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991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检测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位于观前街小公园的苏州市人民商场始创于1934年,是当时为江浙沪商界瞩目的中国四大国货公司之一,是苏州著名的百货老字号,原名苏州国货商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更名为苏州人民商场。该商场更名大约发生于( ) A . 1949年B . 1952年C . 1956年D . 1958年2. (2分)1956年宋庆龄曾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道:“我们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业许下长期共存,保障工商业者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前言了吗?资本家已经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会抱怨的。”可见宋庆龄( )A . 认可三大改造的实行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提出质疑C . 完全否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 . 后悔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 (2分)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西藏和平解放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A . B . C . D . 4. (2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 . 通过了共同纲领B .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 . 公布了“一五计划”D .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 (2分)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 . 1951年B . 1952年C . 1953年D . 1954年6. (2分)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有想到二十年后,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在一起”和“散伙了”分别指的是( )A .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7. (2分)在1956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不到1年的时间,这些企业就基本完成了改造,但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三大改造( ) A . 导致民族企业破产B . 在后期存在不少问题C . 严重违背中国国情D .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8. (2分)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A . B . C . D . 9. (2分)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A . 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B . 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C .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D . 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10. (2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制定于(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 (2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你知道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 )A . 1945年8月15日B . 1945年9月2日C . 1949年9月1日D . 1949年10月1日12. (2分)下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 . “一五”工业化建设B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 . “文化大革命”13. (2分)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A . 没收B . 公私合营C . 赎买D . 调整14. (2分)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议,下列的四个选项中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B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5. (2分)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是因为( ) 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一五计划的完成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大跃进D . 人民公社化运动17. (2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A . 武汉B . 南京C . 上海D . 深圳18. (2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土地改革消灭了私有制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五计划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大跃进运动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 . B . C . D . 19. (2分)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十三五”规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 .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D . 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20. (2分)1954年9月,小华的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小华的爷爷亲历的活动是( ) A . 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 .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 .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 综合题 (共10题;共160分)21. (5分)相关链接题(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局面是_。(2)中国历史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_。(3)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的事件是_。(4)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性战役_。(5)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是_。22. (25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让我们回顾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1)【起步篇】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的性质如何?(2)【挫折篇】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它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危害?(3)【新生篇】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保障。在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又取得突出成果,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4)1986年从来,保障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5)【感悟篇】通过以上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什么认识。23. (5分)党和政府历来都重视农民、农村、农业即三农问题。建国以来我国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哪些改革?24.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材料三:今年两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本次宪法修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提交书面报告118份,提出修改意见2639条,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通过了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在当时起着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还通过了哪一文件?这一文件有怎样的性质? (3)这些会议都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意见。 25.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26. (20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材料三深圳的变化(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3)分析材料三中从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27. (15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时间农村政策主要内容重要影响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人民公社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1978年以来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材料二: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口总额达15亿美元。材料三: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30余年间增长了20余倍,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6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68万亿元(10.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1)请写出材料一中处的农村政策。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什么原则?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3)材料三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7年是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二年,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8.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建国初,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合作、积极进取,1953-1957年在经济、政治领域各取得什么重大成就?(3)根据材料二,说说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29.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材料二:材料三: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1)你知道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材料二中图二所处的时代最后是如何评价的?这一时期造成的影响是什么?(4)材料三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哪次会议?第一个伟大转折中经济体制是如何改革的?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初期的试验田在哪里?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怎么解决的?(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30.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材料二: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448%,农业迅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448%”?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10题;共160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2-5、23-1、24-1、24-2、24-3、25-1、25-2、25-3、25-4、26-1、26-2、26-3、26-4、27-1、27-2、27-3、28-1、28-2、28-3、29-1、29-2、29-3、29-4、29-5、30-1、3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