事年表,回答问题。1641年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抗议书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表格中哪一事件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材料二英国在光荣革命(即1688年宫廷政变)后就走上了顺利发展的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发生飞速发展。美国和法国是紧接其后的国家,它们也都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政治变革,而工业化“起飞”也就接踵而至。当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汹涌澎湃时,其他欧洲国家便感到了压力,于是就被迫实行变革,不得不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2)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哪种政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法国完成政治变革的方式分别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概括出英国开始的两大革命对欧美的重大影响。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带领第三个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的权力是神授予的,是代表上帝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们比你们幸运一些,没有什么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不让我们发展经济,还企图镇压我们,结果我们宣布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 请回答:(1)知道上面的A、B、C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吗?A:_; B:_; C:_(2)A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 :(3)图一的颁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图二所示人权宣言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图三的场景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6)就其影响而言,这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共同之处?三、论述题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明的交流)材料一如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文明史交流中的作用(文明的借鉴)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材料二评述了日本借用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文明的传播)材料三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文明的共享)(4)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位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有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互联网在人类文明为世界各国共享中的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