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8760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沟中学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这表明他( )A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 B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C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D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2.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该学者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稳定性 B具有顽强的再生性 C具有脆弱性 D生产工具简陋3.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由“民本”发展为“君本”4.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5.据旧唐书韦温传载,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任用盐铁判官姚勗(姚勗,唐朝名相姚崇五世孙,又写作“姚勖”。编者注)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尚书右丞韦温执奏任用不当,文宗令中使宣谕韦温奉诏,韦温坚决不奉诏书,文宗只得改任勗检校礼部郎中。这反映出唐代( )A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 B决策中枢系统的相互牵制C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 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的日益弱化6.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B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C 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7.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8.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C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9.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这反映出( )A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B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C康有为无法原谅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D康有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不满10.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11.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A要加大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列宁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是错误的C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营经济发展 D保存私营经济,利于形成竞争机制 12.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以及随后兴起的“红楼选秀”“奇迹舞动”等娱乐节目都曾轰动一时,并使诸多少男少女一夜之间成为耀眼的新星。这一文化生活现象折射出( )A传统伦理意识面临挑战 B大众审美的世俗化倾向 C国人的文化观念开始走向多元化 D政府放弃了对文化传媒的管控13.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30个省市区中,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者有24个。上述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 B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C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新发展 D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 14. “两个拳头打人”是对中国20世纪六十年代外交战略的形象化概括。对此战略的理解,比较全面、客观的是( )A具有时代情绪下的历史合理性 B具有明显“左”倾的色彩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 D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障1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纵向民主指的是公民“平等地”选举政府成员B纵向民主的政治运作依赖对立的政党或政客C横向民主结构中,中国领导层以吸纳民意为决策基础D横向民主结构中为竞选角力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16.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揭示出( )A雅典司法背离了民主原则 B民主就是多数人的暴政C民主审判合法,但不合理 D民主审判非法,但却合理17.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全球化”市场初露端倪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工业革命兴起 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自由主义的学说在英国革命期间首次被明确地提出来并得到贯彻。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英国在18世纪“贯彻”自由主义的体现是( )A宣布议会经由自由选举组成 B实行普选制度 C形成责任内阁制度 D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19.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B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D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20.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再版导言中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可靠办法之一是( )A选举公社委员,可随时撤换 B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工人当家作主C采取共和制,实行分权制衡 D公职人员工资随物价指数变化调整21.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有名的“特里芬难题”,它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据此理解错误的是( )A国际储备资产美元的供应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B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不利于“二战”后各国发展国际贸易C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不足D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就会过剩22. “涓滴经济学”,常用来形容里根(19811989年任美国总统)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依据里根经济学,美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C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D减少国家福利的投资23.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可见,该学者认为( )A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五大力量中心中,美国仍居优势C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24. 1843年10月,德意志的一位诗人回家看望母亲时写了一首长诗,节选如下:“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旅途。来到国境,强烈的心跳震撼着胸底。并且,真的,连眼泪也开始滴沥。”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该诗的创作风格和可能批判的对象是( )A浪漫主义 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 B现实主义 军国主义势力的崛起C浪漫主义 君主专制统治的腐 D败现实主义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甘沟中学20142015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答题卡第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座位号: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25题23分,第26题29分。)25.古今中外,教育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等派精英云集稷下学宫,鼎盛时期稷下学者达1000余人。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又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材料二 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初年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从明朝初年起,就规定“四书五经”是各级学校的必学内容,八股取士,专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材料三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材料四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初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明朝政治统治的影响。(6分)(3)对比材料二,维新派的教育理念相比明初有何变化?(4分)(4)材料四反映出卢梭怎样的教育思想?(3分)1762年爱弥儿一出版,就轰动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26.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辛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材料二孙中山认为: “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 “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 就在“打破社会上不平等之阶级”。 “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材料三二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出现。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材料四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人们开始享受电灯、电话、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等发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人们的民生民计得到极大的改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把人类带入信息化时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民生民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4分)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和基础分别是什么?(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后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与1905年有何新变化。(3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4分)(4)综合上述民生问题的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6分)甘沟中学20142015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座位号: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DBCAABCDD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ADCACDABDBA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25题23分,第26题29分。)25.古今中外,教育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等派精英云集稷下学宫,鼎盛时期稷下学者达1000余人。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又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材料二 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初年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从明朝初年起,就规定“四书五经”是各级学校的必学内容,八股取士,专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材料三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材料四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特点。(6分)特点:齐国官办;诸子百家汇集;提供政治咨询;培养人才,传播文化。(任答三点得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初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明朝政治统治的影响。(6分)特点:学校和科举紧密结合(或以培养官吏为主要目标);重视儒学,强化思想控制。(4分)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2分)(3)对比材料二,维新派的教育理念相比明初有何变化?(4分)变化:教育目的由培养官吏到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范围扩大(全民教育)。(4分)(4)材料四反映出卢梭怎样的教育思想?(3分)1762年爱弥儿一出版,就轰动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教育思想:教育要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自然天性。(3分)原因: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欧洲大陆尚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统治及思想发生冲突。(4分)26.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辛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材料二孙中山认为: “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 “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 就在“打破社会上不平等之阶级”。 “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一一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材料三二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出现。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材料四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人们开始享受电灯、电话、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等发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人们的民生民计得到极大的改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把人类带入信息化时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民生民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4分)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6分)态度:隋炀帝置百姓于不顾,仍然征发兵役、徭役;唐太宗关心民间疾苦、重视赈灾。(4分)举措:减省诸司进奉(戒奢从简);减轻徭役;救济灾民;亲临灾区了解灾情。(任答三点得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和基础分别是什么?(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后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与1905年有何新变化。(3分)目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抑制贫富分化;实现阶级平等。(4分)基础:大力发展实业(或资本主义工商业)。(2分)变化:1905年办法是实现平均地权,将土地国有,做到家给人足。1924年的办法增加“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 ,防止私人资本垄断国计民生。(3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4分)特点: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4分)(4)综合上述民生问题的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6分)启示:依靠科技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重视民生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时代相适应;统治者(统治阶级)注重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解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任答三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