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二)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09672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笔记五篇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一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二最近看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本书的作者龙应台。借这本书龙应台和21岁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我认为第一点应该是要学着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只有父母主动去寻求与孩子的沟通,孩子才能将自己的内心完全对父母打开,才能进入父母与孩子的良性循环沟通中。本书中母子通信涉及的内容很广:道德伦理、文化差异、普世价值、国际政治等,文笔生动,话题广泛,探究执着,情感深邃,令人感动。下面我就从中摘录一些自己认为有感而发的片段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当今巴黎有百分之四十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四十出头的人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工作,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龙应台表示不希望安德烈落入这种人生的轨道,但儿子却提出“妈,你要清楚地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大受震撼,但回应也够独特而精彩:“妈妈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乐,未来人生是否有意义及有个人时间;人自强努力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哪怕你谋生是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母亲告诉儿子,金钱与名声绝不是快乐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如何宠辱不惊。对于龙应台的回答,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都不是这样理解的,究其原因是父母的认知范围有限,这就需要父母在现实生活中,不但要求孩子多学习,同时自己也应该不断的学习,开阔视野,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自己提升了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安德烈是生长于德国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在这样一个德国新一代青年的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安德烈告诉妈妈,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何为今后生活的依凭,我只关心我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龙应台的回答是: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进行朋友似的交谈。她想知道儿子究竟怎样考虑个人的价值,怎样衡量中西方思想的异同。安德烈便和妈妈说,请原谅,妈妈,我们的语境不同,你的很多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或者说对整个德国而言你的这些问题早已得到解决。正如白岩松在岩松看日本一书中说的,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对世界,我们首先要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去看,而不是坐在流俗成见里痴人说梦。放眼世界是一种素养,过去是,现在更是!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问题时,要从孩子的立场去分析问题,从具体的环境中体悟对方是如何想的,对方所持观点的论据是什么,只有了解了孩子想法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从整体上对孩子的观点予以是非的评判。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三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四看到这本书仅四分之一,我兴高采烈的差点跳起来。兴高采烈是一个很拙劣的小学作文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但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很恰当。兴高采烈的是,我仿佛找到知音,而兴高采烈之余,我在想,我现在可以做什么。从初中一开始就跟着老爸看有关台湾政治的节目,说起来还是陈水扁提起我这种爱好,因为关注着陈水扁的同时,我也开始关注起政治,这种和我们家人的职业没有半点关联的事情。我对政治有着莫名的如火热情,老爸说政治不是你现在可以考虑的东西。我知道,我所见识到的深奥复杂只是它其中的一点。但我可以关注吧,我越关注我就越感慨,还找不到地方发泄。所以看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内容,我激动而兴高采烈。看到龙应台的第二封信:为谁加油。龙应台说“我们被教导以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起的。”文中有说到一个书名,对于我们班的人早就不陌生的书名,丑陋的中国人。我因为民族主义很爱中国,但是我也有世界主义,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很和睦,肯定有很多人鄙视我幼稚。可是中国有很多令我和更多人愤怒的事情,每天看着新闻最经常让我愤怒的也最让我愤怒的就是贪官。我们的政府官员就是代表着我们在管理这个国家,是应该让百姓最放心的人,可是他们是这样来伤我们的心。我很气,老爸说这是一小部分,但我认为不能因为是一小部分就可以忽略为零。写成中文的警示牌,为中国人专门提供的特殊待遇,这些事让我尴尬,我甚至害怕外国人会因为这些丑陋来嘲笑我。但我还是要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丑陋的是他们,我不是!套用文中的话,他们给了我“膨胀的”不安和尴尬,但不会押着我远离“中国”这个概念。我想这是龙应台要告诉安德烈的。但听到龙应台的世界公民主义,我又产生共鸣了,看到新闻上说到很多弱势国家,听到牙买加的选手说他连一双鞋都没有所以只能赤脚在炙烫的土地上跑步,我有一种道不明的忧愁。又回到那个令人鄙视的幼稚想法了,在读到第9封信两种道德中,龙应台说“海啸的悲惨震动了世界,国家在比赛谁的捐款多,背后还藏着不同的政治目的”“这些国家的人民,准许,或者说要求,他们的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离他们很遥远但贫病交迫的人们身上”,我也开始思考或许世界公民这个名词离我真的很远很远。那天和老爸老妈出去吃饭,看到一个满头白发披在头上,遮住他的眼睛,头一直低着,我看不见他的脸,他颤抖着手拿出十块钱,然后服务员端上一碗面条。我立即想和妈妈换位,我怕自己吃不下。不是因为我厌恶他,而是因为我会太伤心,我看不下去一位老人一直低着自己的头慢慢吃着面条,我怕看见服务员脸上冷漠的表情,我更怕我会看见他满头白发间隙中露出的卑微的眼光。安德烈在第八封信中说他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我知道大陆妇女在极不人道的工作环境里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会因而不买耐克。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营养不良,但我不会因而勉强自己把每一餐饭每一个盘子舔干净”“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人”。对,我也是这样,我看到电视上饿的皮包骨的非洲孩子,而且每次看新闻的时间都是我吃饭的时间,我就会难过的吃不下,很自然的只拨着白米饭没有像平时一样大口吃菜。我也会想着自己很混蛋,但除了产生这种想法来凌迟自己之外,我还是在吃白米饭,非洲的孩子依旧在临死前瞪大双眼望着冷漠的天空。龙应台告诉安德烈,“我相信有两种道德,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你才十九岁,那个时间会来到,当你必须决定自己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来到”。龙应台所在的香港的贫富差距像一根刺,令她难受,但她做不了什么,所以她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她鼓励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去改造社会,她拒绝奢华,在离开厨房时把灯关掉,这是她所能做的,这,也是我能做的。记得自己有一句让我爸记忆深刻的话就是:“什么时候等我来做市长,哼哼。”这句话让我爸嘲笑了很久,老爸说,市长哪有那么容易做的。我说之所以不容易做我才想做的,人人都会扫地所以我才不去扫地的。老爸说那你就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才能做。是,我忘了我爸手上有我最大的把柄,我的梦想是建立在一张好文凭身上的,至少现在,我的价值体现在文凭上。文凭才是硬道理,比真人管用。我总是很痛恨我爸的这句话,可是,我爸问我,在现在这个社会你想得出别的公平的出路吗。我想了很久,没有。我即使痛恨应试教育到每天把它和贪官并在一起骂三遍,可我还是要肯定他的位置。我所能做的,还有好好读书。我和安德烈有点不一样,我总想做出什么事,我想要自己可以有用,我有价值,更大言不惭的说,我想要成为伟大的人。我不想只有小小的,个人的,我所希望可以在未来和我的朋友作出震撼奥巴马的事情,就像奥巴马的登台震撼了世界。但我没办法忘记我要好好读书,一切都是要建立在读书上,奥巴马也是从学校毕业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对我来说不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而是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善的书。我不认为一个十七岁的女生说出这种政治啊世界啊很不要脸,因为我要说我乐意。虽然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但对我而言,这本书每个字对我都有用,让我产生共鸣,让我可以陶醉得兴高采烈,让我可以明白自己可以做的,这就够了。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五挑灯夜战,用了两个晚上,读完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其儿子安德烈合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感触良深!获益良多!这本书是我19岁的儿子推荐给我的,那天,他问,MM,最近你还上当当网买书吗?帮我买一本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写的,你知道龙应台吗?我当然知道龙应台,台湾著名作家、思想家、批评家,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她的杂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曾经风靡欧洲、台湾和大陆等地,令当时我们这些20多岁的文艺青年热血沸腾,讨论异常热烈,并从此成为她忠实的粉丝。这本亲爱的安德烈收集了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的35封信。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马英九政府的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脸上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是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她是中国人,嫁给了一个德国的丈夫,他于是便成了中德混血的德国人,两人的中间横着东西文化。龙应台决心要认识成熟了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令我迫不及待“拜读”此书的原因是,我儿子在递这本书给我的同时,也递过了一本笔记本,要求与我笔谈:MM,既然你说了我们缺少沟通,好吧,那我们就开始来“沟通”吧,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不准生气;你也可以问我,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可以问。看着郁郁寡欢的儿子,心里空落落的,忐忑不安,老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才更像一个尽职的母亲。可是,当我小心翼翼地准备“关心”儿子的时候,儿子说,谈什么都可以,谈学习免开尊口,因为“在学校已经够累了,还要跟你一一汇报?你就行行好让我一个人静一静行不行?”可是,除了学习,以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已经想不出自己还想知道什么?难道我还需要问他,你在学校里吃什么?几点睡?顿时语塞,犹如技穷的黔驴一般。安德烈说,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是的,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安德烈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声,他们渴望独立,他们知道父母爱他,可是,并不喜欢你“太爱”他,他们觉得这种“爱”令他们透不过气来。台湾另一位知名作家吴淡如说过,对于17、8岁的孩子来说,你这个时候的任何关心和关怀,在他来说都是唠叨,烦不胜烦。我儿子要求笔谈的第一封“信”中就开宗明义说,MM,我是非常非常地爱你,但是,我得承认,我并真正地不了解“你”,正如你并不真正了解“我”一样,在我们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眼中,你(以及我的老师)这种年纪的女人简直太恐怖了。不由苦笑。已经不记得我们19岁时的真实感受,但翻开当时的日记本,通篇都是嫉世愤俗的情绪,所以,也许应该理解儿子此时的感受,尽管并不令人那么愉快。已经不记得当时对母亲是什么感情?大概也是敬而远之吧,因为怕随时被父母责备求全,所以干脆逃得远远的,让自己不要时时落在严厉的母亲的视线内。所幸的是当时家里孩子较多,母亲基本上没空一一顾及孩子的心理状况,能管吃饱管住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我们那时候比儿子幸运多了,因为“心灵”自由!所以倒没觉得母亲是“恐怖”的。是的,孩子,没有人是你肚里的蛔虫,当你有了诉求,就应该大声地说出来。这就是“沟通”!于是,我也题了留言:我也于今晚读完了这本书,儿子向我推荐的。应该感谢这本书,它让我明白:我的儿子,那个头发向天朝着,两道浓眉像泼墨似的、嘴边小胡子越来越浓密的年轻人,终于真正“成人”了!他渴望成为一个别人的“别人”!作为母亲,仍然用原来的“爱”来爱他,已经不可以了。感谢上帝!让我及时看到这本书,它打开了儿子的心扉,有限度地向我开放,看在我应他的要求帮他订到这本书的份上,他建议我们也开始笔谈!笔谈就笔谈,谁怕谁啊(笑)!就让我从此开始慢慢地品读这个想成为别人的“别人”。也许,我们的“年轻”已经过去得太久,是该“复习”一下了。真希望这本书能从此开始了我与儿子的沟通,尽量有效的!如同龙应台和她的儿子一般,可以放开胸怀像朋友一样畅谈人生、社会和理想,分享自己同年龄时候的故事,彼此真正地“认识”对方。尽管孩子理直气壮,咄咄逼人,他们觉得自己比上一辈人要复杂和深刻得多,父母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他们,但他们愿意了解父母的过往,愿意把心扉向父母敞开,已经够令父母“受宠若惊”了;而母亲却是小心翼翼的,唯恐一不小心就扯断了这根细长而脆弱的线,因此且战且退,企图“以爱服人”。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尽管他们也许觉得自己有多么高明,多么能干,但他们还是宁愿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高明得多,将来比自己更有出息。谨此向天下的父母,已经遇到“代沟”问题或终将碰到“沟通”堵塞问题的父母推荐这本书,建议你们也好好地读读这本书,从书中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