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作方案范文4篇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2618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作方案范文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设工作方案范文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设工作方案范文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作方案范文4篇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工商所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消费维权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四个统一”、 “四化建设”、 “四个转变”和“四高目标”的要求,立足当前工商所基础建设现状,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的工作思路,三年内实现全市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二、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任务(一)整合执法资源,提升队伍素质_、规范内设机构。基层工商所设置为“厅、组、队”,即办事服务厅、市场巡查组、行政执法队。市局责任单位:人教监察科_、优化队伍结构。城区工商所原则上配备不少于_人,农村工商所原则上配备不少于_人。市局责任单位:人教监察科_、提高人员素质。到_年,工商所_岁以下公务员应全部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化办公技能,具有独立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市局责任单位:人教监察科、法规科、办公室_、加强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搞好支部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坚持开展基层工商所正副所长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聘请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市局责任单位:人教监察科(二)建立健全制度,增强执法效能_、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商所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用制度来引导基层工商所工作转型。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_、落实主要业务工作包保责任制。制订严谨的注册登记、日常巡查监管、案件查处等工作流程,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市局责任单位:企业个私科、市场科、公平交易局_、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主体、行政处罚行为和自由裁量权使用,涉案物品的管理和处置,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市局责任单位:法规科(三)规范内部管理,树立良好形象_、外部标识。工商所办公场所设有醒目的红盾标识和指示牌,建筑外观、内部装饰、公用物品、对外宣传设施,专用执法装备等使用工商统一标识,主要包括红盾徽章、文组合等。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_、内部环境。办公环境布置合理,规范有序。室内室外环境卫生整洁,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资料整理有序。办公场所设置办事指南、书报阅览架、饮水设施、服务对象办事等候休息区,摆放咨询投诉、登记办照等明显引导标识。有条件的建设园林绿化设施,摆放花木,美化办公环境。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_、行为规范。工作人员按规定着装,保持良好的仪表和精神风貌;举止端庄,谈吐文明;遵守工作纪律。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教监察科_、所务公开。向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及时公布包括办公场所示意图、工作人员公示牌、人员去向、办事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重要常用的应上墙公布。_、档案管理。各分管所长、片管员应对分管业务、包片的档案进行,所里内勤应定期对全部档案整理立卷。档案做到分门别类、系统科学、排列整齐。_、文化建设。有阅览室、法律法规宣传栏,各种资料搜集应及时整理归档,摆放有序,便于查阅,结合工商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人教监察科(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装备水平_、加强工商所硬件设施建设。工商所有产权明晰、大小适度的办公用房。建设规范化服务大厅,设置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车库。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_、加强工商所装备建设。工商所配备有执法专用车、微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_、加强工商所信息化建设。加强培训,提高业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oa业务软件的应用能力;完善操作使用机制,保证计算机及其数据安全;完善网络管理机制,保证局、所网络顺畅;完善oa应用机制,规范登记注册、各类监管、案件查处等业务网上工作流程;推行无纸化办公。市局责任单位:办公室三、实施步骤本着“完善一个达标一个”的原则,逐步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进程,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一)启动阶段(_年)基础设施较好的工商所、工商所、工商所,完善硬件和软件,_年先行达标,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其他工商所除办公楼硬件设施需市局统筹安排外,其他工作同步进行,夯实达标基础。(二)攻坚阶段(_年)对基础设施较落后的工商所、工商所、工商所进行办公场所的装潢和办公环境的美化,实现达标要求,开展无自有办公场所和办公场所较差的工商所的办公楼新建、改建工程的前期工作。(三)全面达标阶段(_年)完成无自有办公场所和办公场所较差的工商所、区工商所、工商所、工商所的办公楼新建、改建工程,全市基层工商所全部达标,在此基础上,对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验收。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市局成立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工商所所长、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规范化建设工作。(二)加大投入。市局从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制度牌匾的制作。各工商所要严格办公经费核定的使用范围,办案经费的_%应集中使用到规范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来,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办公、招待、用车上厉行节约。(三)分类指导。决定所、所为规范化建设样板所,_年_月份前要全面达标,分别由、副局长负责,办公室、人教监察科为责任单位。其余各所由分工联系局长负责。各科室要加强对工商所规范化软件建设的指导,按照规范化建设工作任务的分解,把握关键环节、注重工作重点,把规范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政务公开、制度执行、岗位练兵和改善硬件设施上来,突出抓好窗口建设、_申诉举报、行政执法案件的规范化工作,推动规范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四)加强考核。市局把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年底进行考核验收,对未按时达标的单位将追究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市局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根据河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度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6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年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如下:一、治理畜牧业产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经贸局。(二)协办单位:县农业局、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三)治理目标:实行定点屠宰区域的猪、牛、羊肉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逐步推行冷却肉上市;生产和流通环节(生猪“瘦肉精”、上市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残留和鲜牛奶抗生素超标等)的检出率均控制在1%以内。(四)主要措施:1加强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加快推行牛、羊定点屠宰,提出全县加强私宰肉、病死猪肉监管的措施与办法,构建杜绝私宰肉、病死猪肉上市的有效管理机制,依法打击和查处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县经贸局负责,县农业局、公安局、工商局配合)2抓好牲畜定点屠宰厂(场)清理整顿和管理工作,加快划分农村屠工区域,推行农村屠工制,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县经贸局负责)3落实福建省无害化处理染疫、病死畜禽管理办法,加大养殖场治理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染疫、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的问题。(县农业局负责)4在全县开展生猪莱克多巴胺尿样检测。(县农业局负责)5加强县际边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疫情预警,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处置制度。(县农业局负责)6加强对规模饲养场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县域内奶牛生产企业(户)鲜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县农业局负责)7加强对全县乳品生产企业购进生乳原料检查验收、鲜奶成品卫生质量自检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县质监局负责)8加强对宾馆餐饮部、酒楼、饮食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畜禽产品购进的卫生质量管理,监督企业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县卫生局负责)二、治理种植业产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农业局。(二)协办单位:县经贸局、卫生局、供销社、粮食局。(三)治理目标: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率、上市主要水果农残超标率、主产区茶叶农残超标率均控制在5%以内;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大米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四)主要措施:1开展对全县蔬菜、水果、茶叶和稻谷等主产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普查工作,开展农药残留产地监测,建立和完善全县产地定点监测网和主产区监测点,并开展农药残留和蔬菜重金属检测。(县农业局负责)2加强对禁用限用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查处,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对果蔬用药和农药店经营剧毒农药的管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县供销社负责做好系统内农药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提出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负责)3开展对上市蔬菜、水果、茶叶、大米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抽检。(县卫生局负责)三、治理水产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农业局。(二)协办单位:县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供销社。(三)治理目标: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5%以内;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检出率控制在1%以内。(四)主要措施:1抓好渔药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对重点养殖单位、重点养殖产品、重点经营使用环节的专项整治。(县农业局负责)2开展县级水产品药残等有害物质检测工作。(县农业局负责)3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促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县农业局负责)4开展对全县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织纹螺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县卫生局负责,县工商局、畜牧水产局配合)四、治理饮用水污染(一)承办单位:县水利局、卫生局。(二)协办单位:县建设局。(三)治理目标:县城区供水管网末梢水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次供水4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矿泉水、纯净水生产企业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供水覆盖率乡镇所在地达到100%、村级70%。(四)主要措施:1开展对全县自来水水质、二次供水及其设施的监督检查,重点抽查城区市政供水单位设施及水质卫生状况,督促社区、小区物业管理等开展辖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工作,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县水利局、县卫生局负责)2会同财政等部门制定加快现有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工作方案,提出长效性的解决意见;继续加强对二次供水清洗队伍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清洗、消毒和水质送检;继续开展县城区供水水质检测工作的质量考核,确保市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县水利局、县卫生局负责)3对全县瓶(桶)装水生产企业(户)卫生许可证发放的规范管理,开展对全县瓶(桶)装饮用水市场和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户)的抽检。(县卫生局、县质监局负责)4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福建省村村通水工程建设规划,推进“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县水利局负责)五、治理加工食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质监局。(二)协办单位:县卫生局、工商局、粮食局、药监局。(三)治理目标:全县酱油、食醋、鱼露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豆腐等豆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食用油黄曲霉素b1市场抽检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食用油过氧化值、酸值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3%以内;小麦粉增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肉蛋乳再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罐头、糕点、饮料、酒类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米、面、油、酱油、醋、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得到遏制;粮果制品等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得到全面实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gmp要求;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理率达到95%以上。(四)主要措施:1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油、酱油、食醋“老五类”食品无生产许可证的查处力度,全面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新十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并按国家统一部署,从7月1日起全面开展无证查处工作;全面启动挂面、茶叶、啤酒、黄酒、葡萄酒、酱腌菜、果脯密饯、淀粉及淀粉制品、糖果(巧克力)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县质监局负责)2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组织落实。(县质监局负责)3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特别是强化对传统食品小作坊的管理和引导,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企业和犯罪分子。(县质监局牵头,县工商局、卫生局配合)4开展全县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以规范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为重点,查处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对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皮蛋、酱油、月饼、密饯等)的卫生质量抽检。负责核发并加强保健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管理。(县卫生局负责)5在全县开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实施工作,监督散装食品零售单位严格按规范组织经营。(县卫生局负责,县工商局配合)6加强对粮食系统内大米加工企业和粮油销售点、军粮供应点的管理,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引导企业提升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县粮食局负责)7加强对地方储备粮油的品质监测,严格执行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配合工商局做好陈化粮流向跟踪监督工作,防止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常(县粮食局负责)8开展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加大对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各类食品交易市场,经营企业和个体户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县工商局负责)9加强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10个品种,以“六查六看”为主要监管内容,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加大对包装食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完善包装食品经营企业的经济户口档案,负责流通领域加工食品的抽检及治理。(县工商局负责)10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严格审批和标准备案的工作,严厉打击未经审批生产销售保健食品行为和非法添加药物成分以及超范围、虚假宣传保健功能行为。(县卫生局负责,县工商局、药监局配合)六、治理餐饮业食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卫生局。(二)协办单位:县经贸局、教育局、工商局、环保局、药监局。(三)治理目标:全县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宾馆、旅社、饮食摊点各项卫生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和省地方标准,各类熟食摊点食品基本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四)主要措施:1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示进展情况,监督落实原辅料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食品留样、不合格原辅料退市销毁等制度。(县卫生局负责)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学生用餐的监督检查,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校长是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第一责任人制度,并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县卫生局、教育局负责)七、其他(一)落实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工作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并按要求适时组织联合执法。(县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办负责)(二)组织协调、指导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县广电局负责) (三)落实安排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治理工作经费。(县财政局负责)(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饲料生产基地的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无公害生猪、禽蛋、蔬菜、水果、茶叶和稻谷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品牌产品;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管理,推进监管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索农产品产地编码和标签管理的模式。(县农业局负责)(五)根据盛市相关部门要求抓好全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县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负责)(六)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农药标签抽查合格率要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县农业局负责,县工商局、质监局配合)(七)继续推动城区开展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即“农改超”工作。(县经贸局负责)(八)继续在县城区开展创建“食品放心示范店(市场)”活动,有计划地培植一批能让群众放心消费的场所。(县经贸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九)县经贸局负责牵头,会同工商局、供销社、药监局,制定全县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方案,其中:由县经贸局、供销社制定“农村现代流通网”方案;县联席办、药监局负责制定“监管责任网”方案;县工商局负责制定“群众监督网”方案。“三网”方案经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县政府批准实施。(十)建立和完善食品店经营主体准入和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加强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和强制检验等日常监督。12315申诉举报网络受理的食品案件办结率要达到95%以上;设立12315站(点)的各类大中型综合市尝专业市尝批发企业、商尝超市达到75%以上。(县工商局负责)(十一)落实福建省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建设,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和监测信息交流,进一步完善全县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预警系统,增加监测品种、扩大监测范围,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测,选定几个高风险食品品种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试点,逐步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健全全县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预案,做好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县卫生局负责)(十二)福建省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由县质监局负责组织实施,县发展计划局、县财政局及县联席会议其它有关成员单位配合。(十三)组织实施福建省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县交通局负责,相关单位配合)(十四)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沟通与宣传,及时向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全县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总体状况的动态评估,适时预警。(县农业局负责)(十五)开展食品商标、标识、包装物印刷业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非法印刷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的单位和个人。(县文体局负责,县工商局、公安局、质监局配合)(十六)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依规组织行政执法。(县政府办法制科负责)(十七)县治理“餐桌污染”六个工作小组的牵头(承办)单位负责依照本工作方案,并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县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十八)各职能部门对治理工作要做到逐项落实,建立健全治理工作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分解工作任务,落实监管责任,杜绝出现重大事故。司法所三项制度建设工作方案为巩固和深化“三大主题”活动的成果,推进基础司法行政队伍整体形象,促进公正文明执法。根据县局关于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技能练兵制度、作风建设制度”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所实际,制定贯彻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全所司法行政干警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实践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执法要求得到全面落实;要精通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适应岗位需要,提高执法公信力;严格执法执纪各项硬性规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减少群众投诉,工作作风、执法作风进一步转变;基层基础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建立长效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1、重点突出,分类实施。抓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岗位实际,科学制定实施细则,推进各项活动,做到有特色,出亮点,见成效。2、丰富载体,扎实推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练兵、便民等活动,探索司法行政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效载体,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和宗旨意识。3、着眼根本,注重长效。坚持“三项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素质培训、技能练兵、作风转变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高全所司法干警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三、主要内容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探索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紧贴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和落实司法行政干警和人民调解员定期培训制度;紧贴实际全员开展技能练兵,把实战演练作为技能练兵的重要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演练。每季度在全所进行一次考核评比2、找准司法行政工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狠抓教育培训建设,提高司法干警矛盾化解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维稳处突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3、切实丰富和谐警民关系的感情线。紧贴群众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推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执法办案告知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出台司法便民利民新举措,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效率,密切警民关系,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形象。四、具体做法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司法干警的综合素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坚持立足岗位,紧贴实战,开展练兵活动;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讨论、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努力构建“和谐东塔”、“法治东塔”。1、坚持集中学习制度。个人学习培训时间不低于6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央政法委书记xx同志对政法工作的指示和县局文件精神。2、通过开展人民调解卷宗的撰写练兵活动,提高人民调解卷宗书写质量,进一步推动基层法律文书管理工作规范化;通过开展以电脑输入为主要内容的电脑运用技能的练兵活动,确保基层司法干警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提高电脑办公办文能力。3、要按照“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要求,以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效能机关为目标,以加强基层工作、提高机关效能、便民利民惠民为着力点,以基层满意不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抓好作风建设。市金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完善和优化与金融业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维护金融稳定,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企业广泛参与,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的原则,尊重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信用环境、市场环境、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确保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投入不断增长,努力开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从xx年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完善组织制度、健全中介机构、融洽银企关系,在全市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协调的市场环境,增强我市经济竞争力、资金吸引力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具体目标: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与投资政策相协调;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不良贷款有较大降幅,逐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不存在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同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通和流动;“诚信铜川”建设效果明显,信用户达到70%以上,信用村达到30%以上,更多的区县、乡镇、社区达到信用标准;企业遵规守信,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吸引和消化资金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市场中介组织得到规范,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平稳有序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担保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各类担保机构运转正常,银行同担保机构、企业之间达到良性互动;社会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基本完备,并实现科学化管理。三、建设步骤和重点(一)启动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全面部署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政府各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订各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项目指引,防止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项目落户铜川。治理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广泛开展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工作和信用区县、信用社区、信用村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担保业务。(二)深入开展阶段(xx年1月xx年6月)。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使良好的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对企业法人、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和知识,提高企业财务核算和内控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披露系统和信用服务系统,使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化、制度化;着力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大力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引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扩大担保基金,增强担保实力,完善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扩大直接融资。(三)规范发展阶段(xx年7月xx年6月)。引导和支持辖区内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开发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优势项目,为金融机构创造优良的信贷环境;金融业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较大提高,各有关部门能够为金融机构向上级银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法制支持和舆论支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大力培育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四、建设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各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其信用意识。逐步将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共同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二)加强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法治保障环境。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采取法律保护、与银行联合制裁等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金融债权进行清收。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外部监督的调控机制,对不守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金融部门大力压缩不良资产,增强金融资金的运营能力。建立金融案件诉讼及执行情况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力度,维护金融债权,构筑政府、金融、司法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三)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搭建银政企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和完善银政企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要发挥组织协调和窗口指导作用,及时通报各时期的金融方针政策和全市金融运行状况,稳步推进现代化大额小额支付、银行账户管理等系统建设,改善支付结算清算环境,提升为政府、银行和企业服务的水平。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规模、用途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实施个性化、差别化、高品质的服务。农村信用社要以深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正确对待、合理引导、疏堵结合、促进规范、打击违法犯罪”的原则,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范围,激活民间资本,有效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网络和技术优势,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共享的运作机制,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信用交易信息和公共信息,并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积极配合,确保人民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信用信息网络,并为社会提供更全更优的信用服务产品。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社会信用评级工作,扩大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范围,为政府、银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风险提示,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解决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对社会公开、各行之间互不认可的问题。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净化金融生态环境。(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金融发展的经济环境。按照“5523”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研究制定高新产业规划,注重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使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形势。(六)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支持现有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增强担保能力;建立和完善商业担保体系,鼓励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股或成立担保公司,逐步形成多层面的担保网络体系;促进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立相互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对称的合作机制,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推动联合担保和互助担保模式的发展,结合铜川实际,探索新型担保模式,为银行、企业和个人开展互利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研究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担保资质和担保能力。(七)加强金融体系自身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的内部环境。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系,引导依法、合规经营,制止不规范的竞争行为和各类案件的发生,逐步降低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运行质量。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内控严密、管理科学、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强化经营风险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金融案件诉讼的抗辩能力,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八)严格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按照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依据相应评价指标,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从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行政环境、中介服务环境、金融运行状况等七个方面,对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定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铜川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由市经委牵头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区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年度工作考核体系之中,不断推动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